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2021-03-30官加杰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耕村寨梯田

官加杰 周 静

(1.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 贵阳 550003;2.贵阳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3)

从江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距省会贵阳450km,距州府凯里252km,县内最具代表性的景区(点)和民族村寨有中国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增冲侗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冲鼓楼、中国人口与生育文化第一村—占里侗寨,以及被誉为“世界三大洗浴文化”之一—瑶族药浴等,是贵州省东线优先重点发展旅游区之一。湿地公园范围内拥有加榜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江鱼鸭复合系统、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从江加榜乡加车村三大品牌,是从江县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湿地公园旅游规划建设,完善村寨基础设施、改善人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产生活技能,让村寨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服务接待、挖掘苗族农耕文化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区的旅游扶贫模式,为月亮山地区乡村振兴起示范引领作用。

1 湿地公园概况

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从江县加榜乡境内,距从江县城80km,距从江高铁站108km,规划范围涉及党扭、加页、加车、摆别和摆党五个行政村,总面积2916.3hm2。湿地公园是一个典型的森林-稻田-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湿地资源类型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两个湿地类,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稻田三个湿地型,湿地面积为903.5hm2,湿地率为31.0%,201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成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加榜梯田景观集山川、河流、森林、村寨、梯田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但由于受交通条件限制,旅游一直呈自发状态。湿地公园具有独特的梯田形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态文化价值,保护与发展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如何在保护好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湿地公园旅游资源模式和途径有待进一步认识和探索[1]。

2 主要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2.1 梯田

湿地公园内主要梯田有加车梯田、螺丝梯田、东朋梯田、加页梯田、两噶梯田、摆别梯田和摆党梯田。梯田都是依山而开,随山势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山坡海拔高低,坡度平缓及山坡大小决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态。加榜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这里的梯田面积最大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最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亩。

2.2 农耕文化

从江县是一处侗族、苗族和壮族聚居的山区,这里的人自古以糯米为主食,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着近百种原始的糯稻。散落的村寨像一个个孤岛,深藏在大山深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先辈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一座座山峰修整成了一片片雄伟壮观的梯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不管是糯稻、煨酒、腌鱼,还是禾稂、谷仓、船耕、石磨、犁等农耕设施器具,都是加榜梯田千百年来酝酿出浓厚的苗族农耕文化元素和符号。

2.3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1年6月,贵州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种体系最早源于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而来的小鱼生长于稻田,秋季一并收获稻谷与鲜鱼,长期传承演化成稻鱼共生系统,后来又在稻田择时放鸭,同年收获稻鱼鸭。从时间上看,当地居民根据稻、鱼和鸭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宜时段使它们和谐共生;从空间上看,系统中各种生物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占有不同的生态位。稻田为鱼鸭的生长提供了生态环境和有机食物,而鱼鸭则为稻子清除虫害和杂草,并提供肥料,促进其良性生长,构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

2.4 民族村寨

从江县加车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加车村传统建筑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下寨,大部分保存情况较好。民居建筑一般为2~3层,底层用于生产工具、储存肥料和家养家畜;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和厨房,部分建筑堂屋外侧设有“美人靠”,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用于存放生产生活材料等[2]。建筑风格为苗寨传统建筑,吊脚木屋、小青瓦、四面坡,与袅袅炊烟及房前屋后的层层梯田构成了一幅大自然与古村落和谐美丽的画卷。

3 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

3.1 优势

3.1.1 梯田景观丰富

加榜梯田美景如画,一年四季皆可观赏。四月,是打田插秧的季节,曲折的田埂将一丘丘梯田环绕,切割出梯田婀娜多姿的曲线,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天高云净,梯田如明亮的镜子,倒映着蔚蓝的天空,闪着银白色的光芒。六月,是生长的季节,梯田铺上一层厚厚的绿毯,山头被油亮的绿色染绘,风从山头吹来,稻禾吐翠,稻浪起伏,如迎风飘扬的带子。九月,是幸福的季节,田间地头散发着收获的喜悦,梯田带上了质感的情绪,黄绿相间,秀美如画。十二月,是农家得以忙里偷闲的季节,阳光洒下,在梯田中投下一层层和煦的金黄,将山谷衬托得安逸与宁静[3]。

3.1.2 民俗文化浓郁

加车村至今仍保留有苗族民间风俗,如以苗年节、新米节、祭天节等为代表的苗族传统节庆文化,以芦笙舞、苗笛演奏、跳坡、对歌等为代表的苗族歌舞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为当地独有的新米节,新米节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对梯田的许愿,一般在每年稻谷即将收割的前几天举办,形成独具特色的农耕稻作文化。

3.1.3 国内外知名度高

加榜梯田吸取了天下梯田之精华,与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相媲美。加车村建在山腰,村寨被周边山林和稻田围绕,木屋、树木、稻田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3.2 劣势

