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馆线上教育活动实践与思考

2021-03-28张然

学会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技馆新冠肺炎疫情

张然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外的博物馆与科技场馆都在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活动,谋求生存发展。该文阐述了科技馆开展线上教育活动的意义,通过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科技馆线上教育活动的实践案例,分析中国科技馆相关实践带来的启示,为科技馆线上教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科技馆 线上教育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1-0051-0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避免人群聚集引发交叉感染,作为大量人员聚集的公共活动空间,科技馆实体馆或闭馆或参观限流,展厅活动或限制人数或直接取消。在实体空间受阻的条件下,中国科技馆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灵活调整教育活动方式,积极策划开展线上教育活动,将展览展品、展厅辅导、科学课、品牌活动等丰富的科普内容移至“云端”共享,拓展了科普教育与宣传推广的新模式。

一、科技馆开展线上教育活动的意义

(一)增加网络科普教育资源供给,扩大科技馆教育资源覆盖面

多年来,全国各科技馆依托自身展览展品与人才优势,基于实体馆展厅和展品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展览辅导类教育活动(展品辅导、展览讲解、参观学习单等)、科普培训类教育活动(小实验、小制作等)、科学表演类教育活动(趣味科学实验表演、科普剧和其他科学表演)、对话交流类教育活动(科普类讲座、报告会、脱口秀、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等)、科学游戏类教育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竞技游戏等)、科技竞赛类教育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发明竞赛等)、科技考察类教育活动(自然、环境野外考察与科研、工程、生产现场考察等)、综合活动类教育活动(冬令营或夏令营、“科技馆进校园”“科普日”等)[1]。科技馆将海量线下教育活动成果向线上转化,大大增加网络科普教育资源的供给,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了科技馆的数字化进程。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加强我国博物馆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本区域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其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擴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2]。科技馆线上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加深馆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优质科普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便利科技馆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小城市、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利用科技馆学习,缩小地区差异,推进教育资源共享。

(二)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科普服务

科技馆实体馆的开馆时间固定,场馆观众承载量有限,每逢节假日参观高峰,展厅游客众多、人员密集、环境嘈杂。另外,讲解员数量有限,观众无法与之深入交流;部分互动展品常年排队,运行压力大;展厅教育活动受时间、场次、参与人数的限制,观众无法兼顾;特展和专题展览开放周期较短,无法保证观众能参观到心仪的展览。

线上教育活动具有规模大、内容多、涉众广的特点,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观人数的限制,弥补了实体馆参观上的不足,可以为公众带来更为自由、舒适的体验。通过“云看展”,观众摆脱了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展览参观;通过“云辅导”,观众可以跟随科技辅导员的讲解,深入学习展品的科学原理,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通过“云秀场”,观众可以任意选择实验表演、科普剧、科学秀、“动手做”等活动视频,并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实验操作;通过“在线直播”,将科学家讲座、大型现场活动等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原汁原味”的状态呈现,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直播打造的单向可视模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加放松的环境,使观众与直播主体的交流更加顺畅和自由。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参与科技馆线上教育活动,既使公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优质的科普服务,无需担心出行途中、参观过程中带来的感染风险;又丰富了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传递了科技馆的科技和人文关怀,满足了公众的科普需求。

(三)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科技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博物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2020年5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正式发布《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与新冠疫情》(Museums,museum professionals and COVID-19)调查报告,分析来自各大洲107个国家的近1600份问卷,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83%的博物馆将大幅削减活动项目,22.6%的自由职业者合同未获续签,30%的博物馆将裁员,13%的博物馆可能会永久关闭[3]。科技馆作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面临着相同的境况。在我国,科技馆虽由国家政策扶持,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然而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和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科技馆行业同样需要居安思危,为未来发展谋求出路。

面对危机,全球博物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开始自我修复,其策略就是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发起一系列线上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博物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指出,一部分博物馆在疫情暴发前便利用现有藏品,通过在线藏品数据库、360°全景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在线出版物、数字展览等数字化手段向观众进行展示。在因疫情闭馆后,许多博物馆则将原有的线下活动,如展览、讲座、音乐会通过直播等方式呈现给观众;一些博物馆则在闭馆期间发展他们的社交媒体活动或推出YouTube或SoundCloud频道;一些活跃的博物馆则开发、设计了一些以疫情为背景的活动,如征集疫情见证物等[4]。

