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探讨
2021-03-27黄景亮
黄景亮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红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延边 133000)
现今,在卫健委“十三五”规划中将“健康中国”作为宏伟目标,我国各级血站采血业务不断地增多,管理人员工作量也不断地增加,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作为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则需要顺应时代的步伐,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显现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建设方式进行完善,提高档案管理积极性[1]。
一、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对血液采集直至使用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登记于血站档案中,是血液收集的主要凭证。同时血站档案管理库主要负责对血站中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影响着血站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因此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是非常必要的。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主要采用人工信息登记方式,其效率较低且质量差,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工作中出现错误、遗漏情况发生率高,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地推进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能够让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利于工作顺利地开展[2]。
二、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中现存问题概述
1.尚未形成信息化管理观念
当我国逐渐地迈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被运用于社会各领域,血站也不例外。在实际运期间,除了档案管理人员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方式,其余工作人员参与度较低,因此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全面,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人工登记、纸质方式进行保存,但是在受到天气、外界因素的影响,纸张容易出现潮湿、缺损,从而造成档案出现遗漏情况,血站虽增加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检索时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3]。
2.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有限
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具备信息化设备,同时对管理人员也有着更高要求。由于部分管理人员不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信息化设备,未进行系统化地学习,自身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无法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高效作用。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将血站各资料进行储存,未重视到从资料中提取隐性信息的作用;此外,可能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由于未正确地运用信息化设备,造成受到病毒、黑客的侵袭,导致信息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血站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3.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现今,血站管理制度中尚未制定出与本站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制度,并且信息管理软件的欠缺导致信息无法在各血站间进行资源共享。在临床抢救急重症患者时,需要对各血站中血液储存情况、距离医院远近进行判断,从而选择距离近且血量充足的血站;若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则造成各血站独立存在,无法进行有效的联合,导致抢救工作无法顺利地进行。同时因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中缺少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因而档案资料的安全无法保障,在受到病毒侵害后,导致有关患者、献血者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4]。
三、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宣传
血站中档案管理是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保障,因此血站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宣传。经过宣传信息化建设相关内容,增强群众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同时也能不断地规范自身档案管理行为,利于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对血站内部人员也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断地提高其管理认识,能够促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信息化管理的知识,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2.引进先进信息化管理设备及人才
拥有先进信息化管理设备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首要保障,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血站管理人员需要向上级卫生部门申请,并且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完成设备使用和优化工作,确保在管理工作中硬件、软件设备均符合规定标准且能满足工作需求。血站档案管理中,具备理论、技能知识均熟练掌握的管理人员也十分重要,能够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能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因此血站需要积极地引入综合素质高且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从而形成一个更加严谨的管理部门。
3.健全血站档案管理制度
血站中必备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规范。为避免档案信息出现遗漏、丢失情况,档案管理首先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遵守,按照本站实际情况完善保密制度,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需要相互监督,不断地规范自我行为,禁止出现管理员擅自损坏档案的情况出现,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与其他血站做好资源共享、交流工作,从而为临床用血提供便捷。
结语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地不断发展,血站管理必然从传统管理迈向信息化管理。因我国血站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且存在设备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制度不完善等缺点,从而导致信息化建设受到限制。因此血站在此期间需要引入信息化设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地完善血站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推进血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