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登杆新型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研究
2021-03-27赵彪陈增平施洋青李宝元董雪松杨俊宏杨银丹
赵彪 陈增平 施洋青 李宝元 董雪松 杨俊宏 杨银丹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的增加,电网工作的频率以及强度也大幅增加,使得电网安全操作成为电力行业重重之重的问题。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便携式防坠装置起到重要的安全防护作用。本文将对一种新型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进行介绍。
关键词:电网;配电线路;便携式;防坠
引言
本文要介绍的是一种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该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包括导轨、滑块夹、安全绳扣和安全带;所述导轨的顶端一侧设有抱杆夹具;所述抱杆夹具采用多连杆结构,其受向下拉力时闭锁,受向上推力时开锁;所述滑块夹能够滑动的设于导轨上;所述安全绳扣的一端与滑块夹锁扣连接,其另一端与安全带锁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便携、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可大大降低登高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电杆全程防坠;巧妙的利用抱杆夹具通过重力实现任意位置锁杆,能有效避开杆上障碍物,实现全程保护,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1.新型防坠导轨技术背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线路登杆安全工器具,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
在配电网检修施工中,登杆过程中失去安全带保护作为A类违章严肃处理。目前配网登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杆,一种是铁塔,而且配网铁塔一般配备有登高脚钉和防坠导轨,所以攀登铁塔高坠风险不大。而电杆登杆,除了围杆带,基本没有高坠保护,工作效率极低,还容易引起登杆人员疲劳,增加登高风险。发生事故将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给企业和家庭带来严重后果。
2.新型防坠导轨技术方案
新型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该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包括导轨、滑块夹、安全绳扣和安全带;所述导轨的顶端一侧设有抱杆夹具;所述抱杆夹具采用多连杆结构,其受向下拉力时闭锁,受向上推力时开锁;所述滑块夹能够滑动的设于导轨上;所述安全绳扣的一端与滑块夹锁扣连接,其另一端与安全带锁扣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轨的底部一侧还设有抵接缓冲块。
进一步,所述抱杆夹具包括弧形连接板、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第四连动杆和弧形锁杆;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一端通过三角连接块与导轨连接,其另一端呈U形,U形开口的一侧为长边,另一侧为短边;所述第一连动杆和第三连动杆位于弧形连接板的下方,且均与弧形连接板U形开口的长边铰接;所述第二连动杆和弧形锁杆位于第一连动杆和第三连动杆的下方,第二连动杆的一端与第一连动杆的端头处铰接,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动杆的一端铰接,弧形锁杆与第三连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动杆位于第二连动杆和弧形锁杆的下方,其一端与第二连动杆铰接,其另一端与弧形锁杆的端头处铰接。
进一步,所述弧形锁杆和弧形连接板的内侧还设有防滑胶垫。
进一步,所述导轨内部中空,其内部的顶端还安装有近电报警器。
3.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该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包括导轨1、滑块夹2、安全绳扣3和安全带4。
具体的,所述导轨1长度为两米,长短可视现场实际情况可进行变更,导轨1材料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作,重量较轻强度较高;所述导轨1的顶端一侧设有抱杆夹具5;所述抱杆夹具5采用多连杆结构,抱杆夹具5受向下拉力时闭锁,受向上推力时开锁;所述滑块夹2能够滑动的设于导轨1上;所述安全绳扣3的一端与滑块夹2锁扣连接,其另一端与安全带4锁扣连接。
