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03-30肖明静杨秀钟蒲洪菊李瑞军

贵州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油茶加工

肖明静 杨秀钟* 蒲洪菊 李瑞军

(1.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中心,贵州 凯里 556000;2.黔东南州林业生态修复与利用中心,贵州 凯里 556000)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又名茶子树、茶油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油茶喜光,适生于亚热带丘陵地带,适宜年均温14~21℃,日照1800~2200h,相对湿度74%~85%,年均降水800~2000mm[1],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黔东南州作为最适宜油茶生产的地区之一,是贵州省油茶生产的主产区,具有发展油茶的良好基础。

1 我国油茶发展现状

油茶在我国有2300多年的栽种历史,发展基础较好,群众认可度高。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解决我国粮油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和促进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2008年,分别在江西、湖南举行了全国油茶产业现场会,油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开启了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新的里程碑。2007年、2008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2]。200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成为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单一经济林树种专项规划。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重点发展油茶等11个木本油料树种。2016年,国家将油茶与油菜、花生、大豆一起列为我国的大宗油料作物[3]。2019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436.7万hm2,年产茶油量约60万t,产业总产值达1160亿元。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等10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号),明确到2025年新增或改造木本粮油经济林333万hm2,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将达到600万hm2,茶油产量达200万t以上,产值达4000亿元。

2 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发展历程

油茶属于我州自然分布树种,在黔东南州已有200年以上的栽种历史[4],到1975年全州油茶林面积达4.08万hm2,由于长期以来油茶林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加工技术落后,到1997年,全州油茶林面积下降到3.1万hm2。2000年,天柱、锦屏、黎平等县开始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2004年,天柱县参与国家林业局2004年度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国油茶优良品系区域化试验”。2009年以来,在国家、贵州省的高度重视下,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是2018年省委省政府将油茶纳入全省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高位推动,并将我州12个县作为重点区域进行规划布局和任务安排。目前,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县有12个,覆盖人口近60万人,建设主体达14万余个,油茶种植面积由1997年的3.1万hm2发展到2020年的7.67万hm2,产量由1997年的0.4万t发展到2020年的3.58万t。

2.2 良种体系初步形成

上世纪70年代末,黔东南州黎平县开始广泛选择和引种以油茶为主的山茶属物种,建立并保存了物种园3hm2, 收集了31个广义的油茶物种, 收集了优树资源(半同胞家系)50个[5]。2014年以来,先后从2004年引种的区试林中的“长林”、“湘林”品系中初选出湘林210号、长林53号、长林40号、长林3号、长林4号等一批适宜发展的优良品系推广,建成油茶良种采穗圃57.33hm2。黎平东风林木良种基地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建成油茶物种收集园区17.33hm2,收集油茶种、类型、家系、无性系编号达800余号(含州内选优200个),选育出本地良种黎平2号、黎平3号等油茶优良品种。大力推广芽苗砧嫁接育苗和轻基质容器育苗等先进技术,全州具备了年育苗3000万株以上能力,实现了油茶良种苗木供应本土化,已形成集种质资源收集、穗条供应、苗木培育于一体的种苗繁育基地。目前,全州有育苗企业19家,育苗面积达57.87hm2。

2.3 加工销售体系初步建立

90年代前,黔东南州靠土法及小作坊加工生产茶油毛油,生产的毛油除留下部分自食外,其余茶籽和毛油被卖湖南、广西进行精加工。1998年,黎平县建立了第一家年产200t茶油加工生产线。2009年全州建成加工企业3家,目前,全州正常运行油茶加工企业已有10家(含新建1家),加工小作坊达210余户,企业年加工能力达4.2万t。2020年,全州年产油茶籽3.58万t,产值6亿元,加工茶籽0.5万t,产值2亿元。随着油茶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加工产品正由食用油向保健油、药用茶油、茶皂素、日化品等油茶延伸产品开发,油茶精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黎平、天柱、锦屏等重点油茶县基本建立了油茶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油茶产品主要销售到杭州、富阳、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城市。

2.4 品牌创建取得初步成效

2014年,黎平县黔香园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油茶产品被第八届中国品牌节暨贵州品牌与投资推介会组委会被为“贵州民营企业特色品牌产品”,2016年再次被中国中轻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著名品牌”。2015年,黎平县霞宇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黔金果山茶油”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和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201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锦屏茶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天柱茶油”、“黎平山茶油”分别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2020年,“锦屏茶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先后注册创建了“贵州红”、“黔玉瑞”、“侗坊”、“颐民”、“云照山”、“贵香园”、“黔金果”等一批原生态山茶油商标品牌。

2.5 产业政策同步支持

2009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高位推动下,重点油茶发展县围绕产业发展总体安排和部署,积极推进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林业局并将天柱、黎平、锦屏3县作为重点油茶发展示范县。2010年,将我州油茶发展拟扩大到12个县。2015年,州政府印发了《黔东南州“6个100”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实施意见》、《黔东南州100万亩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发展以油茶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2018年,州委州政府印发《黔东南州争取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发展100万亩高效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方案(2019~2021年)》,制定了油茶产业三年发展计划,力争到2021年,全州新建高效油茶基地4万hm2;2019年,州委州政府将油茶产业作为全州农村产业革命十二大产业之一高位推动,结合12个油茶产业发展县资源状况,分为核心发展县、重点发展县、一般发展县进行规划布局、同步发展;2020年,州政府办印发了《黔东南州油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1年)》,计划到2021年,新建油茶林4万hm2,年产值达20亿元,通过发挥黔东南州生态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2.6 科技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黔东南州结合积极抓好油茶科技项目凝练和申报工作,先后获得国家富明强县、省级科技支撑计划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多个油茶科技研究项目,为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2013年,黔东南州天柱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列入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5年,天柱油茶产业园被纳入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重点打造。2016年,黔东南州制定并发布了《黔东南州油茶栽培环境条件》等18项油茶综合地方标准,在良种培育、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油茶果采收、加工工艺等方面制定了标准,为油茶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2018年,“油茶良种引种试验示范及产业化推广运用”项目获得省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同时,黔东南州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南京林业大学、湖南省茶科所、贵州省林科院等省内外科研单位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国内油茶栽培相关科研成果得到了较快的本土化利用。

