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问·痹论》之“不通”“不仁”探析麻木的治疗思路
2021-03-28张会择
张会择 朱 毅 赖 宇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麻木又称不仁,或麻木不仁合称,是临床常见的一个主观症状。麻木是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痹证”范畴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亦常见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脚气病等多类别、多系统疾病[1]。麻与木为两种有区别的肌肤感觉异常,《杂病源流犀烛》明确指出两者的区别点:“麻,非痒非痛,肌肉之内,如千万小虫乱行,或遍身淫淫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之状。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麻”指肌肤蚁走感或触电感或微针乱刺感,“木”指感觉丧失[1]。中医学认为麻木为各种病因导致不荣或不通,肌肤失养所致,有医家认为气血不足是病之本,风痰瘀阻是病之标[2]。现代研究[3]提出麻木应作为一个独立疾病辨证治疗,并有学者提出“麻木痹”的概念,丰富了痹证理论。探讨麻木病因病机、治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素问·痹论》是研究痹证专篇,提出痹证后期常出现不痛、不仁表现,因此梳理历代医家对该篇中“不通”及“不仁”的注释,归纳总结相应原则,对麻木类病证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1 麻木
《素问·痹论》云:“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不通”在《甲乙经》及《太素》中均作“不痛”。《素问经注节解》曰:“此不痛,是顽木不知痛痒,即是不仁,故不痛与不仁兼言也。”故“不通”与“不仁”可概括为痛痒冷热不自知的感觉功能减退或丧失的临床表现。经文表明痹证后期,久病必虚,经络气血空疏衰少,荣卫运行涩滞不畅,皮肤失养,故而麻木。
2 历代医家注解
《黄帝内经太素》曰:“仁者,亲也,觉也。营卫及经络之气疏涩,不营皮肤,神不至于皮肤之中,故皮肤不觉痛痒,名曰不仁。”认为经络之中营卫涩滞亏虚,皮肤失于气血之荣养,以致神不至肤,神不与形俱,故皮肤不仁。人之“神”在中医学中主要有两层含义:广义之神是人整体生命活动状态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此处应属狭义之神,即人的感觉、知觉功能。
《类经》曰:“疏,空虚也。荣卫之行涩而经络时疏,则血气衰少,血气衰少则滞逆亦少,故为不痛。”张景岳此注观点新颖,认为经络气血衰少,全身脉道少见气血运行涩滞状态,气血运行反可相对流畅,即所谓“通则不痛”。
李中梓与张景岳观点相近,《内经知要》云:“此言病则营卫涩而必痛,其不痛者经络有疏散之时,则不涩,故不痛也。皮肤之间,无血以和之,故不仁也。”经络不涩而相对流畅,故不痛。肌表皮肤无气血之濡养温煦,则不仁。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言:“病久入深者,久而不去,将内舍于其合也。邪病久,则荣卫之道伤而行涩。邪入深,则不痹闭于形身。而经络时疏,故不痛也。荣卫行涩,则不能营养于皮肤,故为不仁。”张志聪认为病久邪气深入,由形身五体内舍于其相合之五脏,由五体痹已进展为五脏痹。
《素问直解》曰:“其痹之不痛与不仁者,痹病久而邪入深,病久则荣卫之行,失其常度而涩矣。入深,则经脉络脉,时疏于外矣。荣卫行涩,经络时疏,血气外而不内,故不痛。其不仁者,皮肤之血气,不营运于通体,皮肤不营,血气内而不外,故不知痛痒而为不仁。”痛则血气神犹能周流于体表,即《灵枢·周痹》所言:“痛则神归之”。若血气壅涩于内而不能周流于外,通身体表无血气之周流,神无以至肤,则不知痛痒。
诸家注释不尽相同,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痹证不仁的产生机制。一是荣卫亏虚或涩滞,导致神不至肤;二是病邪深入五脏而为五脏痹;三是经脉相对畅通,通则不痛。上述观点均有合理性,对麻木治疗具有启示意义。
3 麻木治法启示
