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2021-03-27戴元琴

中文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计算机育人

戴元琴

(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贵州 盘州 553537)

一、研究背景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三全育人”,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学科德育”,每个教师在学科课程教学中进行育人,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德育。

二、核心概念

1.“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1]。“全员育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参与“育人”,体现人人育人;“全程育人”,要求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均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特点进行育人,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影响学生成长过程,体现时时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或是综合评价等,都将育人融入其中,体现处处育人。

2.德育

最开始学生的思想教育重任主要落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上。随着教育改革,提出“德育”,即在每门课程中巧妙地、恰当地添加育人元素,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寻找德育的切入点,并将德育贯穿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课程本身专业知识技能是核心,在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的氛围,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个专业所学课程种类繁多,每门课程有自己的特点,不同课程承载着独特的育人内容。“学科德育”和思想、道德相关主体课程同向形成合力,丰富育人方式,提高育人效果。

3.中职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缺失明确的目标,缺乏信心,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研究现状

1.“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研究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2]。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来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的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知道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准则,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较强,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上课直接进行实操的讲解与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在信息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传递较少。教师课堂教学任务基本采用教材中的案例,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后发现学生希望实操任务能与就业岗位结合,能够结合当下时政,了解前沿等。

2.德育研究现状

以万方为检索平台,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30日,利用高级检索,以“德育”和“中职”为主题进行精准检索,共检索10342篇。从文献发布年度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从2001年才开始研究德育。中职德育研究发表论文数量最多是李岩老师,共发表14篇,他从“德育方法”“德育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德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德育创新改革思路”等方面研究,提高德育效果。中职德育教学要想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必须实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原则,坚持课堂教学和学生个体的思想教育、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的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3]。

目前中职各学科都在研究德育,比如音乐、遗传学、数学、语文、网络营销、建筑等,但检索范围缩小到“计算机应用基础”,仅11篇,说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德育研究具有研究的空间和价值,研究过程和实践结论可以供同行参考,也可以给教育改革提供一定思路。

四、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1.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德育教学设计理念

德育开展不仅要结合课程内容,还结合专业特点,让德育在课程教学做到融洽且润物细无声,“德”和“技”并行,相辅相成。其实德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识倾向,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为了德育而德育,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有育人意识,将德育理念根植于心中,也许在教师的某句话或某个行为中自然而然就流露出育人情怀。

2.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德育教学设计方案

2.1 深挖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根基,是育人的载体。教师在备课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时,深入研究,挖掘德育元素。比如,讲解计算机发展史,可以提及“一个芯片扼住了华为的‘喉咙’”,唯有实现国产化,拥有强大的“中国芯”,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2 创设有效情境。创设有效情境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及技能用武之地,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Word文字排版,创设一个情境:幼儿园组织一次秋季运动会,请设计一份活动方案。这样不是机械式地设置文字、段落设置,而给实操内容赋予情感与灵魂,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中注重“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3 改变教学方法。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德育具有多种开端。传统教学大多数是教师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其实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我感悟。比如,讲解网络,分析网络有哪些利弊,与其通过说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还不如开展花几分钟时间进行辩论,让学生自己感悟。

2.4 构建评价体系。评价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全过程,体现在课中和课余,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课中表现的言语点评中,体现在学生作品评价指标体系表中……教学评价具有鉴定、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评价中体现德育。目前已经有部分学校专家、学者研究“育人效果评价表”。

2.5 教师自身示范。“德育”在哪里?其实德育也在教师言谈举止中。教师具有榜样作用,教师的品德、行为、态度等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比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对作品不断修改,精益求精,那么教师备课中是否做到反复推敲教案了呢?比如,学前教育学生,教师引导她们热爱幼儿,尊重幼儿……那么教师在课中是否关注每个学生,耐心指导学生实操?

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德育实施

3.1 教学案例一(Word表格制作)。Word表格制作教学选用“个人简历”作为教学任务,分析个人简历包括的基本信息时,引导学生观察个人简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丰富个人简历中“奖状”“擅长”等。个人简历是学生入职的敲门砖,不能为了求职成功,而对简历进行包装、注水、夸大、弄虚作假。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简历。

3.2 教学案例二(Word图文混排)。Word图文混排教学时,恰逢系里组织技能展演,教学任务确定为制作节目单。平时部分学生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现象,没有对作品进行斟酌。借技能展演契机,鼓励学生创新,精益求精,设计精美的节目单,最后从中选取一个作品作为本次活动的节目单。不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同时增加成就感。

3.3 教学案例三(PPT工作汇报)。学生个人技能过硬非常重要,但团队合作能够使每个人发挥出更高水平。在综合实训项目时,让学生自己组队,以团队形式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中经常会有教学工作汇报,于是PPT综合实训项目选择“教学工作汇报”,学生学会提炼总结核心内容,并用PPT呈现,最后进行汇报。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各司其职,通力配合。通过实践,不仅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同时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3.4 教学案例四(Excel数据统计)。每个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不同,教师设置分层任务,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情况选择任务,关注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会成为一名幼儿教师,那么教师这种教学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中也会考虑不同幼儿的发展能力,这样间接地进行教育理念的传递。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根据德育的知、情、意、行,提炼出德育有效的标志:道德认识、情感认同、价值取向、行为倾向。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德育研究后发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成绩;学生对其他科目学习态度和习惯也有所改变。

2.研究不足

在德育融入过程中,学生的某些思想不可能直接量化,某些思想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具有滞后性,这样会导致教师看不到德育的成效。但是希望各位教师一定坚持德育,静待花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坚持德育,主要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做中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想“三全育人”落到实处,首先,学校层面重视,利用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德育教育的细节。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加强学习,扩展知识面,为深度挖掘德育元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计算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