2.7 积极探索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模式

近年来,随着市场、社会对优质茶油的需求急剧上升,加工、营销企业已逐步进入到油茶产业领域,油茶产业发展在黔东南州已逐步形成了传统农民自营、公司或个体经营者自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多种建设模式,并探索林下套种及林下养殖等经营示范模式,如黎平县“茶叶套种油茶”、“家庭式整村推进”模式,锦屏、岑巩等县林下套种中药材、农作物以及养蜂等。在天柱、锦屏、黎平建立了油茶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通过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补,推动油茶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获取油茶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3 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3.1 基地管理粗放

从近10年基地建设情况来看,由于多数种植主体实力弱,主要是依靠国家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对产区分异气候特点重视不足,缺乏针对性,存在栽培品种混杂、经营管理粗放、缺乏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等问题[6],油茶基地造成“低产、低质、低效”现象较普遍,“人种天养”造成基地成活率低、长势差,以致目前投产基地平均亩产茶籽仅50kg左右,亩产值不足1000元,距丰产基地亩产值2000~3000元相差较远,产业效益得不到更好发挥。

3.2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油茶产业是长效产业,生产周期较长,前期投资较大,从栽植、管护到盛果期需要5年以上时间,新造油茶林约需投入2.25万元/hm2,低产林改造21.5万元/hm2,由于多数种植主体实力弱,油茶种植主要是依靠国家项目扶持,而政策补助标准低,仅达到常规营造林补助标准(新造500元/亩、抚育200元/亩),地方财力困难,配套资金投入不到位,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十分有限。此外,由于油茶产业见效慢、周期长、存在潜在风险,达不到银行放款要求,银行参与积极性不高,融资较为困难,导致无法满足企业和种植对资金的需求,基地建设很难达到预期成效。

3.3 土地落实困难

黔东南州已全面灭荒,森林覆盖率达67.98%,适宜大规模造林的用地空间有限,可落实的土地在立地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无法满足基地建设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多数林地通过确权定界分到各家各户,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大多为个人所有,权属分散,部分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林地依赖性高,不愿意流转。同时,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开展低产低效经济林分改造、商品林中一般灌木林地、中幼林改造,用于发展油茶受政策制约难突破。

3.4 科技支撑薄弱

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单一,且面临青黄不接、断层突出的问题,油茶科技人才队伍不足,油茶基地新造、低改建设缺乏直接技术指导或不到位,在油茶栽培技术各环节均存在技术盲点。其次,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科技投入不足,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及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应用不够,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特别是黔东南州良种选育工作起步晚,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极少,近年来造林主要是使用长林和湘林系列的良种。同时,油茶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市场体系建设等产业管理方面力量不足,导致种植、加工、销售、生产等各环节的信息流通互相脱节,制约油茶产业规模化发展。

3.5 企业加工销售水平落后

加工销售是制约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油茶加工以农户小作坊加工毛油自行销售或自用占比大,不能较好形成商品。全州虽然有14家加工企业,但还有4家处于停产状态,实际生产量占设计产能比重小,正常运营9家油茶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14.73%;同时,因实力弱,规模小、产品单一,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缺乏油茶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且多数企业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业较弱。如2019年,企业实际加工茶籽仅3200t,生产精油770t。目前,全州油茶加工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3家。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油茶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产业发展面临着土地、资金等问题,政策方面需要明晰的定位,要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将油茶产业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新形势下油茶产业发展方向;总结各油茶发展地区经验,结合我州实际,相继出台相关油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从金融、人才开发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补助等方式,吸引各类社会投资投入油茶产业。此外,要用好农业保险等有关政策保险的机会,将油茶产业发展符合参保条件的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提高油茶基地补助标准,建议结合实际,新造油茶林补助标准不低于1000元/亩,抚育改造补助不低于500元/亩,提高群众参与种植油茶积极性,确保产业建设成效。

4.2 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黔东南州茶油品质独特、品种繁多,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建立油茶科研示范基地,开展优质油茶种质资源科研示范项目研究,做好品种选育与应用科技攻关,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围绕油茶科技需求申报实施各级各类农业攻关、成果转化等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科技研发,重点解决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油茶种植水平,增强产品质量和提高产业收益。建立完善油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科技队伍,满足油茶产业发展需要。

4.3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油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100亩左右中小油茶种植户收益要高于种植大户,而以国有平台公司为主体建设经营的,往往前期投入较大,后期资金缺乏,运行困难。为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好风险防控,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引导、辐射、带动农户、大户、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提高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减少管护成本,达到低成本高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

4.4 激活油茶产业市场

做大油茶产业,不能盲目追求基地量的扩张,要通过打造油茶产业聚集区、油茶产业园、康体养生公园等,建设油茶交易中心,举办油茶文化节,强化宣传推介,激活油茶产业市场,提高油茶市场影响力,构建油茶发展大格局;积极引导全国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增加油茶产业科技含量。同时,要联合全国油茶各地的油茶企业,组建销售群体,实现油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油茶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捕鱼节上捉鱼忙
补妆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