3.2.1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加榜梯田目前主要是以梯田景观为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旅游产品尚未开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商品处于空白状态。

3.2.2 村寨居民居住环境差

村寨民居多为木质结构,部分民居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的甚至有倒塌的危险。居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随意丢弃,居住环境较差,同时居民乱搭滥建,严重破坏古寨整体风貌。

3.2.3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不足

现有旅游服务设施仅以居民自营的餐饮、客栈等为主,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也缺少游客服务管理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观景台、旅游标识等配套设施,尚未形成完整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

3.3 机遇

3.3.1 贵州省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

从江县是贵州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贵州省文旅厅继续实施旅游扶贫九项工程,推广田园变景区、农舍变旅舍、农民变导游的旅游“三变”模式,鼓励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利用土地、林地、房屋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等资源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获得收益,建立股份合作型、劳动就业型、委托经营型等多种利益联结共享机制。鼓励农民利用农村土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民宿,为加榜梯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3.2黔东南州打造“苗乡侗寨情 大美黔东南”旅游品牌战略

黔东南州将着力构建雷公山、月亮山、云台山、清水江、都柳江、阳河旅游功能区和凯里旅游中心功能区的“三山三江一中心”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加榜梯田湿地公园是月亮山旅游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月亮山旅游功能区将依托高山梯田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组合优势,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品牌,以建设露天农耕博览园为抓手,加快构建观光火车、旅游索道等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旅游目的地[4]。

3.3.3 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将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旅游消费规模、层次和领域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追求,以梯田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将唤起人们的乡愁,同时农事体验、自然研学和科普教育等旅游活动,也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将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4 挑战

3.4.1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是梯田旅游开发过程中最核心问题,湿地公园是一个“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复合型生态系统,整体上蕴含了上林下田、动态平衡的生态原理。梯田一旦遭到破坏,不但景观性大打折扣,而且整个梯田的生态系统也会失衡[5]。

3.4.2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加榜梯田周边的月亮山区域大部分都有高山梯田和苗族人文景观,如何凸显湿地公园特点,创新开发思路,以防范市场同质化竞争,也是一大问题。

3.4.3 梯田耕作劳力不足

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以赚取更多的劳动收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出现部分梯田撂荒闲置现象。

4 生态旅游发展目标

以加榜梯田湿地公园内山、水、林、田、湖、村寨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保护为核心,以梯田优美的景观为依托,以丰富的农耕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为内涵,建成集梯田观光、摄影写生、湿地体验、民俗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5 主要旅游产品开发

5.1 观光型项目

5.1.1 梯田景观游览观光

湿地公园主要观光对象为梯田景观,规划围绕最原真的梯田景观,组织游赏线路,结合梯田、传统村落等重要观赏面增加观景平台、科普宣教中心等,展示梯田四季景观。

5.1.2 文创基地

主要以梯田景观为主,结合四季景观变化,可以建成创作基地,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创作灵感源泉之地;为摄影爱好者提供艺术摄影、商业摄影服务;为研究学者、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旅游设计等服务[6]。

5.2 体验型项目

5.2.1 传统农耕文化科普体验

通过湿地公园农耕文化体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农事活动,学习梯田的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作的独具特色水土保持技术和水资源利用方式。

5.2.2 节事活动体验

湿地公园范围内有传统的芦笙节、踩歌堂、吃新节、开秧节等,大部分村民仍穿着具有浓郁苗族特色的服饰,能较好地体现乡土文化。通过策划开展一系列具有生态性、教育性、创意性、趣味性的节事活动,既可以向受众人群传达湿地生态保护理念,展示湿地民俗文化,又可以扩大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2.3 湿地艺术创作

依托当地书画、摄影、作家等协会,定期组织文化艺人进行采风展示湿地风光和民俗风情,扩大影响力,为湿地公园积累丰富的无形资产。

5.2.4 度假康养体验

对加车村传统村落民居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成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诗意的栖居地。游客吃当地的糯米饭和稻田鱼,在山野乡间体验苗族特色的田园生活,放松疲惫的心灵。

6 愿景展望

湿地公园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开展以梯田观光、湿地体验、民俗风情体验等为主的旅游产品,增强湿地公园自身能力建设,以生态旅游产业反哺湿地保护事业,实现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农旅一体化建设项目,优化湿地公园景观环境,完善村寨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景区带动村寨、村寨服务景区联动发展,实现以旅游产业扶贫助推乡村振兴,也为从江县打造“神秘从江,养心圣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农耕村寨梯田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山区修梯田》
无蚊村寨丁屋岭
秀美梯田
梯田之恋
村寨——海坪彝寨
从江加榜梯田
消防器材进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