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探讨

2021-03-30邢泽斌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0期
关键词:钢筋建筑工程质量

邢泽斌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53)

0 引言

毋庸置疑,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从来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施工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渗透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指导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项目并彼此协调的活动。加强质量管理与技术控制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策略,逐步完善和优化建筑工程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项目的优越品质和完美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制度是质量管理的基石,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充分发挥约束机制,夯实制度基础,推动质量管理落实到位,避免纸上谈兵,杜绝空中楼阁;②质量监督体系的不完善。监督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双眼,只有完善的监督体系才能发现和纠正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体系不仅要建立健全,更要落实到位,要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项职责和权利,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化的监督和管控,充分提升施工人员素质,规范施工行为,杜绝偷工减料、麻痹大意,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③施工工艺技术缺陷较多,质量通病普遍。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必须依靠科学高效的施工工艺做支撑。不能及时发现隐患必然会引起后续施工中的连锁反应,随着设计标准以及施工难度的加大,这都给施工技术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抓质量管控,提升施工工艺,切实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④缺乏全过程质量跟踪管理。建筑施工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时间跨度较大,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将影响整个项目质量的好坏。要建立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管理理念,用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对质量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管控,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离不开好的管理制度,因此想要全面抓好建筑工程质量工作,必须要制定全面系统、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工作实践中注重结合项目部人员机构的特点,建立质量检测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质量验收制、质量例会制、质量考核制等等,通过这些制度加强部门和劳务队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并规其行为,使他们的行为都奖罚有依。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这些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在制度的约束与管控下,部门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错误勇于担当。

要落实质量例会制度,组织劳务队每周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将上周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限期整改闭环,最大限度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严格实施奖罚制度,对严重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劳务队伍进行考核,对干得好的队伍申请奖励,从根本上提高施工队伍的积极性。

2.2 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检查

施工人员要切实意识到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问题。质量管理中,运用施工技术和规范进行严格地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必要时停工返修,要让大家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对于质量管理而言,施工技术是最主要的,只有运用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并深入工地现场,狠抓工程质量管理,把好工程材料质量关,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勤检查督促,提高班组生产技能,结合奖罚制度,工程质量才能抓好的。比如,就钢筋工程而言,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比较集中。监督检查中要注意:进场钢筋有合格证材质单、外观检查钢筋表面清洁无损伤,无颗粒状铁锈、裂纹、油渍和漆污等,钢筋端头保证平直、无弯曲。原材料进场后要进行原材料取样复试。建立钢筋使用台账制度,记录每批钢材所使用的部位、进场时间、材质单编号、复试报告编号、不合格品处置单编号。

2.3 注重施工质量问题和质量通病的预防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积极发现质量隐患,在未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就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①应细致的观察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分析施工人员施工中是否存在着质量隐患;②应建立科学的质量预防体系,在体系中,建立规范的质量控制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确保建筑施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同时也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钢筋工程为例,结合长期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通病,总结了以下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①混料:不同规格、品种及等级的钢筋以及有技术证明的钢筋与无技术证明的钢筋混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预防措施为设专人验收入库钢筋,库内划分不同规格钢筋堆放区域;②同截面钢筋接头过多:在绑扎钢筋时发现混凝土截面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超过规定数值。预防措施为在抽料时对钢筋进行编号,以保证正确;当无法分清构件某一部位是受拉或受压区时,全部按受拉区处理;③箍筋间距不一致:同一构件箍筋绑扎完成后发现箍筋疏密不一致,箍筋实际用量和料单上数量不符。预防措施为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出箍筋实际分布间距,并用石笔在受力钢筋上划出箍筋间距分格;④竖向钢筋位移: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发现柱或墙体钢筋发生较大位移,不能满足施工规范的规定。预防措施除了采用工具式钢筋进行钢筋定位外,可采用在模板上放线的办法来控制竖向结构钢筋的位移偏位。

2.4 把好施工技术关,注重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应牢牢地掌握技术这一关,落实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深入施工现场,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方案,配合生产进度,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及时检查各分项工程分层分段,如在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部分,在现场放样弹线、测设水平标高后即狠抓钢筋模板安装的技术把关,根据柱钢筋安装质量,而决定是否安装模板。若发现柱钢筋安装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立即责成施工班组返工修整,直至符合要求,复检合格方可安装柱模板,在模板安装完成,立即检查柱模板安装质量,班组自检后配合与木工班组长重检柱截面尺寸合格及检查柱垂直度,发现垂直偏差超出规范允许偏差尺寸,即用粉笔在该柱注上垂直偏差方向及偏差数值,然后责成木工班组长立即修复,复检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样在楼层施工中先抓模板安装质量后检查钢筋混凝土安装质量。

除了施工技术之外,改进工作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我处古交三期项目工期十分紧张,储煤仓、碎煤机室、转运站等多个单位工程的同时开工使人员、资源配置在运行初始十分捉襟见肘,面对这样的不利局面,我们结合部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特点,将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划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点。建筑施工中,“人少点多”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施工过程中对各劳务队提出要求,每周日上报下周的验收计划,给施工管理留出时间,便于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有的放矢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保证项目的总体进度同质检工作的协调关系,做到抓进度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项目部自检制度,建立质量问题台账、不合格品台账、例会记录等台账,要求部员坚持写日记,将日常检查和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通过统计将多发的问题重点检查,重点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2.5 推行全过程质量跟踪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要严格做好质量保证措施,达到验收合格标准。

工程初期要认真审阅图纸,认真学习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和工艺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严把质量关。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班组开好班前会,贯彻落实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交底。加强质量管理完善各种制度,专人负责,分工协作,完善各种施工技术资料。公司质检员应加强现场巡回检查,充分了解现场质量的情况,避免漏检、错检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召开专题会,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贯彻以过程控制为主的思想,及时解决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要不遗余力的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推行QC小组制,攻克施工技术中的难关,防止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通病。推行样板制度,先做样板,经检验达规定要求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加强成品保护意识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好成品、半成品。技术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关键部位选择优秀技术工人负责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挥检查。要强化质量技术工作,严格按规范、规程、标准组织施工和验收,做到施工按规范,操作按规程,质量达标准,层层把关,一抓到底。搞好技术复核,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认真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和评定。严格计量保证配合比准确。

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项目经理每周组织一次系统检查,各级质检人员每天巡回检查不少于4次,各质量责任人对于关键工序实行走动管理,随时检查。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严格做到“四检”“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材料供应人员把关,质量试验人员把关,施工操作者把关”。按规定对建筑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查和复验,在监理人员见证下取样封存。

另外,要增强质量社会监督意识,虚心接受监理、业主和社会的监督指导,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征求监理、业主等有关部门意见,并及时整改。

猜你喜欢

钢筋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质量”知识巩固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截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