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

2021-03-30施华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0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施工

施华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0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行业,有着大量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需要。随着建设数量的增多,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成为建筑行业中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要实施现代化的土木工程建设,就需要从工程质量的保证出发。得益于近些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焕发出蓬勃生机,但是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迫使建筑行业必须要在土木工程阶段就进行良好的管理活动。一个好的土木工程管理措施,是从经济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从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两个角度进行设计。

1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是对整个施工流程中的各类可控因素的协调和统筹。首先是对工程进度的管理,现代化土木工程建设必须要有时效性,企业就必须要重视工程进度的整体把控,确保不会因意外状况的发生项目延期、逾期等不符合施工进度的状况[1]。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工作,确保建筑能正常投入使用。其次是对建筑过程中经济成本的控制,由于施工作业流程多,需要的人工、物料成本高,企业需要站在成本控制的角度对土木工程施工进行管理,确保不会因为滥用材料,或者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另对于材料、设备等物料的管理,是从基础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管控,确保有良好的施工秩序和专业的施工精神,朝着绿色环保的施工方向行进。再加之土木工程含有较多的危险因素,由此,对于安全的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实做到施工环境安全,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总而言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是科学的任务分配和资源调配,能够有效地促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发挥土木工程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2]。

2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存问题

2.1 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最大问题,由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此负责,但由于不同的施工场所对应的安全因素、材料因素等具有差异性,再加之不同企业对于施工管理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导致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没有具体的制度和先前实例进行参照,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3]。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管理者不知道该在哪个环节进行管理,甚至造成错误管理乱管理的情况。制度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导致混乱、失职、推卸等不利于工程正常进行的事件发生。

2.2 管理意识缺失

由于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大多数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责任意识,怕担责,从而对应该做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出现监管漏洞。再加之企业在领导层面并未过多强调管理工作,从而导致管理工作的缺位。管理意识是管理者个人和企业达成的共识,是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的统一。但由于企业不重视管理意识的培养,选用的管理者专业素质不佳,最终就形成了严重的管理意识缺失。

2.3 缺乏监管机制

由于大多数建筑企业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导致管理人员的权力具有绝对性。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私权进行利益交换,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跟自己关系好,走得近的人员采用放任不管的方式,对没有进行利益输送的施工人员进行刁难。这都是监管机制缺乏导致的管理问题,并且此类管理问题极不符合企业健康发展道路,应予以重视。出现此类原因是企业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管理的权力大于制约,形成了监管真空[4]。

2.4 安全管理缺位

安全问题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首要问题,近些年由于安全问题引起的事故不在少数。安全管理的缺失主要是在施工过程和安全防护措施两个方面,对于施工过程,由于管理者没有对施工人员开展有效的安全施工宣讲,没有对具体的危险因素交底,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误操作,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另外是对现场安全管理的缺乏,没有设立对应的安全管理标志,对于违规操作等现象没有进行干预,影响整体的管理进程。

3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3.1 完善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为了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良好的管理,必须设计出完善的管理制度,让相关管理工作有制度依据,有条款参考。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对施工进度与质量的整体控制。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在后续具体工作的进行中,要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5]。在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政策和行业标准,确保具体的制度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具有实际的可行性。尽量从人、物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在涉及工艺过程时,一定要充分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对相关系统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描述。另外,应建立反馈机制,确保管理不仅要有管理,还要有反馈,对于不合理的条款有反馈渠道,这样才能获得全体人员对制度的认同。

管理人员在实施具体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还应加强管理人员的考核,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3.2 全面加强管理意识

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增强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明确培训内容,通过充分的沟通,形成对管理工作的认同,确立管理目标,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良好的管理理念是保证施工作业环节人员的自主性,降低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公司采取了奖惩并举的形式,让施工管理成为所有员工必须牢记的首要任务。建设之前,企业应利用好相关管理案例,对全体人员进行建设教育,并以正面案例引导,以反面案例警示。唯有人人重视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增强管理意识。管理意识的加强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是从公司上层到所有施工人员的一次又一次思想强化,企业必须做好全面细致的意识强化工作。

3.3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手册、安全会议等形式,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基本的防护措施方面,要确保设施设备到位,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要戴安全帽等防护装备,对于高空作业人员,要强调使用安全带,尽可能仔细检查各种防护措施,如防护网等,确保无安全隐患。每天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点设备及材料,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对用电环节,要做好安全用电保护工作,对施工环节,如可能引发触电等事故,要严格要求操作者绝缘操作,确保安全运行。对于用于施工的材料,必须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以避免工人在施工期间由于材料问题而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是第一位的,任何管理人员都必须引起重视,从进入施工场地的所有人员安全入手,严格管理。

3.4 落实问责制度

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企业必须落实问责制度。问责制度并不是对管理人员一味批评,而是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为了避免失职失责的情况频繁发生,企业就必须要确保管理人员对问责制度的认同,以管理工作为导向全面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一旦发生建筑事故或影响建筑质量的情况,就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和严肃处理。对于违反管理细则的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处罚措施进行惩处教育。对于符合管理要求,且表现突出的员工要有相应的奖励措施。问责制度的构建会从根本上对人员起到约束作用,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5 完善监管机制

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必须要与合适的监管机制配套,管理相对而言权力的属性较大,是对人财物的支配协调。但过度的权力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尤其是在土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经济利益,管理人员一旦不能较好地平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就会导致权力私用,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因此,企业必须要配套相应的制约机制。尤其是在质量把控环节,管理人员要充分以符合公司利益和用户利益为导向,严格审核每一个施工节点的质量,对所有的施工环节进行监督和审核,尤其是材料和验收,要仔细慎重进行监管,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制度的设计上,一定要充分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既要有底线又要有弹性。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活动,要尽可能以现代化、专业化、素质化的管理团队和施工团队迎接挑战,努力让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向另一个高度迈进。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施工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