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双重预防机制分析
2021-03-30曹凯,汪洵
曹 凯,汪 洵
(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1 概述
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办法,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长效安全管理,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是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本途径。通过建立和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基本流程和内涵
双重预防机制顾名思义即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双重防护。第一重预防是全面、系统性辨识危险源,采取必要控制措施管控风险,杜绝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二重预防是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预防”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原则,以防止事故发生为导向,但是二者侧重点和工作方法不同。风险分级管控一般是非持续性的工作,只要是危险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完成一次风险分级和管控,就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而隐患排查治理是长期性和持续性的,需要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进行开展。
全体员工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源,做到系统、全面、到位、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和完善。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对应不同的控制主体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逐一落实总公司、各二级单位(或分厂)、各部门(或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重点紧盯生产过程中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态,动态辨识和分析危险源,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风险管控清单,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规程要求,与现有控制措施进行对比,最终形成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
3 双重预防机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概念及关系不清晰
危险源、风险以及隐患的概念、相互关系不清晰,导致风险分级管控展现的成果五花八门,影响成果的指导意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不仅指对人身和健康的损害,也包含设备设施等相关财产的损失,所以在辨识危险源时要全面考虑,防止遗漏。风险分析时首先要考虑危险源本体,它是内因(决定风险的严重程度),没有危险源本体,控制措施将无从谈起;其次,要全面梳理危险源的管控措施(人、物、管理和环境),排查其是否存在缺陷,这是外因(决定发生的可能性),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事故的发生。理想状态下,控制措施没有缺陷的危险源就是安全的。隐患主要是指控制方面存在的明显缺陷或者可能导致危险源本体失控的状态或条件,隐患的存在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事故发生。
3.2 危险源辨识不全面
有的企业为了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任务,仅仅依靠安全管理人员(或少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或仅仅以作业活动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辨识,以致危险源辨识不全面,从而导致双重预防机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从最基层的员工到最高的管理者,都应该参与到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的全过程中,特别是涉及设备设施的,具有良好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参与其中。根据辨识分析的风险等级,确定落实具体的管控措施及责任层级,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并且有效。危险源辨识应涵盖自然环境(或条件)、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方方面面,贯穿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危险源辨识出现盲点。
3.3 风险评价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
目前多数采取LEC评价法和风险矩阵法,由于国家没有针对具体行业给出指导性的基础数据库,而且受每个人的认知、经验等影响,判定的数值往往差距较大。
为了提高可能性数值的精确度,往往采用以下2种办法:
(1) 风险评价完成后,需对风险等级重新排查和修正。针对无法接受的风险,即使“D”值很低,也应重新确定管控级别,制定相关管控措施。
(2) 增加参评因子,降低单个因子对结果的影响。发生可能性分析可从历史发生概率、现场管理水平和应急承受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求出可能性的均值;后果严重性分析可从人员损失、经济损失、周边敏感目标影响和社会关注度、保障和中断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求出严重性的均值;最后用风险矩阵表现出来,可以有效提高风险判定的准确性,但是操作起来过程较繁琐。
3.4 风险控制措施选用欠妥当
风险控制措施选择不恰当,不能有效控制风险。事故的发生60 %以上都是由于“违章作业”引起的,不少安全管理者以此为依据,认为降低“违章”的办法仅仅就是加强安全管理,从而制定更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然而人为失误的概率要远远大于设备故障的概率,而且人的思想和行为是较难控制的。因此,必须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安全技术措施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选择。
(1)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危险源应采用消除(或替换)的方式,例如: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用无毒材料替换有毒材料,或者用低毒材料替换高毒材料(消除危险源才是真正的本质安全)。
(2)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为生产设备设计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安全防护装置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如:设置安全阀等。
(3)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可考虑采用监测报警装置、警示提示等措施,警告或提醒从业人员注意相关危险,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进行紧急撤离,如:火灾报警装置等。
(4) 安全管理和个体防护。可考虑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个体防护或应急措施。
3.5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落后
实际工作中需先辨识危险源,然后对危险源带来的风险进行分级,最后排查风险的管控措施,最终才能形成隐患排查的相关内容。整个流程较复杂,要完成表单较多,劳动强度大。而且危险源和控制措施随着生产的进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双重预防机制的动态化管理也极为不便。为更好地控制风险,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作用。立足工作实际并借鉴相关单位现有数据库,通过“电脑端+移动端”的信息化技术,危险源可直接关联控制措施,风险管控措施存在缺陷的可直接关联隐患清单,真正实现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好地发挥双重预防机制降低风险、遏制事故的作用。
3.6 双重预防机制后续措施不及时
有的单位进行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但是诸如风险公告、持续改进等管理措施后续没有跟进。应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或者制作岗位从业人员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后果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应急措施、信息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做好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根据最终确定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通过培训的形式告知各岗位人员或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具体措施并确保落实到位。应主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动态管控风险。及时针对变化开展全面的风险分析,更新相关风险信息。
3.7 双重预防机制缺少有机关联
有的企业由于在管理思维上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利用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良好成果,相关工作完成后便弃之不用。国家相关的“双重预防机制”的制定文件也没有明确说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所以很多单位没有将两项工作进行有机联系并相互促进,同样也会使此项工作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素,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风险分级管控最终形成的成果,编制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检查表,特别是针对高风险危险源、高危作业、高风险设备设施和工艺等的监督和检查,可以对隐患排查进行指导,使隐患排查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同时,通过隐患排查和治理,及时消除隐患,并且进一步深入认识危险源,对风险分级进行科学地指导,使双重预防机制得到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
4 结束语
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手段。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认识和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依法管理的责任和理念,增强危机意识。通过理清概念、建立基础数据库和分层分级管控的管理理念,逐步构建具有水力发电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双重预防机制的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不断强化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的“双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