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污染治理的监督与管理
2021-03-29刘丽力
刘丽力
(吉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吉州大队,江西 吉安 343000)
水污染主要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流域是水污染的主要载体,为有效地治理水污染问题,政府、社会、个人、相关管理者都需要加大对于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环保意识,从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夯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及时治理水污染,才能实现绿水青山,才能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 水污染危害概述
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未来城市的发展,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将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水资源消失人类将会变成怎样的景象。而如果水资源存在污染情况,就会导致人体吸收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目前情况下,个别的发达城市地下水源污染、饮用水管网污染、二次供水设施污染等现象较为突出,城市中的居民饮用水安全遭到威胁。其次,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污染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生产,水污染问题会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直接导致企业利益的亏损。
同时,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水污染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如何确保供水安全,水环境符合国家标准,降低水体污染对人体、动植物产生危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危害中,水污染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阻碍我国的绿色发展。
2 水污染治理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协作理念,信息不够公开
目前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监督与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协作理念,导致各部门在工作开展中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协调,难以为各部门环保意识的提升提供支持。同时由于监督与管理的全过程信息不完全公开,无法得到社会及媒体的有效监督。
2.2 制度供给体系不完善,执行监督功能不强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科学的制度供给体系,导致部分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忽略环境保护。同时,由于监督功能的执行力度不够,无法确保制度体系的有效落实,难以对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监督。
2.3 采取不适当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在对水污染进行治理过程中,在治理前缺少对水污染原因的深度了解,以及对治理措施的论证,导致水污染治理措施不适当,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4 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
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水污染的治理全过程,未能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考评体系,导致治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3 水污染治理监管的应对措施
3.1 培养协作理念,公开相关信息
我国相应的协作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进行建构过程之中要树立相关的协作理念,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共同致力于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共享是各部门及单位开展水污染监管与治理的重要基础,更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桥梁,在良好的沟通机制下,及时分享信息,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信息共享、公开机制下,还能借助社会、媒体的广泛监督,督促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严禁污染水环境现象继续发生。通过协作理念的培养,形成协调治理,全局意识,共同商议水污染监管与治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对水源进行全方位监管与治理[2]。
在我国政府工作中要加强对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处理,针对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建议政府和其他相关利益方树立协作理念,有意识地致力于污染问题的解决。信息共享和相互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应该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域水治理平台,以期能够帮助各地政府和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促进我国各部门的协作治理。
3.2 完善制度供给体系,强化执行监督功能
在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国家逐渐完善对于法律法规的颁布与管理,要求各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工作,并逐步加强了对各部门工作的监督。
从宏观层面,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从源头上针对水环境管理方面加强相应的立法工作,同时明确相应水污染治理问题的急迫性,鼓励各部门加快建立有效的水污染协调解决对策,更好地解决水污染问题。
从现实层面,政府需要按照相应政策要求来执行工作,高度认识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并按照实际生活中所调查的信息,对于地方各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要求,并严格按照相应的绿色GDP发展为导向,促进地区内各企业对于水资源问题的有效处理和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在微观层面,进行相应的集体选择和监督,更好地落实于相关的治理工作。在进行我国水资源治理过程中,加强对于流域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同时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相互有效监督。落实相应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要求,结合政府和上下级之间的有效监督,促进相应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3 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
在执行水污染治理工作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污染治理需求和实际的污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第一,对于污染的治理工作应该从源头开始,要求治理区域相关工作人员严格管控各种废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标准,除此之外,对于污水排放企业应该引导其引进先进的水净化处理设备,使企业内部的水资源实现真正的循环利用的目标。第二,确保水资源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治理措施一般情况下分为化学治理、物理治理以及生物治理,在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之前,具体的执行人员应该对水污染治理区域进行整体的治理试验工作。第四,选择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设置监测点,对水环境进行及时监测,这样才能对水环境污染程度、水环境治理效果等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第五,组建高质量的队伍,水污染的监管与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此项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如果处理不好会损害各方利益,也会对水污染治理工作进度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对水污染问题进行研究,确保执行力度,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3]。第六,加强对国内外先进治理方法的学习,不断优化治理措施,提升治理效果。
3.4 完善考评体系
对于水污染治理工作来说,一定要针对具体的治理项目以及责任主体建立非常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把大规模的综合治理项目作为本市重点项目来抓,在这样的要求下才能促成考核督办工作的不断完善,把具体的水污染治理成效和和项目实施进度等情况整体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内容中,从而使得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成效与责任目标管理的考核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责任人对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实施。
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方案,这样就可以具有针对性地开展考核工作。比如可以按照监管主体的不同,考核的等级也不同,这样就可以让不同监管主体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将水污染监管纳入到政府领导及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中,让其能重视水污染监督管理,并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4]。
3.5 倡导公众参与监督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在向公众宣传举报污染既是义务,也是权利的同时,可以通过采取奖励举报等方式,支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形成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方位保障环境安全。
4 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现阶段水污染治理工作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水污染问题时有发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多方协作、共同监督管理,才能全面改善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