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的类型及综合防治
2021-03-29刘荣敏
刘荣敏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 丽水323700)
仔猪主要是指出生3~6周以下的断奶猪,这阶段仔猪的免疫力较低,免疫系统等发育不够完善,易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患病,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且死亡率也是最高的,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影响很大。根据调查显示,所有死亡的仔猪中有40%左右是腹泻导致的。由于诱发该病的因素很多,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1 仔猪腹泻的类型
根据疾病的传染性可将仔猪腹泻分为非传染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
1.1 非传染性腹泻
非传染性腹泻主要由环境因素突变引起的应激性腹泻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营养性腹泻。由于仔猪身体发育尚不成熟,自身免疫力较低,其生活环境突变和食物更换等因素都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健康。仔猪出生后,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需要靠自己汲取,肠胃内会产生一些细菌,但是细菌也有好坏的区分。仔猪体内的乳酸杆菌能提高消化系统,属于有益菌,主要产生在断奶前,对仔猪整体的生长有很大帮助。在断奶之后,促进其消化系统的乳酸会逐渐减少,仔猪体内其他的有害细菌会逐渐增多,对消化系统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易患腹泻等相关疾病。
1.2 传染性腹泻
传染性腹泻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所致。病毒性腹泻主要有轮状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肠胃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细菌性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和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副伤寒,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等。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是由猪球虫、类圆线虫、蛔虫、鞭虫和隐孢子虫等引起的。这些疾病主要侵害仔猪,不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还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不利于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非传染性腹泻
2.1.1 应激性腹泻 由于仔猪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成熟,自身免疫力和调节能力较弱,需要先保证仔猪生长环境的稳定,其温度和湿度都要有相应标准,温差不能过大;还要针对仔猪的生长环境进行消毒,避免体内产生更多不利病菌;考虑到其消化系统的承受能力,不能一次性断奶,直接喂养饲料,整个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在断奶时将母乳和饲料结合在一起,给仔猪一定的缓冲时间,让其肠胃慢慢适应饲料,适应之后再完全喂养饲料。
2.1.2 营养性腹泻 首先母猪在妊娠期间,其喂养要讲究科学,要选择营养均衡的饲料,保障体内的胎儿正常发育。首先是在妊娠期间,可以在母猪每日使用的饲料中添加一些低分子脂肪酸;其次是仔猪出生之后,要尽快让仔猪吃上初乳,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如若生长至断奶其,在仔猪的饲料中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有机酸、复合酶等物质,提高仔猪的整体消化能力,帮助仔猪吸收对自身有利的营养物质,不仅能加快仔猪的发育速度,还能有效防治腹泻。最后,是在仔猪的饲料喂养方面,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投喂。在仔猪出生一周之后,就可以慢慢摄入全价颗粒饲料,断奶前必选保证每头仔猪体内已经补给了600g左右的饲料,能让仔猪对饲料有适应过程。确定了仔猪生长所需要的氨基酸含量之后,通过事物摄入的蛋白含量不能超过19%,不仅可以有效较少粮抗原反应,还可以避免蛋白质摄入过量造成消化不良。
2.2 传染性腹泻
2.2.1 病毒性腹泻 目前对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的防控措施是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和疫苗免疫注射。通常是在母猪生产前2周注射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初乳的免疫力;在仔猪出生1周之后,再对母猪注射疫苗,提高母乳的免疫力,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抵抗相应疾病的免疫力。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可以采用止泻、强心、补液等支持疗法增加营养提高仔猪抵抗力。
2.2.2 细菌性腹泻 这类腹泻比较好控制,有相对应的抗菌药物,可在疾病高发期到来之前投放适量药物进行预防,也可以注射相应的疫苗提高免疫力。治疗的关键是准确诊断合理用药。由于很多细菌都产生了耐药性,所以治疗前应先做药敏试验,以选择针对性最强的药物用于治疗。
2.2.3 寄生虫性腹泻 由于寄生虫兵员的变异性很强,到目前已研制成功病推广应用的疫苗屈指可数。所以,对于寄生虫病多采用药物预防,即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在高峰期前采用相应的药物预防,或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药物预防一次。
2.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药治疗是非特异性治疗,不论是哪种腹泻都有相应的药方,调理脏腑机理,去邪扶正。中药有抗菌消炎、祛湿消肿、解毒清热等功效,同时中药本身是植物或矿物质,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调理机体功能的同时,兼具营养作用,对提升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由于中药的组方可以加减,不同批次煎煮后的成分很难完全一致,所以不易产生耐药性,广谱,几乎为所有疾病都受用;中药的优点是其缺点是起效慢。而西药的特点针对性强,起效快。如果两者科学合理配合使用,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会产生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