3.1 补益气血,引神至肤 杨上善“神不至肤”指出麻木病位在周身皮肤肌表,病机为“神不至肤”。《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均揭示血与神的紧密关联,即血以载神。《素问经注节解》言:“无血气则神无所依。”因此气血是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气血之盈亏直接决定着神的盛衰。气血行于脉中,灌溉四末,周流全身,滋润营养,感觉正常,气血所至之处即神功能正常发挥之所。“神不至肤”与心功能失常最为相关,涉及肺脾。《素问·刺禁论》曰:“心布于表。”其意义为心主血脉与神志的功能活动具有向上向外的特点,作用方向趋向于肌表。因心属火而象火,火曰炎上,为阳中之太阳,升腾外散,主血脉而运送气血布达于周身肌表,神随气血至于皮肤,则感知如常[4]。心阳充沛而鼓动有力,神以至肤,若心阳虚损,鼓动乏力,则气血无以达表。脾为中土,脾主四肢,转输精微,布散气血,灌溉四末,赖精微气血而发挥功能的神聪灵爽慧,则感知如常。肺主宣发肃降,“输精于皮毛”,将“上输于肺”之精微气血布散洒陈于周身肌表,以发挥肺主皮毛之功,通神于玄府。《证治准绳》曰:“皮肤间有麻木,此肺气不行也。”肺气不足或郁闭,不能“输精于皮毛”,则皮肤麻木。以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益气养血增强神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温心宣肺健脾增强神气游行的动力,则使神至肌表,麻木可改善。
3.2 祛邪通络,蠲痹除滞 高世栻认为麻木与“血气内而不外”引起气血“不营运于通体”有关,而血气“内而不外”的原因是邪痹经络。营卫亏虚,易受邪侵,风寒湿热邪气杂合而至,导致经络气血运行阻滞。《医级》言:“痹非三气,患在瘀痰。”痰瘀在痹证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丹溪心法》言:“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医林绳墨》亦记载:“遍体懵然无所知识,不痛不痒而麻木者,此属气虚湿痰死血之为病也。”痰瘀痹阻,营卫涩滞,经脉气血不能营运于周身肌表,致血气内而不外,则神亦内而不外,故四末失血气神之润养,则麻木无知。通过祛风散寒除湿,并以双合汤解痰瘀之痹阻,可使经络畅通,气血畅达,神以至肤。对于顽麻久木,可选用虫类药搜剔经络中胶着之痰瘀,使肌肤得神之灌溉。
3.3 通补兼施,补而不滞 张景岳和李中梓则从血气衰少引起的“滞逆亦少”“疏散”“不涩”阐释皮肤不痛的病理机制,强调气血虚少的状态下经脉中气血运行反可更加通畅,脉道相对而言反不涩滞,即通则不痛。针对“血气衰少”,应治以补益气血,而随经脉中气血的逐渐充盛,脉道易出现气血壅滞之状态,即经脉“滞逆”而出现疼痛。此处之“滞逆”强调了在补益气血时保持经络运行通畅的重要性,启示在补益气血的同时应补通兼施,以补而不滞。在麻木治疗过程中,针对气血虚滞,应施以通补法,寓通于补,寓补于通,以恢复气血之流畅,使气血和调,周流皮表肌肤[5]。黄芪桂枝五物汤[6]、补阳还五汤[7]、当归四逆汤[8]在治疗麻木时均体现了通补兼施的治则。
3.4 整体观念,表里兼顾 张志聪指出病久邪气稽留肌表五体而不去,且正气渐衰,邪气日盛而不易速祛,则由肌表之五体循经络侵入在内之五脏,邪气“不痹闭于形身”,则在表之五体气血运行畅通,故不痛。此时虽“不痛”,但在里之五脏邪气痹阻,影响脏腑功能,病情却为深重。如痹证后期,“痹聚在脾”,脾运失常,气血乏源,肢体失养,“淫气肌绝”,肌力常有减退,甚则肢体活动不利,即“脾痹”之“四肢解堕”,此时宜从调理脏腑功能着手,以补中益气汤健运脾胃,气血化生,有助肢体功能改善,活动如常。病久邪痹于五脏,肌表不为痹闭而脏腑功能失调,应注重脏腑功能的调节,考虑五脏特点和人体整体营卫状态,以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观的优势。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整体,从整体观出发认识痹证后期的病位、病性,审察疾病之表里浅深,里之脏腑与表之肌肤兼顾,恢复机体营卫和谐状态。
4 小结
综合诸家论点,麻木病机为气血虚衰,神气虚羸;或邪痹经络,神气游行受阻,导致神不至肤。神不至肤与人体气血或虚或滞的病理状态相关。人之气血宜盈不宜虚,宜通不宜滞,如张仲景所言“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气血充盛流畅,则健康无病。若各种病因引起气血虚衰、涩滞之状态,“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虚则补之,增强神所仰赖的物质基础,滞则通之,畅通神气游行的通道,因此“通补兼施”的治则应贯穿于麻木治疗的全过程,补通结合,则气血畅盈,神气运行无碍。麻木病位虽在肌肤,但根本在脏腑,坚持中医整体观,从全局把握人体表、里不同层次气血之盈虚通滞状态,不仅应通荣经络肌肤之表,还应注重调节里之脏腑功能失调,或温心宣肺健脾,增强气血布达至肌表之动力,终使肌表气血充盈流畅,则感知功能渐趋恢复。通过分析注家论点,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认识麻木的病机,并为临床治疗此类病证提供有益的解决方法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