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1-03-28王丹张晓琴
王丹 张晓琴
(延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延安,716000)
作为外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极易引发患者衍生继发性感染,若得不到有效控制,胆结石体积增大,还可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不利于其健康质量的综合提升[1]。现如今,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及成熟应用,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式,较传统开腹手术具备多种优势。本文将我院收治的4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临床治疗方式以及围术期护理特征,进而对护理疗效进行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普外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影像学资料显示均符合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依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13:9,平均年龄(62.37±9.15)岁,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5例;观察组共计患者24例,男女比例为15:7,平均年龄(60.09±11.27)岁,糖尿病与高血压病分别为4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显示右上腹疼痛,且并无开展上腹部手术。可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状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研究价值。
1.2 手术及护理方法
手术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则行LCBDE,所有患者术后胆管内无任何残余结石,手术成功。
护理方法:术前护理:完善术前检查,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严禁摄取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与此同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皮肤护理,尤其是观察组患者,要特别注重脐部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指导,打消患者疑虑与不安,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2]。术后护理:在患者返回病房之后,应对患者的生命指征进行严密监测,清醒后引导患者由平卧姿态改为半卧位,在持续吸氧的同时,引导患者有效呼吸。除此之外,切口护理不容忽视,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自身体质,采取不同的饮食及康复方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主要包括术后患者的住院、进食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住院花费;护理满意度:由护理人员发放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接受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由下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住院、进食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住院花费较对照组均占据显著优势,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d) 进食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住院花费金额(元)对照组 22 3.11±0.73 16.14±5.77 9.75±3.42 14327.24±3757.54观察组 24 2.05±0.56 7.33±2.19 8.02±2.59 13267.69±2053.03 t 8.012 8.437 8.032 8.325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VS 77%,观察组占据显著优势,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得益于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开展,腹腔镜技术在胆道结石的临床干预中显现出有效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推动患者健康质量的综合提升。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4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可知与开腹组患者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的住院、进食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住院花费、整体护理满意度均占据显著优势,且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由此可见,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综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具有极好的运行价值,值得进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