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训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1-03-27何求文益江邹凤鹏谭桂煌陈双双
何求,文益江,邹凤鹏,谭桂煌,陈双双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益阳)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对护生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护生在校期间对实训课程的掌握及综合运用程度,将直接影响其毕业后对岗位工作的适应性和胜任程度。因此,改进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势在必行。而在传统教学当中,对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教师演示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模式,此种教学模式能使护生较好地掌握简单的单项护理技能,但对于有创性和较复杂的操作如鼻饲、导尿术、静脉输液、PICC等操作学生动手机会较少,且因使用的模型无法给出反应,因而真实性、互动性较低,无法较好地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1]。对此,可以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模拟触觉、听觉、视觉等各种感觉,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环境,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2]。基于此,本文选取我校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80例,研究虚拟仿真实训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女学生32例,男学生8例,年龄在18-20岁,平均年龄为(19.42±2.75)岁;观察组中女学生33例,男学生7例,年龄在19-20岁,平均年龄为(19.58±2.71)岁。两组学生比较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为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的护理专业学生,均为初次学习基础护理学课程,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其他专业的学生,再次学习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学生、未参加基础护理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二)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授相关理论和操作程序后演示操作项目-实验员根据学习内容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和器材-护生分组模仿练习-教师指导评价。观察组:观察组学生采用虚拟仿真实训+实操的教学模式:引进由医学院校和科技公司共同研发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设置虚拟仿真训练任务,供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使用。系统提供临床案例及虚拟仿真护理工作情境,对操作设备、任务、场景、建筑等,通过动画手段展示。训练时使用鼠标点击拖拽的方式,对真实操作中手持物品移动进行模拟,完成相应的护理操作。训练过程采用初级、中级、高级进阶方式进行。初级内容为单项基础护理操作,学生在教师讲授相关理论、操作程序和演示操作项目后,进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进行各单项操作的训练,各单项操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分数达到80分以上后,开始实操,实操达标后进入中级任务的训练;中级内容为多项护理复合操作,每组2-3项,各复合操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成绩达80分以上后,进入高级任务的训练;高级为病例演练,每个病例包括4-5项基础护理操作,高级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成绩达80分以上后,进入综合实训,如模拟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模拟危重患者的抢救。从初级开始,每项操作训练按要求达标后,才可进入更高级的任务,不能越级练习。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3个等级的界面,选择进入自己的等级后,呈现相应的护理操作任务,可以回放操作流程,进行模拟训练,完成后自动显示分数。学生按照要求依次完成各个等级的训练内容。教师进入后台系统,观看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结果,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对教学过程及结果以及总体满意度情况的评价。期末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学习效果越好。学生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中,选取指标包括激发兴趣、辅助学习、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尽快适应临床、提高操作熟练度、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总体满意度情况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评价,将总分设置为100分,根据不同分数,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处理,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的形式,代表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用t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两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的对比
在期末考核中,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为(90.64±2.26)分、实践成绩为(93.26±3.6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1.34±2.15)分、(82.59±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对比(±s)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分) 实践成绩(分)观察组 40 90.64±2.26 93.26±3.67对照组 40 81.34±2.15 82.59±3.13 t 19.751 15.377 P 0.000 0.000
(二)两组学生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情况对比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中,激发兴趣85.00%、辅助学习87.50%、提高沟通能力90.00%、提高动手能力92.50%、尽快进入临床85.00%、提高操作熟练度82.50%、提高临床思维能力85.00%、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90.00%,分别高于对照组学生的62.50%、65.00%、67.50%、72.50%、60.00%、57.50%、60.00%、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情况对比[n(%)]
(三)两组学生总体满意度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学生满意度情况的对比[n(%)]
三 讨论
基础护理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吸收,形成自身的能力素质。而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虽然也开展了较多的实践训练,但是在方法上有所欠缺[3]。如采取教师演示示范,学生利用模型操作练习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且传统教学中使用的模型比较简单,不能针对学生的操作给出相应的反应和反馈,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兴趣较低,对自己的操作效果也不能准确评估[4]。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更为真实的训练模型,能够对学生的操作给出相应的反馈,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也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素质都有积极的作用[5]。
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激发,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挑战欲望,在不断刷新成绩、提高评分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反复巩固,能更好地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6]。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真实的医院场景,让学生提前进入和适应护士的身份,将自己作为专业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训练,操作技能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也有积极的作用[7]。由于基础护理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涉及多学科知识,因此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反复练习巩固,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和各项操作技能。在学生完成各项操作训练内容之后,系统能够及时给出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在后续训练中能够更有针对性,不断补足自身短板,全面提升综合护理能力[8]。在虚拟仿真实训中,通过对真实的场景和病例进行模拟,让学生调用自己所学知识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之后确定具体的护理方案,能够促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积极思考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提高进入临床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能在未来更好地适应护理临床实际情况[9]。
综上所述,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当中,运用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得到提高,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提升均有良好效果,学生对该教学方法评价和满意度都比较高,总体应用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