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区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总馆分馆总分

李 晶

(漯河市郾城区图书馆,河南 漯河 462300)

当前,公共图书馆也逐渐出台实行了总分馆建设,从而能够在社会群众当中全方位地覆盖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提高社会公众文化福祉。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立具有多模式、全方面以及多层次的特征,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图书馆的普及化。

一、区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优势

目前,我国在运行公共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是根据行政级别,利用国家级、省市级以及县级等设置不同等级的公共图书馆,针对等级不同的公共图书馆都开展独立管理。公共图书馆等级严明的管理方式,是因为区域资源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和服务范围。而公共图书馆建设总分馆是利用区域内总馆专属的位置,根据地区的服务范围半径之内以及人口服务的特征,设立数量不同的总分为,能够让区域内的读者群体享受多样化服务。其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服务便捷、分工明确、快速以及功能简单等。利用系统化的统一编制、统一调配以及统一采购,在具备充足使用资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实现分馆和总馆协同发展,从根源上处理基层采购书缺少经费以及管理效益比较低的问题[1]。

二、区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问题

1.不够重视文化工作

部分领导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缺少一定的执行力,没有注重公共图书馆建设总分馆工作。这样就容易导致已经建立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被侵占、闲置以及挪用的情况,无法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2.城市书房有待完善

城市书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主节约、二十四小时开放以及无人值守。河南郾城区图书馆的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在后期往往会忽略管理工作,发生例如带入零食、随便使用充电器、摆放图书随意以及用户占座等问题,这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有效健全后期维护管理工作[2]。

3.责任主体作用不充分

根据调查研究了解到,河南省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都无法开展建设总分馆工作,其根本因素,主要是因为缺少清晰的责任主体,从而导致无法开展相关工作。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和地方政府进行互相协调,充分明确责任主体,并且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引导作用。

4.总分馆之间的关系复杂

平桥方式的经验能够归纳成总管管理和统一建设,但是总馆无法进行管理乡镇文化站和乡镇分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5.缺乏相应政策支持

河南郾城区图书馆建设总分馆工作具有缺少投入、设施配套不健全、共享资源网络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不仅如此,河南省地区缺乏评估公共图书馆绩效制度,没有定制科学合理的第三方管理评估方式。河南郾城区图书馆由于缺少相对应的政策支撑,没办法让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总分馆服务效能的评估。

三、区域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措施

1.改进总分馆建设和管理制度

总分馆建设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建设主体的问题。我国当前根据行政区划分等级设置和管理图书馆体系形成了多级别管理图书馆和图书馆多个建设主体,这也成了单元管理统一和建设主体统一的总分馆障碍。所以,需要转变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管理与建设的制度,进一步实现建设主体上移,让具有一定级别的政府担任建设公共图书馆的担子。要把创建全区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定为大城市区政府;要把创建整个城区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定为中等城市市政府;要把创建全县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定为县政府[3]。

2.制定科学的总分馆运行制度

统一化地进行管理总分馆系统的费用,统一化地进行资源管理,统一化地进行人员管理,统一化地制定服务模式标准。在区分总馆和分馆性能的过程中,总馆处在区域图书馆发展的中心地位和核心位置,在网络咨询、培训人员、规范服务以及采访编目等各个方面承担了引导作用和主导作用,各个分馆是服务终端,会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并且担任读者服务的工作。总馆具备管理业务权,统一化的进行建设业务和制定服务标准,统一负责购买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统一进行编目和配送。在区域共享服务网络资源的前提下,掌控购买使用文献经费的权力,是由建设总馆文献资源的工作人员按照区域文献资源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图书。在加工和编目文献过程中,总馆公共图书馆需要建设加工文献资源中心和编目中心,并且在总馆统一进行图书加工和图书编目,随后分别配送到各个分馆,各个分馆主要需要进行接收图书。除了文献资源以为,活动和展览都可以和总馆进行共享。在读者服务方面,总馆需要制动统一读者服务标准以及读者服务规范,使用统一读者服务系统,读者所具有的读者卡能够共享总分馆系统当中的全部文献资源,和在图书馆相同,分馆缺少文献可以利用物流调配。在管理工作人员方面,总馆具备人事行政权力。统一由总馆进行招聘和分配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在总分馆里自由调配。总分馆的整体工作人员需要实施岗位聘任制度,总馆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合同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

