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2021-03-27陈君弼

中文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灾害性防灾减灾

陈君弼

(云南省昌宁县气象局,云南 昌宁 678100)

一、新时期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党中央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1]。

二、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现状

1.站点建设

1.1 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

昌宁县于2017年、2018年先后实施了中央专项资金“三农气象服务”建设项目。全县13个乡镇均建有气象信息服务站,其职责:落实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或县气象局应急指令的传达和工作部署;气象信息员的培训和组织管理;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达;气象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气象灾情、农情信息的调查与上报及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2]。

1.2 村(社区)气象信息广播站

除乡镇设置有气象信息服务站外,各村(社区)均设有气象信息广播站,其职责:落实乡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指令的传达和工作部署;预警信息的接收传达;落实村级灾害应急计划等。

2.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2.1 通过电视天气预报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县气象局加强与地方电视台的合作,当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将灾害性预警信息传达到县电视台,通过电视栏目播出,让广大群众知晓并作出防御。

2.2 通过电子显示屏传播预警信息

在乡镇及村(社区)安装电子显示屏,按时向广大民众传播天气预报预警、气象为农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知识。

2.3 通过手机短信发布预警信息

充分利用通信网络系统传播灾害信息效果显著。我县已建设有气象为农服务一键式发布平台,只要将相关责任人的手机号码录入该系统中,就可以为其提供准确的服务信息[3]。

三、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1.加强基层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昌宁县局除本站外,还在13个乡镇、124个行政村(社区)建有43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加上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较为严密地监测各种气象灾害。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观测大尺度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满足突发性、局地性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需要。

2.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昌宁县已建立起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能进行准确和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预报,抓好预警信息、预警信号的发布,预报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预报水平,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灾害性天气落区、强度以及持续时间进行准确预报[4]。

3.加强基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工作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是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最有效机制。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响应进行合理安排、统筹布局,制定出一系列有关农业、国土、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等方面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相应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需要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分工负责。

4.强化政府赋予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

4.1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防灾减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是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投资小受益广的措施。人工影响天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干旱给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4.2 加强基层防雷减灾服务管理

防雷减灾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公共管理职能,作为基层气象部门,必须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切实解决好防雷减灾为公共安全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的问题。

5.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使人民群众具有足够的气象防灾意识,掌握避灾自救的知识和技能。目前,主要以“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大科普活动为契机进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和微信、微博等进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四、影响气象防灾减灾的几个问题

1.政府资金投入有限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2.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水平较低

当前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不高,与社会经济需要不相适应,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仍不完善,水平较为低下。

3.缺乏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能力

当前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多适用于多发性的常规灾害,而对于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较低。

结语

加强新时期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逐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才能更有效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猜你喜欢

灾害性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西藏南部灾害性天气中气象服务的思考与研究
西藏南部灾害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减灾就是效益
灾害性公共危机协合治理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