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2021-03-27金愈茗陈子轩陈权沙雷皓沈诚
金愈茗 陈子轩 陈权 沙雷皓 沈诚
1 背景
肺癌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1]。当前大部分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5%,而Ia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80%[2,3]。因此,如何尽早发现并诊断肺癌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肺癌筛查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胸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spiral CT, LD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逐渐提高,但肺癌确诊的金标准仍为明确的病理结果,有创操作的风险依旧不能避免[4,5]。细胞学检查能够为以上技术提供辅助诊断,但由于样本的获取及检测的局限,痰液细胞学的检测效力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6,7]。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性更高、准确性更高的肺癌诊断方法。
随着对肺癌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生物分子被证实参与肿瘤进程,促进其发生发展。二代测序及深度检测技术的出现,大幅度提升了基因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度[8],而通过数据分析使得准确测定组织中肿瘤基因的拷贝数成为可能[9]。液体活检中基因相关样本检测的潜力凸显。利用患者的血液、胸腔积液、唾液、痰液等样本中提取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 DNA)片段、微小RNA(microRNA, miRNA)、信使RNA(message RNA, mRNA)、蛋白质等能够获取肿瘤组织的遗传信息,该方法无创、易于获取、可重复多次提取,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10,11]。血液样本虽然易于提取,但其中相关基因产物含量低,且容易受机体其他代谢过程影响[12];胸腔积液不易受其他过程影响,产物含量较高,但采集操作是有创性的[13,14]。而痰液中产物含量较适宜,且无创不易受其他过程影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DNA、miRNA、mRNA,是理想的液体活检样本。本文回顾了痰液中生物分子标记物在肺癌中的相关机制和应用价值。
2 痰液中的DNA
正常细胞在发生坏死和凋亡过程中可能会将部分DNA释放到内环境中,而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带有肿瘤特有的遗传特征,对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含有肿瘤DNA的痰液进行检测,具有经济、安全、无创的特点,同时,肿瘤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通常发生于产生临床症状之前,对遗传物质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前瞻预防性,而且,可多次反复取样还可以连续动态监测肿瘤基因,从而提示肿瘤的发生与发展[7,10,15,16]。肿瘤细胞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是复杂且精密的,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用于肺肿瘤细胞诊断的DNA遗传特征改变主要包括DNA的突变(DNA mutation)和异常甲基化(aberrant DNA methyla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检测DNA变异的常用技术,该技术简单易行、经济快速、敏感性较高[17]。DNA异常甲基化被认为是一种肿瘤细胞调控的机制,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是检测DNA甲基化的常用方法。
Keohavong等[18,19]的工作证明了KRAS突变及p53突变可能适用于对肺癌高危人群中的痰液筛检,但当前对KRAS和p53基因检出时间和肺癌进展间关系的研究仍待完善。多项研究[20-22]显示,p16、PAX5α、GATA5、SULF2等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特异性超过70%。Hulbert等[16]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样发现了HOXA7、SOX17等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检测的特异性超过80%。但这些基因用于筛查的敏感度不高,均低于70%。由于肺癌的发生涉及到复杂的遗传信息调控过程,当前的研究尝试将多种基因同时检测,以期提高敏感性,研究显示,同时对多个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以提高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23,24],可以将敏感性提高到98%,而机器学习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多基因组合检测诊断出91%的肺癌[16,25,26]。痰液中多基因联合检测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有望成为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方向,需要更大样本、更多基因的联合研究和深入分析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LDCT与痰液中DNA异常甲基化检测的结合也能使肺癌筛查的效率提高,对在LDCT上发现可疑结节的患者进行痰液生物活性物质检测能够得到63%-86%的敏感性和75%-92%的特异性[16];Leng等[27]的研究也提示痰液生物活性物质检测能够排除1/3 LDCT的假阳性。而针对肺癌的诊断上,根据大量的病例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原癌基因KRAS和抑癌基因p53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8]。