APP下载

试论船舶设计中的项目管理模式

2021-03-30伍潇

建材与装饰 2021年30期
关键词:船舶设计项目管理计划

伍潇

(广东省广州航道事务中心番禺航标与测绘所,广东广州 511400)

船舶设计项目涉及专业非常复杂,要求各专业部门彼此做好协调配合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设计项目实施,期间各专业部门在协调配合时必定会与其他专业彼此产生影响与冲突。为顺利解决其中的问题,应加强对船舶设计中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更好地推动船舶设计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本文主要针对船舶设计中的项目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1 船舶设计特点分析

在了解船舶设计项目管理模式前,应先认识到船舶设计本身所具备的特点:

(1)相较于其他项目产品,船舶产品批量更小,本身专业性技术性要求更高,不同设计项目内容下,采用的生产工艺也有一定差异性,因此项目设计部门在实际实施船舶设计项目管理时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2)落实针对性专业人员的配备工作。在实际开展船舶设计时,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均比较明确,本身的项目设计生命周期已经被提前确定,在完成船舶设计后项目自然终止[1]。因此在实际开展船舶设计项目管理时,应尽可能降低船舶设计对船厂施工需求带来的影响。

(3)船舶设计还有鲜明的渐进性特点,在不同设计阶段,关注的重点内容也各不相同,管理者在实际实施船舶项目管理时,须加强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进度管理,加强船舶设计项目风险应对,才能更好地保障船舶设计项目管理质量水平。

2 船舶设计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从船舶设计的特点来看,能够认识到这种设计项目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项目,在实际设计开展过程中,不同专业部门以及相关的设计工程师应做好协调配合工作,通过合理的管理促使各方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船舶设计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船舶设计项目本身所具备的鲜明的技术特征也决定了必须要加强整体的项目管理,这也意味着在船舶设计项目管理的实施方面,通常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予以支持。通过以船舶设计实际的工作流程为依据,在外部船舶设计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建立方面,可以采用矩阵型组织结构[2]。在此基础上,针对船舶设计项目内部则采用同形团队结构。这种结构分属于矩阵式组织结构之下,需要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工作人员的管理,项目工作人员通常由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共同负责完成船舶设计项目。在船舶设计项目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还应结合不同阶段项目设计需求,加强技术人员组成的合理调整,保障整体船舶设计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

3 船舶设计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3.1 设计计划管理

在实际开展船舶设计项目管理时,首先应加强设计计划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发展实际完成项目设计计划的编制。在正式编制前,明确项目组所需要的人员,在此基础上实施后续工作计划安排。在项目工作计划安排过程中,对项目外部条件加以考虑,减少其对设计项目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好地实现对整体项目的控制。比如应结合船舶生产要求,落实日程计划的设计,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同时,在实际设计时,还应明确项目的起始、终止时间,针对不同设计阶段同样要明确具体的时间点,从而更好地实现项目进度控制。在实际落实日程计划编制时,可以参考借鉴一些与本设计项目类似的项目历史设计数据,对本项目设计周期制定有一个良好的指导,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合理调整,保证设计周期设置合理、科学。

其次,结合项目实际生产要求落实小日程计划的设计,本次设计过程本质上是对一个中日程计划作进一步的分解,使其更加细化,在具体实施方面以分段为单位,各专业室以施工顺序为依据完成各小日程计划的制定,最后互相商讨,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落实小日程计划的平衡工作,从而既保证不同专业室合理配合,又尽可能提升设计进度,全面保障设计小日程计划的科学合理性。

最后,立足于计划实施过程,加强对整个过程的动态控制。在实际实施控制时,以制定计划为依据,一般计划越详细,实际控制难度越低。与此同时,整个管理控制的实施应有相应组织结构给予支持,通过明确相关的管理控制责任人,保证管理控制措施得到落实和执行。在实施计划动态控制时,还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比如通过上报系统、召开工作例会等完成商讨,还可以直接到现场开展计划跟踪,从而顺利实现问题的控制解决,保证设计任务如期完成。针对可能会影响船舶设计项目进程的一些因素,应在动态控制时建立预警机制,并立足整个设计工作的开展,落实跟踪监督工作,确保不同专业工作人员顺利实现设计工作的落实。除此之外,管理者应做好不同专业技术要求的协调工作,解决其中的矛盾冲突,促进不同专业更好地配合。同时定期检查各阶段的设计进度,从而保证船舶设计计划顺利完成。

3.2 设计质量管理

在针对船舶设计的项目管理中,设计质量管理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实际开展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应做好项目组成员组织工作,集中认识船舶设计技术规格书以及船舶设备资料的技术要点,并认真分析技术问题,及时向船东澄清其中的误解,并以此为依据形成纪要。一般在送审图纸中均全面反映相应的技术要点。在实际管理时,一旦出现船级社和船东的图纸退审情况,应及时跟进管理,落实设计技术图纸的补充与完善,满足生产设计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可由各专业做好技术规格书和设备资料的分析,如果内容涉及其他专业,则由项目管理者负责协调,加强不同专业的合作,顺利解决其中的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针对船舶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加强生产设计质量管理同样非常重要,项目管理者应做好工作人员的组织,统一分析货舱区域、机舱区域等区域3D模型内容,落实内部评审工作,在评审通过后及时与生产方和船东取得联系,实施外部评审工作。在内部与外部评审全部通过后,各专业室技术骨干还应加强对模型的校对,从而更好地保障实际的模型与最初的图纸设计完全一致。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实现图纸出图。在成功出图后同样要认真检查校对,不断完善图纸内容。在上述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应以小日程计划为依据,落实生产设计图纸出图计划的编制,确保每一部分的图纸出图均有责任人负责,并对整个设计工作过程做好全程记录,从而为后续的设计追溯与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3]。

3.3 设计风险管理

在实际开展船舶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加强设计风险管理同样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管理内容:首先,主要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完善,以船舶设计项目实际实施情况为依据,成立专门的项目风险管理小组,项目管理者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各专业技术人员、产品保证经理等,从而落实其负责领域内的设计风险管理工作,立足整个船舶设计项目过程,全面加强风险监督,实现风险规避,并落实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4]。比如做好合同签订、项目设计计划的安排与实施,同时积极与船厂开展沟通交流,落实船东协调工作,降低设计风险发生概率。

另一方面,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不同专业部分的权利与责任。在实际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时,应从每个专业工作人员在项目中所处的位置、项目职责出发,合理安排制度内容,汇总整理一些项目风险隐患因素,针对风险爆发的后果合理预判,确定风险的影响范围。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定性分析后确立风险应对措施,建立风险报告制度[5]。在实际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应注重船舶设计项目风险项目中某些因素发生导致的应急情况,落实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针对低风险,由管理小组实施决策,针对中高风险,由项目管理者及船厂、船东实施决策。船舶设计项目风险本身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制定风险报告时可先采用口头形式报告,最后集中统一整理,形成完整的风险报告资料[6]。在此基础上,项目风险小组还应加强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做好不同阶段的风险发生及控制情况的记录,最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完成相应风险管理报告,为后续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指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项目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应明确船舶设计本身的特点,随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管理和组织工作,最后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措施提升船舶设计项目的管理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船舶设计项目管理计划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暑假计划
船舶设计阶段提高钢材利用率的方法探讨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浅析船舶设计的集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