线上教育活动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却不能单纯地作为“疫情之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广大博物馆、科技馆从业者敲响了警钟。今后,科技馆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彼此间形成良好的补充和互动;数字平台的建设与线上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更应得到重视和加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科技馆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科技馆推出的线上教育活动

(一)“科学故事会”科幻写作、绘画线上训练营

“科学故事会”是中国科技馆2016年创办的品牌教育活动,由科幻写作训练营、科幻绘画创作营、优秀作品和选手现场展示等部分组成,现已成功举办五届。2020年年初,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变化带来的风险,中国科技馆将第五届“科学故事会”品牌教育活动改为线上进行。其中,“科幻写作训练营”与“科幻绘画创作营”由线下培训转为以线上直播课的形式开展,由中国科技馆科技辅导教师、知名科学家、科幻作家、科幻绘画家通过腾讯视频、央视频、腾讯课堂等平台共同授课,活动共推出线上课程10期,6万余人次参与在线学习。“科学故事会”优秀作品和选手现场展示环节,则效仿“网络春晚”模式,联合中国科技馆其他品牌教育活动,在“出发,向着星辰大海——中国科技馆2020年度品牌教育活动线上发布会”集中展示,于中国数字科技馆官方网站、微博、央视频、新浪网、百度、北京时间官方网站、联通沃视频、蔻享学术8家平台同步直播,在近1小时的直播时间内观看人数达16.7万人次。

(二)“云享科学”系列线上教育活动

“云享科学”系列活动,是中国科技馆面对疫情常态化的新形势、新需求,结合数字化和新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开发后推出的线上教育活动,重点突出科技馆展览教育的特色,通过辅导员自主策划制作,形成体系化的“云展教”资源。

“云享科学”系列活动包含“云游中科馆”“云端科学课”“云趣故事会”“中科馆云讲堂”四大栏目,通过中国科技馆官网、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掌上科技馆”微信订阅号等平台发布,每天不间断更新活动内容。其中,“云游中科馆”栏目包含“主题云看展”“云讲馆宝”“云微展”“云秀场”“云游VLOG”“展厅直播”6个版块,推出展厅主题讲解辅导、展品深度解读、展厅参观攻略等内容;“云端科学课”栏目包含科学实验、动手做、小游戏等多种活动课程;“云趣故事会”栏目依托中国科技馆2016年创办的品牌教育活动“科学故事会”,集中展示青少年的优秀作品,包括儿童科幻故事、科幻绘画作品等;“中科馆云讲堂”栏目,基于中国科技馆品牌活动“中科馆大讲堂”,将传统的线下讲座模式调整为“云讲堂”,并推出系列在线直播。“云享科学”系列活动自2020年8月启动,截至2020年12月底,已发布内容204期,网络浏览量累计达1965万次。

(三)“见字如面·对话未来”主题活动

“见字如面·对话未来”主题活动,是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联合组织开展的科普阅读、学习和书信写作活动。活动在策划之初就遵照“线上+线下”的原则进行设计。在线下,中国科技馆整合教育资源,定制策划了“走进未来·逐梦科技馆”科学体验、“迎接未来·未来科学节”主题嘉年华等配套活动。在线上,为丰富中小学生的寒假生活,2021年1月16日,“见字如面·对话未来”主题活动线上专区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正式上线。“见字如面·对话未来”主题活动线上专区由“科普阅读荟”(科普图书、期刊、文章阅览)、“云端科学课”(院士专家讲科学)、“云游科技馆”(主题展览虚拟漫游)、“云享活动秀”(教育活动推介及展示)、“我的数字年代”(学生优秀作品线上交流展示)、“专属活动直播”(相关活动网络直播互动)六大版块构成,將科学人文、科技发展、德育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学生还可以参与“我的未来我做主”线上创意挑战,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在活动专区上传个人作品与他人分享。