Somers等[29]对肺腺癌患者的痰液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KRAS基因的点突变可以在肺腺癌患者的痰液中检测到,为后续的检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estro等[18]在一项对照实验中发现,肺癌患者中痰液样本检测出KRAS突变(79%)而对照组无一阳性,虽然当前针对痰液中KRAS和p53对于肺癌诊断的研究仍未有统一的结论,但KRAS和p53在肺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结合痰液检测的无创性特点,痰液中KRAS和p53检测在今后肺癌的诊断技术中仍具有潜力。除了单基因检测,联合检测DNA甲基化和miRNA被证实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30]显示,同时检测2种miRNA(miR-31, miR-210)和2种DNA甲基化(RASSF1A和3OST2)能够获得87%的敏感度和90%的特异性。痰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在肺癌诊断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验证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需要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提供更充分的证据[18,1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相关基因突变被认为是肺腺癌发生的机制之一,痰液中EGFR突变对于诊断的影响也在研究之中,研究发现EGFR突变可能与女性或非吸烟患者的肺腺癌有关,肺癌的不同亚型可能会成为影响EGFR突变检出率的原因,同时,当前研究较小的样本量所能具备的代表性也值得进一步探究[31-34]。在临床治疗中,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被广泛证实有显著的疗效,EGFR突变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有着重要的作用[35,36],研究[33]显示,在已经明确诊断为EGFR突变型NSCLC的患者中,30%-50%的患者可以在痰液中检出这一突变,且所有对照组中均不能检出。另一项相似的研究的结果[37]显示,痰液中检测EGFR突变可以得到46.2%的敏感度和100%的特异性。虽然敏感度不够理想,但这些研究揭示了痰液EGFR突变检测可以在早期获得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也是NSCLC的常见治疗靶点,针对此基因突变的许多靶向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38],但当前尚未有针对痰液中ALK突变的检测研究。针对其他靶点如MET、BRAF的研究同样缺乏[30]。
3 痰液中的miRNA
miRNA是一种稳定的非编码单链小核苷酸序列,它们主要通过与位于靶mRNA 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area,UTR)内的种子序列结合来调控致癌和/或抑瘤基因,最终导致靶mRNA失活和降解,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参与调控肿瘤进程。大量研究[39-41]发现,miRNA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一类miRNA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如let-7家族(let-7a、let-7c)、miR-1[42]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耐药,miRNA-1、miRNA-206[43]可通过减少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现发现miRNA-126、miRNA-494也有一定致癌作用[44-47]。另一类则作为致癌基因发挥作用,其高表达可促进肺癌的进展,如miR-103-a可增加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48],miR-31可引起肿瘤支持可溶性因子与侵袭性增加[49],miRNA-17家族(miRNA-17、miRNA-18a、miRNA-19a、miRNA-20a、miRNA-19b-1、miRNA-92a-1)[50]、miRNA-335[51]、miRNA-155[52]、miRNA-183[53]均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
肺癌亚型传统上依赖于切除标本、支气管镜活检、细针穿刺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这些样本的采取方式对患者的侵袭性大[54-56],然而研究人员[57,58]发现,内源性miRNA以稳定的形式存在于痰液中,且对RNA酶具有抗性,此外在7 d内的痰液样本中也可以被检测出来,过去15年里痰液中miRNA检测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肿瘤早期筛查与诊断。Zhang等[59]为评估痰液标本中miRNA的异常表达是否可以作为NSCLC的有用生物标志物,纳入了14篇文章,包括1,009例NSCLC患者和1,006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显示联合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NLR)、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 DOR)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75(95%CI: 0.72-0.78)、0.88(95%CI: 0.86-0.90)、5.70(95%CI: 4.82-6.75)、0.30(95%CI: 0.26-0.34)、22.43(95%CI: 17.48-28.79)、0.89,提示痰液标本中的miRNA可能是NSCLC的无创性诊断生物标志物。
