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模式下《虚拟现实技术导论》课程教学研究
2021-03-27封磊
封磊
(金陵科技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经济、技术的变化发展萌生出新的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1-3],打破了人们传统受限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及途径,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及个性化学习需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行业的迅速发展,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4-5]。高校教学课程活动可以与碎片化学习模式相结合,利用碎化学习模式的优点,形成以碎片式学习为辅、课堂教学为主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深入了解碎片化学习模式定义特征,充分利用其优势,辅助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1 碎片化学习概述
碎片化学习是指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学习者借助网络,利用智能设备学习“碎片化”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学习时间和空间的任意化。只要网络服务得到保障,学习者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获取知识。第二,学习工具的多样化,学习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工具,在QQ、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学习活动。第三,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为了方便学习者进行碎片化学习,设计开发人员需要将完整知识分解成若干小的、易于快速传播的小知识点,学习者可以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内容。
碎片化学习虽然给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多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更灵活的学习时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学习者通过这种快节奏的学习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浅显的概念上,无法从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大大削弱了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网络上的碎片化知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冗余、干扰、错误信息也是无处不在,对学习者的帮助也是因人而异、大小不一。因此,我们需要整合优秀课程资源,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将碎片化学习模式融入实际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超星学习通简介
超星学习通[6]是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的课程学习、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的专业在线教育学习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轻松获取大量学习资料,自助完成图书馆借阅、电子资源搜索下载、学习课程等功能,目前该平台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线上教学中。
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是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创建课程,可以向学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主题讨论等,实现实时互动交流,并且可以推送学习视频、随堂练习、课件、超链接等丰富的信息。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超新学习通搜索感兴趣的碎片化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满足个性化知识的需求。
3 《虚拟现实奇数导论》课程教学设计
3.1 课程资源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导论》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学习虚拟现实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课程涉及5个章节理论知识和3个应用软件实践操作。理论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还涉及当前热门应用软件的复杂操作。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结合碎片化学习的设计要求,将教学内容分解成无数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碎片化的知识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提升学习者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然后按照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根据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联起来。知识点既可以与相邻的前后章节内容结合,也可以与逻辑上关联的知识联系,让学习者开展系统的学习。
碎片化知识资源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需要对“虚拟现实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设计时遵循一个原则:从实际应用出发,根据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分解出具有学习价值和指导实际操作的知识点,构建体系化的碎片化学习框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对单个碎片化知识点进行设计,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2 课程教学设计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将教学内容相关的碎片化知识以文字、图片、短视频或等形式发布到平台,让学生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熟悉,同时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如重难点记录、文献查找、案例收集、翻转课堂等,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2)课堂教学。在集中授课时,可以让让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强化学习,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翻转课堂,以PPT等展示形式汇报自学的成果,整理好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剖析讲解,并且引导学生将碎化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达到对知识整体系统化地理解。在实验课时,将复杂实验按照分项操作进行分解,利用超星平台提前让学生练习熟悉分项操作,降低整体实验的难度,然后按照步骤流程整体操作,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后强化。教师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课后将章节中的重难点推送给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学生将作业、分项操作视频、实验等材料通过学习通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还可布置拓展学习任务,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动态及行业最新动态。
碎片化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借助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可以让它们更好地结合推广,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前、课中、课后有效地结合碎片化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化零为整,深刻掌握知识,并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教师可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授课建议, 不断调整授课方式,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效性。
4 结语
碎片化学习是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非正式学习方式。虽然它给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多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更灵活的学习时间,但是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浅显的概念上,无法从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将碎片化学习模式融入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借助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可以让它们更好地结合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课时短、任务重、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等缺陷,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能充分发挥碎片化学习模式的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