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静致远,福地九嶷

2021-03-27图片提供宁远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编撰阿夏

厦门航空 2021年4期
关键词:九嶷山宁远舜帝

图片提供_宁远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 编撰_阿夏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湖南·宁远·九嶷山

一座山的俊采星驰

说起中国名字最好听的区县,宁远似乎必须榜上有名。

这座位于湖南南部永州境内的小城,县治始于秦汉,绵延二千二百多年。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定名宁远,寓意武定功成,远方安宁。但或许,“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可能更符合它的韵味。

宁远之于永州,或者之于湖南,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它是潇湘之源,控荆湘而引粤桂,襟四水而带三山;它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文脉浩荡;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幸福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古老与现代竞相绽放。

作为舜帝文化的发源地,这片热土集历史底蕴与生态文明于一体,它的多彩与神奇,需要你亲自抵达,然后慢慢探寻。行走宁远,如果说有一个地方不能错过,那就是舜帝的长眠之地九嶷山。

因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溶洞和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九嶷山位列湖南新“潇湘八景”之一。拥有“华夏第一陵”之称的舜帝陵就藏于此地。《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海经》里也提到,“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这里的苍梧山就是九嶷山。还有传说,舜帝崩逝后,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泪洒青竹而成斑竹。也因如此,九嶷山自古就吸引了大批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登临,寻宗访古,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徐霞客等历代文人骚客,都曾在九嶷山下留下大量诗句。

前有屈原“济沅湘余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后有太史公“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窥九疑、浮于沅湘”;到东汉蔡邕登九疑而留下《九疑山铭》;至唐代,杜甫吟唱“苍梧恨不尽,染泪在竹筠”;至北宋,寇准于此慨叹“观止矣”;到了明朝,以“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而刻意远游的徐霞客,纵使穿越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也要到达九嶷山,并在《楚游日记》中留下诸多记载……

历史上,九嶷山迎来送往,令无数文人流连。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拥有悠远九嶷文化、独特民俗风情以及幽险奇绝山水的九嶷山也在走出中国,拥抱世界。

TIPS 九嶷胜景

三分石

又名三峰石,离舜庙约25 公里,为九嶷第二高峰。那里三峰耸立,高插云天。山峰岩缝间,有清泉脉脉下泻,如瀑布垂练。峰顶常有浮云缭绕,平常难见其真面目,只有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之时,才向人们展现其雄姿。

舜帝庙

位于舜源峰脚下,与娥皇峰对峙。庙前照壁上的“九嶷山”三个大字,为玉琯岩石刻的拓片。每年清明节前后,前往舜帝庙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TIPS 九嶷胜景

紫霞岩

又名重华岩,是一个山间溶洞,入内可见大量奇石怪岩。溶洞里许多场景都与九嶷山景区故事相关联,九嶷山景区充分利用了这些点,在溶洞中播放水幕电影,让人重温舜帝斩杀孽龙的远古神话。

宁远文庙

位于宁远县城。是祭祀孔子的庙堂,也是古代社会官办的学堂,世称“北有曲阜孔庙,南有宁远文庙”。这里的石雕艺术,囊括圆雕、深浅浮雕、镂空、阴刻等工艺手法,犹如一座石雕艺术博物馆。

下灌村田园牧歌

十里画廊

一条溪的泽被千年

在前往九嶷山的途中,可以看到,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下灌村。村子南高北低,其形状如一艘大船行驶在山水间。村口,挂着“江南第一村”的路牌,引人注目。

与湘南古村常见的依山傍水布局不同,下灌村傍水而不靠山,村子四周却翠峰环绕。东有蓝山,南有朱明峰,西有西岭山,北有大板砠。东江、泠江、沐水,或环村而绕,或穿村而过,形成四山三河护村庄的格局。数条水流在此合流,灌而成溪,故取村名为灌溪,后更名为下灌,取众溪往下注灌之意。

下灌村不容小觑,在科举时代,这里出了两位状元和20 多名进士,唐代湖广首位状元李郃,在这里发明了叶子戏,也就是麻将的前身。

村里现在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站在村头眺望,由远及近,农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绿色田野上村民辛勤劳作,河道两旁杨柳依依,绿树掩映,一幅自然天成的画卷。

下灌村是九嶷山“十里画廊”“灌溪仙境”景区所在。从下灌村沿溪而上,有一条5公里长的峡谷,两岸山峦起伏,与河水相映成趣。灌水涵清、文塔耸翠、松林暮烟、榜山喜雨、东山玉笋、西岭云屏、虹桥映日、凤尾翻风等灌溪八景点缀其中,徐霞客游历此地时,爱其景美,亦曾感叹:“游九嶷而不经此,几失其真形矣。”

猜你喜欢

九嶷山宁远舜帝
中秋夜思
九嶷山
九嶷山新发现一片斑竹林
湖南宁远: 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祁梦鱼
天下为家
九嶷山的猴子
五帝本纪之舜帝传奇
宁远县:加快发展九嶷山兔产业
宁远的青春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