肺癌患者痰液中miRNA-21、miRNA-155、let-7a的含量与良性肺疾病患者与健康者的的痰液中含量差异显著,miRNA-21与miRNA-155在肺癌患者痰液中含量增高,而let-7a含量则相反[60]。Yu等[58]纳入36例肺癌患者和36例健康者对其痰液进行标记物优化,鉴定出7种表达显著改变的miRNA,4种在肺癌患者中高表达,3种低表达,最终选择4种miRNA(miRNA-21、miRNA-486、miRNA-200b和miRNA-375)组合,其对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91.7%。Roa等[61]检测肺癌患者痰液中5种miRNA(miR-21、miR-143、miR-155、miR-210、miR-372)含量增加,随后进行双盲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对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100%。Xing等[62]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对48例I期肺鳞癌患者和48例健康人的痰中miRNA标记,鉴定出6种miRNA,其中3种过度表达,另外3种表达不足,最终筛选出3种miRNA(miRNA-205、miRNA-210和miRNA-708),其在区分肺鳞癌患者和正常受试者方面具有73%的敏感性和96%的特异性。Ulivi等[63]和Su等[64]同样采用多种miRNA联合检测肺癌的方式,也拥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提示痰液miRNA检测对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痰中的miRNA表达水平极为稳定,收集后1 d-7 d每天基本不会改变[65]。但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样本中细胞数量不同可能导致miRNA含量不稳定,且许多患者伴有呼吸肌疲劳、无力等症状,这使痰液的采集变得十分困难,部分患者痰液量减少甚至无痰。并且目前仅有少数miRNA能提供较好的诊断效果,而miRNA对癌症的调控作用也未能在诊断中有所反映。基于痰液miRNA对于肺癌诊断和筛查无疑是良好的工具,但对利用miRNA的定量分析对肺癌预后治疗、随访的评价作用未有报道,或许可成为研究的新方向。
4 痰液中的mRNA
mRNA,是由DNA单链作为模板通过转录产生、携带遗传信息、能参与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相较于miRNA,mRNA在痰液中降解快,因此有必要尽快对采集后的痰液标本进行检测或及时保存;目前常应用RTPCR法对mRNA序列进行检测,对肺癌进行诊断和筛查。
Dong等[67]应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法检测104例肺癌患者痰液标本,并与传统细胞学检测结果比较,肺癌患者痰标本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为60.6%(63/104),提示痰液mRNA作为肺癌筛查的可能性。Sun等[68]应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了75例肺癌组织和71例相应痰标本中APRIL mRN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肺癌、肺部良性疾病和健康志愿者的APRIL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7%(58/71)、3.2%(2/62)和1.5%(1/65);肺癌患者痰液中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印记位点调节物兄弟因子(brother of the regulator of imprinted sites, BORIS)作为癌基因也在肺癌患者痰液中被检测到,BORIS阳性则有淋巴结转移、病理结果为进展期的提示[69],提示了其在预后、治疗方面的作用。
Chen等[70]建立了一种新的PCR方法:Template-Ready PCR(TRPCR),提高了PCR的灵敏度;应用这种方法检测858例肺癌患者和480例非恶性肺部疾病志愿者的痰液标本中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mRNA,其阳性率分别为84.15%(722/858)和3.96%(19/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mRNA易降解的特性,其痰液检测受到限制,未有研究报道其生物学特性在肺癌复发、随访等方面的作用,但mRNA具有的基因特性仍具有较大潜力。
5 痰液中的蛋白质
21世纪以来,蛋白质组学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与补充,利用该技术检测对应的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的筛查、诊断和预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肺癌患者的痰液中可以检测出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生物标志物,将会大大提高肺癌早期检测成功率,从而更好地进行肺癌的治疗和预后[71]。
Rangel等[73]利用透明质酸(hyaluronan, HA)区分肿瘤患者和无肿瘤患者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66%,拥有较好的敏感度,在肺癌筛查方面具有较大潜力。Yu等[72]研究了I期肺癌患者的诊断方式,在痰上清液中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EN01蛋白水平增高,敏感性为58%,特异性为80%。Pio等[74]证实了肺癌患者痰中存在补体因子H的水平升高,补体因子H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88%;他们认为分子生物标记物的测量,如补体因子H,未来可能作为细胞学检测的辅助手段用于恶性肺部疾病的诊断。Li等[75]利用蛋白芯片和ELISA技术开发了三种肿瘤抗原相关自身抗体(tumor antigen-associated autoantibody,TAAb)DDX6、ENO1和14-3-3ζ作为诊断肺癌的生物标志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83%。
对痰液中蛋白质的检测拥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具有良好的诊断性作用,而通过蛋白质定量检测来判断肺癌进展程度的报道较少。
6 展望
痰液中生物标志物具有良好的肺癌诊断能力,但痰液标本收集则会干扰诊断的能力,故对痰液标本的收集是值得研究的方向。痰液中生物标志物大多为RNA,其稳定性不高,易分解,采样后及时检测也是提高检测能力的方法之一。血液中存在可评估肿瘤进展和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而痰液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物质,除用于肺癌诊断也可用于对肺癌状态的实时检测。痰液中存在多种可用于检测的物质,联合诊断往往可以提高诊断的能力,目前较多研究为同类物质的联合检测,而不同物质如miRNA联合蛋白或miRNA联合DNA的检测方式还未有报道。同样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也可与LDCT联合诊断肺癌并提高二者的准确性[16]。
由于血清和血浆相比于痰和全血,具有更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66],近年来对痰液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热度有所降低,较少研究利用定量检测对肺癌进程进行分析,而痰液中含有大量可检测的生物标志物,随着检测方式的不断改进,其在肺癌的诊断甚至治疗预后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