使用时,登杆人员首先穿戴安全带4,然后手持导轨1,由于此时抱杆夹具5受自身重力影响,导轨1顶端形成支点作用使抱杆夹具5处于开锁状态;将导轨1靠近杆塔后松开导轨1;此时导轨1自身重力影响,对抱杆夹具5形成向下拉力,抱杆夹具5闭锁抱紧杆塔。然后登杆人员穿戴脚扣,并通过安全绳扣3将安全带4与滑块夹2连接,即可进行登杆。登杆过程中将导轨1向上托举,寻找合适的锁杆位置后,再次放开导轨1,抱杆夹具5进行锁杆。当登杆人员发生失重时,滑块夹2滑动至导轨1的下端后即停止下滑,登杆人员受安全绳扣3限制停止下坠,进而避免高坠风险。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导轨1相对于杆塔产生晃动,所述导轨1的底部一侧还设有抵接缓冲块6。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给出了抱杆夹具5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抱杆夹具5包括弧形连接板7、第一连动杆8、第二连动杆9、第三连动杆10、第四连动杆11和弧形锁杆12。
具体的,所述弧形连接板7的一端通过三角连接块13與导轨1连接,其另一端呈U形,U形开口的一侧为长边,另一侧为短边;所述第一连动杆8和第三连动杆10位于弧形连接板7的下方,且均与弧形连接板7U形开口的长边铰接;所述第二连动杆9和弧形锁杆12位于第一连动杆8和第三连动杆10的下方,第二连动杆9的一端与第一连动杆8的端头处铰接,第二连动杆9的另一端与第三连动杆10的一端铰接,弧形锁杆12与第三连动杆1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动杆11位于第二连动杆9和弧形锁杆12的下方,其一端与第二连动杆9铰接,其另一端与弧形锁杆12的端头处铰接。
由于弧形连接板7通过三角连接块13与导轨1连接,因此抱杆夹具5相对于导轨1能够形成一定角度的摆动幅度;当抱杆夹具5向下倾斜时,所述第一连动杆8以其和弧形连接板7的铰接点为轴,第一连动杆8的一端向弧形连接板7的U形开口内摆动;第一连动杆8向弧形连接板7的U形开口内摆动的同时,第一连动杆8以其和弧形连接板7的铰接点为轴,第一连动杆8的另一端带动第二连动杆9的一端进行摆动;第二连动杆9的一端进行摆动的同时,第二连动杆9以其和第四连动杆11的铰接点为轴,第二连动杆9的另一端带动第三连动杆10摆动;第三连动杆10的一端进行摆动的同时,第三连动杆10以其和弧形连接板7的铰接点为轴,第三连动杆10的另一端带动弧形锁杆12摆动;由于弧形锁杆12的一端与第四连动杆11铰接,因此弧形锁杆12的另一端向远离弧形连接板7U形开口一侧摆动,与弧形连接板7的U形开口短边形成开锁,使得杆塔能够进入抱杆夹具5。
杆塔能够进入抱杆夹具5并松开导轨1后,当抱杆夹具5受导轨1拉力影响向上倾斜;此时所述第一连动杆8以其和弧形连接板7的铰接点为轴,第一连动杆8的一端向弧形连接板7与导轨1连接端摆动;第一连动杆8向弧向弧形连接板7与导轨1连接端摆动的同时,第一连动杆8以其和弧形连接板7的铰接点为轴,第一连动杆8的另一端带动第二连动杆9的一端进行摆动;第二连动杆9的一端进行摆动的同时,第二连动杆9以其和第四连动杆11的铰接点为轴,第二连动杆9的另一端带动第三连动杆10摆动;第三连动杆10的一端进行摆动的同时,第三连动杆10以其和弧形连接板7的铰接点为轴,第三连动杆10的另一端带动弧形锁杆12摆动;由于弧形锁杆12的一端与第四连动杆11铰接,因此弧形锁杆12的另一端向弧形连接板7U形开口一侧摆动,与弧形连接板7的U形开口短边形成闭锁,防止杆塔脱离抱杆夹具5。
需要说明的时,形成闭锁过程中,弧形锁杆12的另一端会受到杆塔的反向作用力使第一连动杆8摆动,当第一连动杆8摆动与杆塔抵接后,弧形锁杆12的另一端与弧形连接板7U形开口短边之间的开距仍不满足杆塔移出离抱杆夹具5,只有在抱杆夹具5整体向下倾斜时,弧形锁杆12的另一端与弧形连接板7U形开口短边之间的开距才能满足杆塔移出离抱杆夹具5。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弧形锁杆12和弧形连接板7与杆塔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弧形锁杆12和弧形连接板7的内侧还设有防滑胶垫1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轨1内部中空,导轨1内部的顶端还安装有近电报警器。其中,近电报警器属于现有产品,可通过市购获得,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将导轨1设置为中空,能够进一步减轻导轨1重量,减轻托举导轨1的劳动强度。通过增设近电报警器,使得导轨1上举接近带电体时,能够进行报警,保证登杆人员的安全性。
4.结论
该便携式锁杆防坠导轨能实现电杆全程防坠,改进常规导轨的杆头固定机构,巧妙的利用抱杆夹具通过重力实现任意位置锁杆,能有效避开杆上障碍物,18米杆塔只需4米导轨3-4次锁杆操作即可完成全程保护,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可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