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五联”共治,聚能乡村振兴

2021-03-29南京市高淳区委组织部

党的生活(江苏) 2021年1期
关键词:村党委高淳南京市

南京市高淳区委组织部

南京市高淳区创新探索党建引领的“五联工作法”,通过村与村联建、社与社联盟、组织与组织联动、村与企联赢、人才与农民联带,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生乡村振兴的“聚能”效应。

村与村联建、社与社联盟、组织与组织联动、村与企联赢、人才与农民联带。近年来,南京市高淳区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探索形成党建引领的“五联工作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统筹发力、相互补力,产生较好的“聚能”效应,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村与村“联”建,共谋“一盘棋”

针对区域内经济薄弱村资源缺、发展难的问题,高淳区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似、人文相通”的原则,打造“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村与村“联”建模式。

2007年,高淳区采取“1+X”联建模式,将武家嘴村党支部和邻近的经济薄弱村双红村党支部联合起来,成立南京市首家联村党委——武家嘴联村党委。利用武家嘴村的资金、造船水运技术以及项目优势,带动双红村共同发展,在“三不变”“三独立”(村行政区划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村集体资产产权不变,村级财务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管理)的前提下,实行“党建统一引领、发展统一规划、资源统一利用、项目统一实施”联村发展机制。

2014年,双红村进入南京市百强村行列,联村发展模式得到省市委组织部门认可,成为“南京市基层党建十大创新案例”。

2015年,高淳区进一步明确联村党委的组织架构、任务目标、工作职责、运行机制等要求,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村民共富的“四共”联合发展良性循环。2011年成立的蓝溪联村党委,建成“万亩茶园、万亩竹园、万亩经济林果、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高标准打造了大山、石墙围、瑶宕等慢城旅游核心区域,增加慢城旅游收入2.5亿元,增加农民打工性收入人均达6800多元。

目前,高淳区5个街道11个村党组织,分别组建了5个联村党委,通过资源、技术、市场共享,促进了区域优势、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形成,有力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形成“小组织、大党委”、总体“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社与社“联”盟,同织“一张网”

从字面上看,社与社“联”盟是指产业相同、地域相近的几个合作社党组织通过相应章程建立的一种“松散型”组织,更重要的是,联盟成员目标一致、互联互补互助,形成了“1+1>2”的叠加效应。

2014年,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党委成立南京市第一家合作联社党委。近年来,联社党委坚持“党建促转型、党员示范带、社员跟着干”工作思路,建立“统一培育、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服务共享机制,探索三联三共三引“三个三”党建工作法(组织联建、队伍联带、党群联心;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制度引路、教育引导、服务引领),出一条党建强社、合作富民的新路子。目前,已成为年产值规模超过20亿元、辐射10余个行业、惠及10多万农民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命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联社党委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合作社生产经营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教育管理就覆盖到哪里”,高淳区探索“支部+合作社”模式,2018年制定相关实施意见,有效破解区域内党支部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管理上条块分割的难题,推动理事会工作与党建工作双向监督、深度融合。目前,全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47家,重点围绕螃蟹、有机大米、茶叶特色富民产业,组织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成立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联盟,推动合作社党组织之间、合作社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强强联合。

组织与组织“联”动,结成“一家人”

地处淳溪街道中心的淳安社区,面积虽小,却拥有大型商城、超市、集贸市场等21家驻区单位。2018年成立社区“大党委”,驻区单位党员干部主动亮出“红色身份”,下沉网格开展“组团服务”,有效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高淳区完善区、镇街“两新”党建工作组织架构,对14家重点“两新”组织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建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构建社区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建共享新模式,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从局部推进向整体融合转变。

街道抓联动,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联合体,吸纳辖区内有关单位和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协调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落实。

社区抓统筹,规范城市社区党组织设置,通过选聘区域内单位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兼任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吸收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等方式,建立区域性联合党组织,变社区党建“社区抓”为“大家抓”。

高淳区按照“党建共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推进街道、社区两级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采取专题论坛、现场观摩、难题攻关等形式,研究商议辖区内重大事项,构建了良性互动的协同体系。

村与企“联”赢,合唱“一台戏”

早在2006年,东坝街道红松村与东坝红岗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就走上“联”赢之路。一方致力经济林果特色产业发展,一方种植葡萄、梨子等经济林果。2010年在延伸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建了南京红松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2020年,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部署要求,高淳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集聚村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村企联结、共同致富。

一贯支持红松村产业发展的南京红宝丽集团党委,于2020年7月与红松村党委成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联合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集团引荐助力,企业帮助红松村增加销售50万元左右,被列为市级抓党建促联建联系点。

高淳区通过党建牵线,发掘村企联建“基点”。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慢城先锋”公众号和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等,广泛宣传“抓党建促联建助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村企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企联席会等形式,凝聚起“强企富村、村企共赢”的思想共识。

结合“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高淳区推进资源共享,探寻联建“支点”。全区推行企业党员进村入户、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将村企联建作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各街镇党(工)委在村企联建的项目、产业链、新兴业态上建立联建党支部12个,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13个,联建企业到村走访帮扶159人次。区级部门单位通过“6+2”帮扶行政村机制,推动32家企业与56个行政村开展联建,共签约80个联建项目。

同时,高淳区抓牢联建“重点”,开展“党建利村惠企”活动,鼓励企业党组织为联建村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优先招聘联建村劳动力、为村级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关爱慰问农村困难党员群众。把抓党建促联建工作成效,作为党内评优评先、国有企业年度党建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带动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人才与农户“联”带,拧成“一股绳”

高山虎,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竹匠,种植早园竹逾25年。在高淳慢城,他从事的绿色产业慢慢崛起,带动20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增收1.5万元。高山虎获评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近年来,高淳区探索完善人才与农户“联”带模式:以乡土专家和乡土人才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创新“内培+外引”机制,搭建“人才+产业”平台,通过产业推动、技术帮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化乡土专家产学研合作,高淳区重点支持邢青松、孙建国、魏清、宋金俤等乡土专家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南京市农业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与农业科研院所对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与转化应用。打造“乡土专家”农业科技示范平台,支持乡土专家创办的经营主体,申报创建江苏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南京市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协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

乡土专家既有技术又有经验,高淳区鼓励他们投身农业技术推广。现场教学中,农民看不懂的“注射农药”说明书,乡土专家一句土话就解释清楚了。“田间课堂”吸引了万余农民听课受益,大幅提升了农村从业劳动力科技素质,有力带动了广大农民致富增收。

猜你喜欢

村党委高淳南京市
深化“统、荐、联、树”四字诀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返乡创业高淳模式
刘辉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挖藕
公主岭市:全面推行中心村党委党建新模式
“联村党委”聚合力
联村党委助力乡村振兴
“两乡四村”联动 “一河两岸”同心
—— 水城县“五联五强”打造“开放式”跨省联村党委新模式
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