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度护理督导监测在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8吴嘉瑜晏爱云王仁强郑欣李娟柯苗苗
吴嘉瑜 晏爱云 王仁强 郑欣 李娟 柯苗苗
(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 安康,725000)
我们在新生儿科应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度护理督导监测,采用PDCA方法持续改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的的102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月收住的943例新生儿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组应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度护理督导监测,采用PDCA方法持续改进。内容包括:(1)成立新生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制定小组职责并分工。(2)在临床调研及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确定新生儿科结构指标:新生儿床护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护比、不同层级护士配置;新生儿科过程指标:新生儿急危重症管理质量评价表、新生儿感染控制评价表、专科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表、安全用药评价表、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价表、输血质量管理评价表、新生儿身份识别评价表、母乳交接管理评价表、新生儿检查抱出院评价表等;新生儿科结果指标:新生儿呛奶误吸发生率、臀红发生率、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光疗皮肤损伤,指甲划伤等)、患者有效身份识别正确率、手卫生执行率、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外周静脉炎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给药错误数、坠床发生数、患儿家长满意度。(4)质控小组成员学习并研究新生儿结构、过程、结果指标评价方法,掌握三维度指标的概念[1]。(5)制定新生儿科日工作登记表和三维度监测记录表。(6)护士长及质控员每天进行一级质控 ,实时记录相关数据监测情况。(7)不良事件采用RCA2(根本原因分析及行动)进行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平均住院日、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护理并发症发生数、不良事件发生数。
2.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室床护比为1:0.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护比为1:1,未达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年版)》的要求。观察组将人力资源作为敏感指标改进,使新生儿室床护比达到了1:0.6,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护比达到:1:1.2。基本符合要求。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住院日9.1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7.94天,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16天。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年平均满意度为95.7%。对照组年平均满意度为90.4%,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提升了5.3个百分点。观察组护理并发症发生数、不良事件发生数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例护理纠纷发生,观察组无护理纠纷发生。见表一。
表一 两组护理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数比较(例)
3.讨论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床护比不达标,护士工作量大,可能会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出现护理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按照标准合理配备人力,可充分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观察组护理并发症发生数、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传统护理质量控制缺乏客观性与动态性,检查项目笼统粗略,检查细节未分解量化,检查结果不能反映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效果不佳。三维度护理督导监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强。通过敏感指标监测及措施的落实,使得护理评估变为可具体量化数据指标,对结构、过程和结果3个方面进行评价,将评价过程变得具体化,有利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环节,促进问题得到及时纠正与解决[2]。应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改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对照组有2例护理纠纷发生,观察组无护理纠纷发生。应用RCA2管理不良事件,从发生地点、设备设施、文书记录、方法流程、人员访谈等方面确认事件详细经过。整个分析过程中时间观念严格,并对整个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确保各项改善措施有专人负责并有效落实,确实保证了工作效率、工作持续性及成果有效性。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的发生。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1.16天。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提升了5.3个百分点。可见,通过新生儿科日工作登记表和新生儿敏感指标监测记录表,实时评估和记录,可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清楚的反映出来并及时解决,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3]。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缺乏动态性与客观性。三维度护理督导监测,能够充分反映出临床各个科室的护理特征。能体现出护理的针对性,取得最佳的护理效果。改变患儿护理结局,提高满意度,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