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牛慢性泄泻的施治与体会
2021-03-27董建龙
董建龙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葛家岔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 743023)
牛慢性泄泻多数是由急性泄泻转化而来,病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如水样,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均可发生。该病主要是养殖者缺乏专业知识,造成饲养管理不当,饲喂不节,或外界环境、气候变化,致寒湿或湿热内侵,造成脾胃受损,久损则虚,而致泄泻[1]。患病后不仅会危害牛的健康,降低牛的产量,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牛死亡。
1 病例
2019年本地区一养殖户饲养的黄牛,体质量约280kg,于2019年12月2日出现腹泻症状,并且伴有食欲不振等现象。随着病情加重,病牛腹泻次数逐渐增多,但是没有能引起饲养员的重视。饲养员为缓解病牛腹泻症状,采集乳仔草、遍地锦、火炭母等进行煎熬,喂牛服用,连续服用10d。但是病牛腹泻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还出现了病情加重等现象。到第10 天的时候,牛腹泻的现象进一步加重,平均每天排泄次数超过9 次。同时,病牛伴随产生食欲下降等现象,体质量有明显下降。饲养员在同年12月21日请当地兽医对牛进行治疗,应用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治疗1 个月。但是牛腹泻的症状仍未得到明显缓解,遂前来兽医站就诊。
2 发病病因
牛患有慢性泄泻主要是由于饲养员缺乏专业知识导致的[2]。饲养员为农村个体养殖户,因此,可能会产生饲养管理不当、饲养方式不正确、外界环境恶劣等问题,加之当时正值季节交替时期,气温等因素对牛的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牛抵抗力较差,导致其发生泄泻的病症。
3 临床症状
该牛精神倦怠、垂头耷耳、腹泻腹痛、体温上升至38℃。同时,伴有口鼻冰凉、口色淡白等、粪便较稀且没有明显异味。牛在患病之后,食欲日益下降,反刍次数明显减少。详细询问得知,牛患病时间已经持续将近2 个月,经过多种治疗方式仍不见好转,为顽固性腹泻,表现为脉沉迟无力。
4 初步诊断
结合发病情况,诊断为慢性泄泻疾病。
5 治疗方法
鉴于牛患病时间较长,可能会产生抵抗力下降,身体机能下降等问题,对其注射维生素B1、5%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理盐水,用于提升抵抗力。同时,配合口服用药,药物为郁金散。郁金散的主要组成成分为郁金、黄柏、栀子、黄芩、黄连等,将药物与水混合熬煮,并分2 次喂服,连续服用3 d 见效。
经过以上方式治疗,牛病情没有得到好转,腹泻次数没有明显减少。因此,兽医对饲养员进行进一步询问。询问发现,饲养人员不注重对于饲养的管理工作,让牛从事繁重工作,并且工作量较大,牛经常到晚间才能休息,并且在休息的过程中直接让牛引用冷水。兽医对牛舍进行实地考察,发现牛生活的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牛舍潮湿且通风性较差,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牛粪便不能及时进行清除,导致牛生长环境中细菌滋生。经过综合性考察得出,病牛可能是由于湿气入体,导致其脾胃不振,最终造成寒邪困脾等现象的产生,导致牛患有泄泻疾病。最后,治疗人员对用药进行相应调整。使用苍术、陈皮、厚朴各40 g,伏龙肝35 g,干姜、茯苓各30 g,肉豆蔻、甘草各25 g,25 个大枣,5000 ml 水,用文火进行熬煮,取汁2500 ml,分2 次喂病牛服用,连续服用2 剂后,牛每天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按照剂量要求服用3 剂后,牛痊愈。治疗结束后1 个月,对该牛进行复查走访,牛没有复发的迹象。
6 体会
牛患泄泻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方式不当,在对牛进行喂养过程中不注重饲料的营养调配,导致牛饮食失调[3]。同时,伴有寒湿入体,对牛脾胃造成损伤,致使其湿气不化,最终造成腹泻等问题。调整后的处方中,苍术对牛脾胃进行调节;伏龙对肝脏进行温养;肉豆蔻起到涩肠作用,其余药物为辅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为牛提供洁净的生活环境,因此,导致牛脾胃受损等现象。为此,就需要对饲养管理工作进行反思。饲养人员为提升牛的体质,促使其抵抗力提升,就需要对牛生长的环境进行重点关注。
第一,饲养人员需要对牛舍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牛舍通风、干燥,并对其进行定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等问题的产生,也能减少细菌的滋生[4]。第二,需要对牛的饲料以及饮用水进行重点管理,禁止牛食用隔夜饲料,防止由于饲料变质等原因导致对牛身体健康的影响,还要杜绝牛直接饮用冷水,损伤牛的脾胃。此外,还需要根据牛生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牛所需营养成分的饲料,促使牛摄取的营养成分较为均衡,达到提升牛抵抗力的作用,降低患病的可能性。第三,需要定期对牛注射疫苗,一方面能提升牛的抵抗力,防止由于病菌感染等原因患病,影响牛的生长情况,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患有常见疾病的可能性,对牛的身体健康负责。第四,在饲养过程中不要让牛从事超过其身体负荷的高强度劳作,导致牛的抵抗力下降。第五,在饲养的全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牛的观察,及时发现牛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牛产生不适现象,就需要对牛进行治疗以及检查,及时的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成功率,减少患病导致的牛身体损伤,实现提升牛治疗成功率的作用,减少对饲养人员产生的经济以及安全损失[5]。第六,当牛患病后,饲养人员需要及时请兽医来诊治,并根据兽医的处方对牛进行合理用药,一旦发现用药不能产生效果,就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并根据诊疗结果对用药进行调整,以达到规范用药的作用。
本案例中牛患病时间持续较长,对牛身体产生较大危害的主要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饲养人员不注重对牛的管理工作,导致牛患病;其次,当牛患病后,未能对牛进行及时治疗,只是根据自己以往饲养经验对牛进行用药,不能保证治疗的合理性;再次,在进行初期治疗过程中,发现所用药物不能产生较好效果后,仍没有及时更换药物或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最后,在进行治疗后,饲养人员没有将牛的主要患病情况以及饲养情况向治疗人员进行阐述,导致治疗方向产生偏差。
7 结束语
牛患有慢性泄泻的原因是多样的,不能单纯地根据饲养经验对牛进行治疗。一旦牛患病,需要及时带牛到专业的治疗机构进行对症下药。除此之外,无论是奶牛、肉牛还是农耕用牛,都需要饲养人员加强重视程度,提升管理能力,为牛提供更加优质的饲养环境,保证牛的生长环境符合其生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