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021-03-29文|张琦
文| 张 琦
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中国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步履从容。
2 0 2 0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 0 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 0 3 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都将促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过渡作为重要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作为中国当前农村发展最重要的两项议题,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两者的有效衔接,我认为要在厘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制定衔接的总体原则,探索有效的衔接手段,最终形成两者有效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
脱贫是前提 振兴是发展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均是党中央围绕“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决策。总体上看,通过脱贫攻坚实现脱贫摘帽和实施乡村振兴的目的均是缩小城乡居民间的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首先,乡村振兴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然将推动脱贫地区产业结构更加完善,生态更加优美,乡风文明建设更加突出,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让脱贫成效更加牢固持久。
其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亦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业农村向现代化迈进。通过总结和提炼脱贫攻坚阶段好的做法、成功经验,将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设计、政策体系安排进行延伸深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但同时要看到两者的差异和不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脱贫人口不大规模返贫。而乡村振兴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将“精准”原则贯穿始终,坚持精准衔接、分类施策。二是要有序推进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优化调整,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多措并举 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指引。乡村振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
要在观念上做好衔接,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思想基础。脱贫攻坚期内,农户从被动式的政府帮扶中受益,而乡村振兴则强调农户“主动性”的自我发展。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可以推动农户逐步从被动帮扶转为主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农村人口“自主发展”的能力,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转变观念,主动依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裕生活。
宁夏西吉县兴平乡扶贫车间,一名留守妇女正在展示她制作的服装
要在规划上做好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路径。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地区、村庄,各地方各部门应加强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同时,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发掘和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在有条件、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地方树立一批率先推进的典型,为其它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要在政策上做好衔接,构建乡村振兴的具体抓手。在5 年过渡期内,一方面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另一方面,要对扶贫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要在机制上做好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精准推进领导机构、工作班子、驻村干部、对口帮扶、体制机制上的有效衔接,充分利用以往积累的组织经验和人才资源,强化党组织功能,重构农村基层社会动员机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增强集体行动能力,奠定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基础。
全面推进 蓄力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和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在产业、生态、组织、文化和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推动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首先要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产业发展,牢牢把握产业选择、资金筹措、技术服务、农民培训等方面内容。其次是鼓励多元产业发展,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推动三产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产品增加值。最后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宜居。乡村振兴关键在于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首先要继续以“两山”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起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其次要从生态保护、农业新业态、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促进脱贫地区绿色发展,加快乡村振兴进程。最后采取法律方式保证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切实落地,通过立法来保护乡村整体环境。
促进组织衔接及强化,实现有效治理。首先要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经验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其次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组织力量,利用驻村干部振兴、第一书记振兴、对口帮扶振兴等方式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能力。最后要着力打造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重点抓好法制建设,以法治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风文明。一方面,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工作中,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规,同时外化为自觉行动。并且要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结合乡村实际找到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形成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
加强乡村人才建设及引进,实现人才振兴。一方面要以“内育”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培养新时代的乡土人才,使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另一方面要以“外引”促进乡村人才最优化配置。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人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粮稳国安”塑造了大国心态、“望山见水”形成了新的预期,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铺展。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中国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步履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