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2021-03-27傅兰萍
傅兰萍 王 乐 涂 南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长期出现的(超过半年)的一种便秘的症状,此症状由于大肠的病变、药物的影响、排便时间长、排便动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这是一种功能性的病变[1]。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量较少,小部分的患者出现疲乏无力、下腹胀痛等[2]。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与排便习惯、缺少锻炼及精神因素等都会导致患者便秘的发生。近年来,该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多发于青年女性与老年人,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3]。针对该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推拿、中药灌肠等疗法,此治疗法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够理想,一旦停药易恢复原状。因此,有针对性、有效地治疗对于患者具有很大的意义[4]。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中医医院二桥分院针灸科的8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针刺治疗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武汉市中医医院二桥分院针灸科接诊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将选中的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为(43.26±6.51)岁;病程1.5~10年,平均病程为(4.23±1.58)年;其中排空迟缓型13例,混合型便秘13例,出口梗阻型1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为(43.65±7.11)岁;病程2~10.5年,平均病程为(4.34±1.69)年;排空迟缓型14例,混合型便秘14例,出口梗阻型12例。2组患者临床基础性资料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良好的比较,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所参加研究患者符合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并且患者及其家属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心理障碍患者、意识不清醒者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即给予患者早、中、晚各1次口服8粒麻子仁丸(生产厂家:建嘉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KP-06666)治疗,连续服用30 d观察疗效。在服用此药物期间停用其他药物,避免影响效果。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刺治疗法,患者取仰卧或侧卧,治疗前对患者的主穴位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对患者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二白、支沟、腰奇、丰隆、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对于气血亏虚的患者,增加脾俞穴的治疗;对于气机不畅的患者,增加太冲穴治疗;对于阴阳两虚的患者则加关元及肾俞穴的治疗。针灸治疗时,主穴适合使用平补平泻方法,配穴适合使用实泻虚补方法,每天进行1次针灸,每个穴位留针30 min,治疗1个月观察效果,一个疗程10次。
1.4 观察指标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其判定标准:显效的表现为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每次排便的性状、次数以及时间正常;好转表现为患者排便时间、次数为3 d排一次,但性状正常;没有效果的表现为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排便的性状、次数以及时间不正常。观察对比2组患者腹痛、腹鸣、反胃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6个月是否出现复发情况[5]。
1.5 统计学方法将有关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患者的复发情况、不良的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即患者年龄、病程等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对2组患者腹饱胀不适、腹鸣、腹痛、反胃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症状有4例,其中腹饱胀不适1例、腹鸣1例、腹痛1例、反胃1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症状有7例,其中腹饱胀不适2例、腹鸣2例、腹痛2例、反胃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4/40)低于对照组17.5%(7/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5,P>0.05)。
2.2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经过治疗2个月后,40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12例,没有效果的10例;40例观察组患者显效的20例,好转的19例,没有效果的1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0%(30/40)低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0%(39/40),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P<0.05)。
2.3 治疗后复发情况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复发14例,其复发率为35.00%(4/40);观察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复发5例,其复发率为12.50%(5/40)。经过分析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5)。
3 讨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不通畅、粪便干结,有便意但出现排便困难,可能3 d以上才排一次,往往患者会伴有焦虑、易怒等的一些情绪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6]。该疾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饮食过少、过精、过细及食品中的纤维素和水分不足,长时间滥用泻药,过敏性结肠炎,排便动力不足与精神上受到刺激等。由于病程长,患病率高,易复发,排便时间过久会引发出血、直肠炎等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患者及时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7]。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患者一旦停止用药,则会出现再次的便秘[8]。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通过天枢、上巨虚、关元等穴位的治疗,其中天枢是大肠之募穴,能够促进肠管蠕动,刺激肠壁,达到通便效果;上巨虚能够恢复大肠的传导功能,通大肠腑气,改善结肠蠕动功能等[9]。诸穴联用能够健脾温肾,加强各脏腑器官功能,疏通全身之气,达到润肠通便目的,也可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10]。本次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通过药物治疗结合针刺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减低(P<0.05);治疗后的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效果非常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可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