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规范化管理
2021-03-28刘丽蓉王文杰张长稳张衍海
刘丽蓉,王文杰,孙 明,张长稳,张衍海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2018 年8 月,我国发生首起非洲猪瘟疫情,不到一年时间疫情几乎波及全国,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2]。自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组织部系统各单位扎实开展疫情防控、稳产保供、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防控非洲猪瘟的过程中,形成大量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档案材料,这不仅对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今后应对类似突发动物卫生事件也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从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的定义、特点、收集范围、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如何做好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
1 定义
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是指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既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真实记录,也是进一步完善国家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机制的重要参考和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各级档案部门应当科学规范管理,确保档案齐全、完整、真实和安全,并积极进行档案编研,做好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
2 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的特点
2.1 内容多、门类广、专业性强
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以防控非洲猪瘟为主题,由相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媒体组织和养殖场户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关决策咨询、应急处置、流调督导、交流培训、科学研究、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原始信息记录,涉及文书档案、科研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各门类档案。需要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有档案整理工作经验,又要具备动物卫生专业知识背景,多渠道、多类型、全方位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管理。
2.2 兼具保密性和开放性
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是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如实记录,不仅包含供今后工作查考利用及防控宣传的内容,还有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需正确处理好保密和利用的关系。疫情防控过程中形成的涉密文件都要严格按档案保管、保护、保密各项制度规定执行,坚决杜绝泄密情况发生。专题档案的开放性体现在其开发利用中,要让它更好服务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和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重大动物卫生事件。
2.3 疫情暴发具有突发性,档案收集难度大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非洲猪瘟定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3]。现阶段,非洲猪瘟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群防群控格局初步形成,但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病毒分布广泛,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病毒已在部分野猪群中定殖[4],需要档案工作者具备专业敏锐性和工作积极性,抓住各时期特点,早期介入,迅速跟进,确保疫情防控档案的齐全与完整。
3 收集范围
为确保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完整、齐全,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的通知》(农办厅函〔2021〕42 号),结合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际,按照“谁形成谁归档”要求进行归档[5]。归档文件材料应包括文书档案、科研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4 大门类。各门类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具体收集范围如下。
3.1 文书档案
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定、通知、通报等;各级领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批示、指示、讲话以及视察、检查工作产生的文件材料;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构、职责分工、协调机构的文件材料;关于疫情防控的文件正本(印刷本)和签发稿;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形成的通知、方案、议程、领导讲话、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交流发言材料等;本单位制定的疫情防控工作制度、规范、应急预案等;本单位就疫情防控实施的预算安排、经费保障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疫情期间稳产保供相关文件材料;非洲猪瘟病毒监测研究相关文件材料;推进生猪复养工作文件材料;开展疫情防控国际磋商、合作、交流形成的文件材料;防控技术培训有关文件材料;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请示与上级单位的批复;有关疫情统计、分析、应对措施、各类简报、专报、大事记等文件;开展防控督导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报道形成的文件材料;疫情防控工作中产生的先进事迹材料、各类表彰决定、感谢信件等文件材料;其他与疫情防控相关,对今后重大突发动物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具参考和借鉴价值的材料。
3.2 科研档案
与非洲猪瘟科研有关的申报书、立项(含预算)批复、任务合同书(含预算书)及各类协议;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实验、测试、调查、考察的原始记录和整理记录,综合分析报告,科学数据;研制的产品实物及其目录、图片等;阶段执行进展情况报告、总结报告、研究成果等,项目、人员、进度、经费等的调整、变更文件材料,撤销项目已开展工作、已使用经费、已购置设备仪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文件材料,专家咨询、中期检查、中期评审、项目监督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验收申请书、验收承诺书,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报告、项目经费决算等财务情况文件材料,验收结论书、结题书面通知等,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数据库等研究成果文件材料,自评价报告、科技报告,专利、软件及其他知识产权文件材料[6]。
3.3 音像档案
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导封锁、扑杀、转运、无害化处理、消毒等现场处置,上级领导来本单位检查、视察、调研,国际磋商、合作、交流等工作中产生的录音、录像、照片[7];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及其典型活动的照片;其他有保存价值的录音、录像、照片。
3.4 实物档案
疫情防控工作中获得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证书、奖状、锦旗、奖杯、奖章等;举办或承办重大活动形成的凭证性实物,包括活动标志、证件、证书、奖章、纪念品等;国内外活动中获赠的纪念杯、纪念册、礼品、纪念品等;已宣布停止使用的印信,包括旧印章、印模等[8];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物品。
4 开发利用
4.1 建立健全专题档案利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工作机制,是确保档案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9]。2020 年6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相关的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工作机制[10]。该规定使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利用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保障了其利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2]。建议档案部门积极完善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利用工作机制,强化档案利用工作责任制,明确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确保档案利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4.2 积极开展专题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是在档案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档案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经过选择、加工、整理等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编研成果,从而使档案资料变得更有条理、更加清晰和明确,便于被社会公众利用,以实现档案的资政价值和作用[12]。档案编研工作可以大大减少原始档案、文件的直接利用,将隐藏在其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13]。建议档案工作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的需求,将疫情防控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分类整理,从而进行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编研,为分析、研判疫情发生、发展及流行趋势,采取有效控制、处置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和经验借鉴。
4.3 创新档案科普方式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借助多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对引导公众舆论、安抚民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可通过漫画、小视频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居民正确认识非洲猪瘟,合理消费猪肉产品;推广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养殖业主自我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宣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领导疫情防控的历史过程,展现防疫一线兽医工作人员担当作为的先进事迹,为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 小结
综上所述,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过程中,兽医系统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材料和档案资料,是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的准确记录,也是国家积极应对重大突发动物卫生事件的真实反映,对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置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推行非洲猪瘟防控专题档案建设,可以有效发挥档案在畜牧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基础和参考作用,为畜牧兽医部门决策支持、科研机构科技攻关、社会公众健康教育提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依据。通过专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各类档案合理化利用,反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形成“以防控抓档案,以档案促防控”的局面,对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