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转型升级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馆升级转型

郭 贇

(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馆,上海 20199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2035年的远景目标将建成文化强国、科技强国、体育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全面夺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文化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是普惠大众的文化摇篮,是党的文化与精神阵地,是百姓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文化馆所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文化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是普惠大众的文化摇篮,是党的文化与精神阵地,是百姓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文化馆所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科技时代,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更加关注数字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早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提供更优秀、更便捷、更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早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丰富文化馆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以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全国,文化馆数字化的普及明显存在不均等的现象。目前,一、二线城市已经逐步迈向文化馆数字化转型升级,但成效存在差异化。此外,部分三、四线城市文化馆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文化服务需求,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部分城市文化馆由于没有现代化网络服务工具,无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服务,文化馆的职能和服务几乎形同虚设。虽然一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件,但发生后恰恰暴露出我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均等性的问题所在。所以,笔者针对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已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以便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1]。

1.场馆设施亟须提升,人员配备有待完善

部分经费较欠缺的城市文化馆,特别是一些小县城,由于经费不足,场地破旧、设施简陋,甚至连最起码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都没有,数字化建设更是无从说起。在人员配备方面,有些文化馆只有寥寥无几的工作人员,每年只做几个活动就算交差,很少对外开放,受益人群有限。有些相对落后的地方甚至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只安排一两个兼职工作人员,很难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要求。受以上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思想意识上很难引起对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视。

由于文化馆是为广大百姓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场所,如果场地小,设备落后,服务意识跟不上,不仅无法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而且公共文化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也很难在百姓中延伸。

2.资源缺乏系统规划,课件未成常态系列

相较上述,一、二线城市文化馆虽然经费较为充足,场地设计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设备先进,群众文化氛围浓,但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少文化馆虽然借助网络平台继续行使自身职能,推出了数字化课程,不过大多是临时性或短期的网络课程,并没有形成常态化、系列化。

文化馆不仅是群众文化,更应文化群众,临时或短期的课程对于百姓来说不能像常态化、系列化的课程那样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目的,也不能帮助学员系统地了解课程。这就说明文化馆在数字建设中的网络课件应在系统的规划中进行盘活,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性。

3.数字建设信息薄弱,平台维护力量不足

新时代随着现代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对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要求也不断加强,但是大部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相对薄弱,有的对数字化建设竟理解为建一个网站就是完成任务了。

其实,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不能单纯看作是一个网站,它需要领导不断重视,并且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样才能做好各类平台的建设和数字化的后台维护。有些文化馆即使建好数字平台,但是没有专业人员维护,也没有专业人员管理,最后形同虚设。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由于信息量太少,内容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和文化馆有关的艺术档案又得不到及时上传,以至于很多活动信息流失。

二是缺乏互动性,线上线下分割开来。

三是互动缺乏灵活性,导致群众只能单纯地浏览信息,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四是一些地方文化馆数字平台建设得不完全,人们又对文化馆这个机构有着陌生感,乃至不知道文化馆的存在,更不晓得其职能。综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文化馆在数字传导中的宣传力度。

二、文化馆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

有人说,我们没有建成文化馆,是由于经费不足;有人说,我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有人说,数字化太“高大上”了,在我们小县城根本用不着。文化馆是城市的一面文化旗帜,是一个高赋能的文化圣地,它既是引领者,更是践行者。在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文化馆富有神圣的使命和职能。

中国有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总是有的,无论哪种困难都不能成为我们不与时俱进的理由;相反,更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那么,新时期的文化馆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职能,根据两办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加快了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已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因此,新时代的文化馆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利用数字化知识、网络化知识和专业化知识,建立好“互联网+公共服务”的文化模式,给文化馆提档升级,更好地服务群众,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2]。

在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我们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更新,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笔者针对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较易出现的问题,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文化馆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1.统筹优化服务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紧密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秉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薄弱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备设施多样化、使用便捷化、智能化及人性化等配套服务。通过城市书房、文化走廊和农村书屋等多种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和利用率,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

