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模式探讨
2021-03-29陆富贵
陆富贵
(射洪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 射洪629200)
农村地区是动物养殖量较大的地区,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是保障整体动物疫病控制质量的重要基础。随着动物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量的不断增加,各类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为整体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当前动物疫病防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程序不够科学由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养殖动物类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动物疾病的流行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动物疫病控制处理中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工作的优化和调整,以求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就当前实际动物疫病管理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科学情况管理程序不够完善。
1.2 动物疫病防治体制不合理当前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条块分割情况,责任不明晰导致很多疫病防控工作虽有指导办法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监督管理工作也存在欠缺,互相推脱的情况较常出现。另外,动物疫病相关监管体系不完善,无法满足当前的动物疫病防控要求,加上各类资金拨付不到位,不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1.3 疫病防治工作过于集中春季集中免疫是动物当前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措施,此类免疫工作的开展是依照传统的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但是随着该免疫工作开展情况的不断推进,其实际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很多传染病四季都有可能出现发病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对疫苗合理注射的重视。
1.4 疫病防治观念不强动物疫病的传染性均比较强,因此在实际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的观念也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但仍然存在着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并未能意识到其自身的工作责任,发生疫病出现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的情况。
1.5 重防疫轻消毒当前动物疫病工作开展情况还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便是重防疫轻消毒,在实际动物疫病处理过程中,虽然防疫工作有所加强,但是对疫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学优化和调整,通过不断细化的消毒工作,对各类病毒彻底的消除,提升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质量。
2 动物疫病防治模式的优化措施
2.1 因地制宜优化疫病防治因地制宜地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优化调整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不同地区的养殖特点进行相应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和规划,根据不同的动物类型明确其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防治重点以及防治要求,便于后期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改变春秋季节性防疫模式动物疫病的发生已经不仅局限于春季,各个季节均有可能发病,因此在实际疫苗注射时需要对其注射时间进行优化调整,不能仅仅局限于春季或者秋季,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疫病发病情况以及动物状态,对疫苗进行合理的注射以及管理,定期对动物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准确掌握疫病的控制效果,避免疫病的发展。
2.3 建立多环节全方位的疫病防控体系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加强对源头的防控,需要对动物的生产环节进行重点的布控管理,降低疫病的发生情况,需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充分的消毒,严格按照要求为动物接种疫苗,同时需要加强对动物制品流通环节的监督,以及管理需完善各环节的检疫检测工作,建立起专门的产品流通渠道,完善相关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对家畜产品以及禽类等产品的疫病防控工作。
2.4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治机制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体系,明确动物防疫防控工作的开展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提升动物养殖人员对动物疫病防控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各级政府部门需要规范其工作内容,明确部门职责,对工作合理的划分,确保各项动物防疫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以保障动物疫病工作的切实有效开展。其次,需要加强相关的财政资金投入,以提升动物疫病的硬件水平,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加强对免疫接种疫苗的监督以及检查,对接种的疫苗进行相应的标记以保障无遗漏。
3 结语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以及安全性,随着动物疫病发病率的不断提升,对人们日常饮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禽类以及畜类疫病,会导致出现病毒流通到市场环境之中的情况,也会增加人们的恐慌。因此,需要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处理,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提升动物疫病防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