3.健全总分馆的经费保障制度

建设总分馆体系的经济费用,主要是由建设主体地方政府所承受,而政府在管辖区域范围之内利用征收税收保障经济费用的来源,并且利用法律方式确定。与此同时,上级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也会投入相对应的比重。按照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际情况,如果建设总分馆的主体是大城市市政府的话,那么市政府就会承担经济费用;而创建全区公共图书馆的主体是市区政府电话,那么区政府就要承担经济费用,而市政府的财政将会进行补充;当建设公共图书馆的主体是中等城市,那么市政府就要承担经济费用,而省级政府财政将会进行补充;当建设公共图书馆主体是县级政府的时候,那么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县政府的税收,市政府和省政府财政将会进行补充。倘若经济比较贫困,例如,西部不发达城市,就可以由中央政府拨款专业资金,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不仅如此,利用法律方式进行规定各个政府的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支出,除此之外,需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加,收集个人捐款和民间资金[4]。

4.改变思想观念重视分馆建设

总分馆是被图书馆行业当中认为是实行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主要选择。而河南郾城区图书馆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政府虽然也推行了建设总分馆工作,但是成效并不好。公共图书馆建设总分馆工作依然处在初始阶段,虽然有关政府部门也不断扩大宣传力度,给予一定的重视,但是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大部分都是二十四小时自助图书馆、社区投递服务以及自助取书点等,都不是真正的总分馆。而这一方面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河南郾城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总分馆工作。因此,河南郾城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改变思维模式,在建立服务社会群众的总分馆前提下创建主题分馆。建设主题分馆具有快、短、平的特征,公共图书馆可以离开自身的优势,建设科学合理的主题分馆,并且不断凸显出主题图书馆的价值,并且创建自身服务品牌,最大程度上提高社会知名度。

5.创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

对于直属分馆管理方式的优势,在建设管理公共图书馆的过程中,可以把管理主体作为区域行政机构,根据不同级别的图书馆进行集中建设,建立以中心管为指导,各个级别不同类型的公共图书馆为辅助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网络。在这个建设方式下,独立运行分馆,主要以签发协议的模式,扩大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的服务范围。而公共图书馆管理方式又结合业务指导管理方式和直属管理方式,在新型分馆管理方式当中,总馆占据主要地位,可以为下属图书馆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指导。在实际运行中,总馆主要具备监管权力、评估权力、规划权力以及组织权力。当中规划权力主要是针对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关公共图书馆以及分馆发展进行分析,进行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编制分馆建设方案;评估权力就是进行评估已经列入建设计划当中的图书馆分馆建设的可行性,并且用评估报告的模式,提供给后期建设分馆一定的指导;组织权力主要是对于满足条件的分馆区域,建设分馆的位置、基础设施设备、藏书管理以及培训人员等工作进行规划;监督权力主要是对于已经运行的分馆,协同总馆和分馆,能够为区域内人民群众文献要求提供依据。而各级下属分馆处在从属地位,需要和总馆进行签订协议,总馆为领导。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分馆可以按照总馆使用的不定期检查或者定期检查要求,按照相关协议进行整改工作。与此同时,按照总馆提供的业务资源、培训资源、技术资源以及文献资源,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按照系统服务特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交通状况和地理位置,建立创新服务方式。分管不但需要参加总馆的人力资源培训活动和业务指导活动,还需要按照自身实际工作需求,提出工作申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服务效益[5]。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图书馆迈进大众化的必然途径,是和我国目前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低成本高效率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式。加强总分馆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全民阅读。

猜你喜欢

总馆分馆总分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国图部分服务项目调整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