其次,文化馆数字化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网络科技人才的培养。因此,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人才是文化馆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加强公共文化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首先培养现有文化服务业上岗人员数字化传播形式的操作技能,并申请专项资金,以便于适应时代趋势,更好地展开服务[4]。

健全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制订相应优惠政策,将各类优秀人才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同时,要多渠道引进人才,如专业对口文化人才的联合培养,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总之,要让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5]。

同时,建立相对稳定的晋升渠道,构建合理可行的激励机制,保障人才薪资和待遇。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在职培训等多种渠道,提高数字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加强与文化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的合作,为数字技术人才搭建交流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也就是说,随着专业化、数字化及信息化网络技术发展的要求,文化馆的职能也应该发生相应转变,加快职能转变,优化服务布局,加强人才建设,与新技术快速融合发展,开发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升级和转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享受文化科技带来的现代化服务。

2.转型升级数字建设,搭建“云上文化会客厅”

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普及,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及直播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学习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工具,这些软件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往只有主流媒体承担的新闻发布,文化馆可以开设综合性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及线上直播等账户,开展各项网络活动,让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相关资讯,使其积极参与其中,并迅速提高知晓度。

可以说,数字化建设对于文化馆日常场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功能都进行了延伸,拓宽了受众的年龄、层次和范围,所以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为文化馆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文化馆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文化平台,可以进一步整合高校、社会渠道和文化馆的资源,形成“云上文化会客厅”,上到最前沿的思想引领,下到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文化艺术内容。将馆办刊物、学术交流、业务研讨之类专业性较强的理论研究,与市民文化普及内容如艺术培训、群文活动、文化资源配送、展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等相结合,使各种形式和内容逐渐形成特色版块或系列,有计划地进行推出,让受众“有菜可点”,做出高质量的且可持续、可公开的精品内容,同时也起到艺术档案整理功能。推出过程中可以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阶段,既让零基础的学员能看懂,又能让业务骨干有所提高,满足不同受众面的需求,使普通百姓在“云上文化会客厅”中真正了解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达到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和服务方式、服务成效的转变提升。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网络建设上,还应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进行改革,例如,对线下的文化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采用VR设计、自助借还机、体感设备及触摸屏互动等。

总之,要围绕文化馆的业务需求,提供数字化智能型服务,从而提高文化馆利用率。目前,以上海的文化馆为例,在数字化传播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同时,许多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也呈现出新特征,如云观展、云服务及各种形式的直播等,这些公共文化机构在互联网上以其独有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展现各自的风采,同时也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去年受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开始“无接触服务”,这受到公众的一致青睐。归纳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呈现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趋势,我国文化馆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已是大势所趋[6]。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强化数字建设运营

现在有很多文化馆系统长时间没人管理,信息也长时间没人更新,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恶性发展,文化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如向上级申请固定的网络专用资金,为平台的维护提供保障,选聘网络专业人才,实现专人运营,专人管理,从而保证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有效进行。

不过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资金和人员投入较大,并不是所有文化馆都有实力和能力来完成的。几年前,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人性化及云服务等转型和升级,走在全国前沿,但是我国大部分的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还需不断完善和转型升级。因此,为了弥补人才和资金短缺等实际问题,更快更好地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我们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基础上,加强政府与社会合作共建,实现互利共赢。

3.1 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机制

明确各个参与主体在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开发、资源建设、运营推广中的责任,导入市场机制,发挥多元主体在人才供给、资源整合及活动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升级。

3.2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拓展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委托管理、赞助或者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格局[7]。

3.3 加强政府向社会购买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

加强政府向社会购买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转型升级,不仅可以推进文化馆与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方式;同时,还可以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和质量,使文化服务传播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结语

综上,作为一名文化馆工作人员,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我们的必然使命。建立数字化文化馆,不但是党和政府亲民政策、爱民政策、文化惠民政策的体现,也是“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建立数字化文化馆,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提高群众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参与技术变革和创新,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打通场馆、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技术壁垒。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立足本职工作,真正实现通过数字化路径传播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成效的不断提升,以全面促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为目标,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丰富的公共文化体验和便捷的智能化、智慧化服务,加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馆升级转型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章堰文化馆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大爱有光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转型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