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1-03-27李化楠
李化楠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
职业生涯教育是由曾任美国教育署长的马尔兰博士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教育改革理念。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职业生涯教育。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需关注以下几个焦点。在时间安排上,生涯教育要贯穿大学学习过程始终,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职业生涯教育训练;在教学目标上,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目标,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书本知识不应成为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工作,并在充分认知自我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发展以及完满的生活达成自我实现[1]。
二、职业生涯教育的功能
1.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工作将伴随着大学生毕业后直至退休长达数十年的人生,因此,职业生涯的选择对大学生极其重要。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指出,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阶段处于第二阶段(探索期),主要发展任务是在学校、休闲活动及打工的经验中,进行自我试探、角色探索与职业探索。在这一阶段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兴趣、机会及能力来决定未来的职业生涯。同时,生涯发展与规划能力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高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功能之一[2]。
2.完善学生职业认知
大学生处于高中毕业的阶段与面临就业的转折关键期,在此期间,大学生时常会感觉迷茫,找不到未来发展方向。然而,大学生又希望毕业即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就需要大学生充实自身专业技能,提高环境适应力,通过对未来职业的了解获取相应的实践知识。因此,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正确认识未来职业、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教育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将所学内容与未来发展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为现在的学习及以往的经验赋予意义,完善大学生职业认知,使受教育者能够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实现与发挥教育的价值。
3.促进学生生涯发展
生涯之学,即应变之学。因此,职业生涯教育传授的不应只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与成功的案例,更多地应面向多方面发展以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才能使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变得更加生动丰富,让受教育者更加了解职业生涯发展及所学知识、技能和职业生涯选择之间的关联。因此,学生可在学习期间不断发展,并与实际学习生活相结合,兼顾未来发展方向,实现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
1.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指出,高校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期,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职业生涯教育是简单的人职匹配或者是在大学生找工作前培养学生礼仪规范、应对面试技能等,有的高校错将职业生涯教育与“找工作”画等号,忽视了其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性。而职业生涯教育将大学生视为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强调学生终身的生涯发展。职业生涯教育不再仅仅关注“找工作”,更重要的是处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发展问题。事实上,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在知识、技能、情感上都是呈阶段而不断变化的。有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教学还停留在理论介绍、职业生涯设计比赛等形式。
2.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管理不平衡
职业生涯教育缺乏教学大纲等规定性文件,同时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高校内部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部门包括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部门对职业生涯教育理念的认知不同,导致各部门的侧重点不同。在高校外部,高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沟通,尚未形成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系统。课程内容以解读就业形势与政策为主,这种现象表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就业。
3.教育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从教学效果来看,当前职业生涯教育采取以理论讲授为主,忽略学生的内在需求。职业生涯教育并未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导致了课程重复、千篇一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许多毕业生只是完成了临时、短期的就业,没有将就业与择业同个人未来发展相结合。从教师队伍来看,当前职业生涯教师多为辅导员、学院书记、心理健康教师,并未形成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缺乏专业自主性和相应的生涯发展理念,在编写教材、设计活动、按学生需求设置课程方面难度较大。从教学评价来看,当前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评价效果不高,部分学生认为上完课程之后没有变化,仅仅修了一门学分课程,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没有帮助。由于传统教育弊端的不断显露,个体难以应付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个体必须拥有更多技巧以适应新环境。但职业生涯教育评价仅重视评价结果,未重视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走向,必然影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科学全面的改革
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讲述合作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以及就业方向为主,学生对于就业单位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概念,对于就业以后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也尚不明确。因此,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改革,有助于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正确的认知。教师通过科学的评测,使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业特长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职业生涯进行全面且完整的规划,如利用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能够将学生的偏好进行有效的区分,并根据性格的内外倾向与职业要求进行对比,便于学生寻找更加适合自身的职业。另外,在进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定位方向。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帮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就业方向。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设计,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坚持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需要认识自我,定位职业方向,树立职业理想,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这就要求在进行职业规划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理念。在学生挑选专业时,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对本专业发展方向的概念,并在入学后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概念的树立,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将高等教育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相结合,转变文化课教育与实践操作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对学生制定个性化职业目标有所帮助。目前很多高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班的方式,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即可进入企业工作。但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订单班教学模式与其他班级教学别无二致。因此,高校与企业应开展深度合作,将学生的实习场地移步到企业中,通过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岗位工作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学生通过深入企业工作,能够更加了解企业文化和内涵,并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
3.依托社会实践帮助在校生认识所处的职业环境
现阶段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教师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利用多样化的渠道,让职校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当下的社会设计环境。这样在未来就业的过程中,就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适应的问题。首先,可以让学生积极阅读相关书籍,以此更多地了解专业方面的从业知识。在职业升压规划指导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职校生,提供一些有主意职业分类与就业的书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不同岗位的职称与职责。其次,在工作环境中,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人的兴趣、资质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调整。另外,对先关人才网站的浏览,也是进一步地了解当前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的时代当中,因此,各类专业人才的网站也较为活跃。因此,相关指导教师就需要在日常工作开展中,积极地浏览这些网站,同时也指导学生进行浏览,加强自身对于这类专业的了解程度。
4.课程教学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为了保障学生梳理出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就可以利用课程教学的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会涉及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以及职业选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相关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以此利用相关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现阶段的实际的就业前景,以此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化的规划方案制定中,需要基于文本的方式,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远景的客观描绘,同时实现对近期行动的计划表达。在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还需要对个人职业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此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而对于职校生而言,就需要保障明确培训、学习计划、反馈以及调整方面的诸多内容,这样才可以充分地保障在未来的自己学与发展中,可以接受到这样的职业生涯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方向以及人生走向的一种良性规划方式。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良好的规划,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在明确就业目标以后,就会不断向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去努力实现,既能社会工作中少走弯路,又能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