三、中国科技馆线上教育活动实践带来的启示

(一)聚焦重点内容,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从中国科技馆的线上教育活动实践可以看出,线上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一是场馆虚拟漫游“云看展”;二是展品辅导、科学课、科学实验等原有线下活动的视频化呈现;三是根据网络传播特点全新开发的内容,如“云游VLOG”“专属活动直播”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向好,观众逐渐回归实体馆,但线上线下联动的教育活动模式将成为常态。届时,线上“云看展”与教育活动视频可作为线下活动的补充而存在;“VLOG”与“活动直播”作为时下最受追捧的线上传播形式,迎合公众喜好,趣味性强,传播范围广,可作为今后线上教育活动的开发重点,加大前期投入,培养并组建专业策划制作团队,提高内容质量和产量,缩短更新周期。

线上教育活动主要以视频形式推出,中国科技馆为确保活动的长期开展、不断创新,建立了选题策划、内容生产、审核发布、宣传推广各个环节的长效运行机制,可供借鉴。①对已有资源进行整理和细化分类,建立线上活动资源库,以供调取匹配新的活动主题。②对新开发的活动内容,结合线下活动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围绕社会及科技热点确立主题。③提前制定拍摄、发布、宣传推广计划,对视频进行统一风格的包装。④成立质量审查小组,对视频的整体风格、逻辑结构、文字准确性、原理科学性进行把关。⑤活动各版块内容均衡、交叉发布,根据各平台定位及受众需求精准推送内容。

(二)积极对接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科技馆教育功能最大化

2021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着力解决优质资源建设问题、网络平台运行保障问题、线上资源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问题[5]。中国科技馆在与北京市教委联合主办的“见字如面·对话未来”活动中,探索建立了一种“馆—校—家—社—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科技馆与家庭、学校、社区、教育部门共同打造与分享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提供支持与服务。

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和体系符合青少年成长学习发展规律,科技馆在规划、设计、制定活动内容时应坚持“展教并重”,结合学校教育与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动员馆内科技辅导员以及专家学者、社会力量参与科技馆教育资源开发,打造既包含科技馆特色,又符合各个阶段青少年学习发展规律的线上教育活动,推动科技馆教育资源与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对接,促进资源共享、渠道互补,实现科技馆教育功能最大化。

(三)与权威媒体合作,拓宽传播渠道

目前,大量的博物馆、科技馆虽已开展线上教育活动,活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抛去活动本身的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归结于传播渠道的狭窄。许多场馆过度依赖本馆的微信公众号或本地媒体平台,这种局限于本地的小范围传播模式,对实体馆活动宣传尚且有效,却不适用于线上教育活动信息的传播,限制了活动的参与度。

中国科技馆在立足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掌上科技馆”微信订阅号两大自有网络媒体平台的同时,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腾讯视频”“央视频”等视频网站,“蔲享学术”“科普中国”等科研、科普网络平台,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网站,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教育新闻中心等地方媒体机构,在活动组织、内容投放、宣传推广等方面都建立了广泛而深度的合作关系,通过“精准引流+多元渠道曝光”方式全面覆盖目标人群,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促进了线上线下相互转化,达到了活动的预期效果。

四、科技馆线上教育活动未来发展方向

科技馆现有的线上教育活动形式仍以视频为主,向观众进行单向输出;教学学习氛围较弱,不能及时、有效地收到孩子的反馈,且探究性、趣味性不足,难以吸引孩子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最具优势的线上展览也普遍缺乏多元化的呈现以及更深度的互动。

今后,科技馆应在网络平台建设与新技术手段应用方面加大投入,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ediated Reality,MR)等技术提升观众的视听体验,探索和挖掘更多超现实交互功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受众行为,实现对教育内容的精准投入、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给不同类型、年龄、个性的公众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可能性,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科技馆科普教育。

參考文献

[1]中国科技馆课题组.科技馆体系下科技馆教育活动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上册[R].北京:中国科技馆,2013.

[2]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30号[Z/OL].(2020-10-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0-20/content_5552654.htm

[3]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Museums, museum professionals and COVID-19[R].2020.

[4]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face of COVID-19[R].2020.

[5]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教基〔2021〕1号)[Z/OL].(2021-01-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102/t20210207_512888.html.

猜你喜欢

科技馆新冠肺炎疫情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