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021-03-27张文娟陈峰张伟刘晶陈文芳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具体措施质量控制

张文娟 陈峰 张伟 刘晶 陈文芳

摘要: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反复收集样本,并对化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水质研究结果可能会出现有误差的数据,因此,要保证水质分析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研究人员严格监管质量控制工作,保障水质分析化验的质量与水平,尽全力维护人类的用水安全。在水质分析化验中,要充分考虑人为、设施等各个要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质量控制目的的达成,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基于此,对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分析化验;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引言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水质质量直接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水质环境中存在多种化学物质,通过对水质进行化学分析及检验,可以归纳水质质量及化验结果影响因素。而在水质环境检测过程中,诸多因素对检测结果会产生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水环境治理。

1水质检测的控制意义

水质检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防治水污染的产生,并且在根据现阶段对于该区域内水质的質量分析,可以有效保证通过措施的应用,提升该区域内水环境的整体协调性。因此,也可以说,通过水质检测就能够保证该区域内水质的有效提高,并且它也是保证我国整体生态环境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前阶段,为了保证水质检测的最终数据能够实现应用的可行性,就需要建立起全面的监督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够保证有效控制检验的最终质量。同时,由于在水环境当中,其包含了生物环境以及微生物环境,因此也可以说,对水质检测的手段应用,也是实现对于水质内部生存环境的有效探究。

2水质分析化验指标

水质分析化验的指标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生物指标。由于水里的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在水质分析化验中要将生物指标单独列出,目前采取的最好的化验方法是在特定培养基中培育定量的样品,再通过观察菌落来判断水质污染程度;②有毒有害物指标。水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氯化物、氮化物、氧化物、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要依据有毒有害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运用特定的分析化验方法得出最低浓度和标准限值指标;③感官指标。水质中的污染物可能会造成水体颜色或味道等的变化,根据相关的分析化验方法,检验出污染物的具体成分。这种化验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出样品变化的情况,属于一种非定量的检验方法,能够有效弥补检验设备的缺陷和不足。

3水质化验质量影响因素

3.1人为因素

在水质检测中,工作人员的操作细节和专业水平对最终结果有直接影响。一些检查员在水质检测中不戴专业手套,因此很容易将手中的细粉、油渍和皮层落到样品试剂玻璃中,从而影响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导致水质数据的偏差。因此,水质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认真负责地对待水质检测。

3.2管理要素

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设计方案,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管理质量控制流程,加强对技术人员操作过程的监督力度。由于部分技术人员缺乏责任感,经常不按要求检验操作流程,使得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落不到实处,更甚者他们让一些非专业技术人员也参与到了管理工作中。还有一部分技术人员虽然对化验流程进行了管理,但却没有切实开展监管工作,不利于水质分析化验的科学管理。

3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提高水质化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水质检测的主要参与者,水质检测驱动程序的综合质量直接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水质检测驱动程序的综合质量有助于确保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控制水质检测的质量。水质检测的综合质量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包括专业质量。水质检测时,经营者在水质检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检查工作,而不是简化检测过程,从而导致检测操作失误增加,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提高水质检测的综合质量不是流行语,而是应该转化为具体措施。必须实行严格的评估和监测制度,进一步规范水质检测经营者的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应做好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帮助考官提高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2二次检验法

在实验检查中,实验者不会一次完全测试样品,而是相应地保留一些样品。初步实验检测结果出来后,鉴于实验结果中存在异常现象,将样品用于二次检测,以便在水质检测完成后与先前的实验组进行比较,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重新审查之前,测试人员应确定同一样品的代码,并根据代码有效地管理这些代码,以便在第二次测试过程中可以检查两个样品的代码,避免实验样品中出现错误。同时,第二次检查的最终目标是比较检查结果,以防止结果偏差,或者利用偏差找出差异的原因,实现水质的有效管理。此外,在第二次检查中,重要的是要确保第二次检查之间的间隔时间不会过长,因为样品保留过程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且在一段时间后,由于实验室内部环境的影响,水样可能会发生变化。

3.3水质样品的检测

水质样品的检测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水质分析化验时,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来监督水质分析化验的过程,还需确保其是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完成实验的。在水质分析化验过程中,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即时记录和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率,水质样品的检测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非常关键,因此必须对此加以重视,要在准备工作时提前预测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实验进行中一旦真正出现问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水质的检测,此外,要有效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必须做到控制污染源,达到水质标准要求。

3.4水环境检测质量事前控制环节

(1)检查水环境检测资源配置情况,此类资源主要涉及了标准试剂,试液,检测仪器设备等,相关设备及试剂试液应保持性能参数的完好,避免对后续检测质量效果造成影响。应在水环境检测前检查资源配置情况,确保检测及实验条件符合规范要求。例如,事前检测前应对水环境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规格、数量、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达标。而在水环境检测所用标准试液上,应对标准试液配制质量进行检验,同时对化学试剂有效期加以检查明确。(2)确认水环境检测方法的合理性。水环境检测方法直接影响了检测结果精度。在水环境检测方法科学性及合理性的确认上,应确保检测方法符合国家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对水环境检测所依据的文件标准进行检查,文件应处于最新标准。(3)配置足够的用于水质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例如,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自动采样器、流量计、环境水质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测定仪等。

3.5控制试验环境的稳定性

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对测试环境、仪器等因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检验前应明确水质检验标准,并对实验室条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水质检验的要求。数据分析时应检查试验标准,然后应根据这种处理方法分析样品。做好标准曲线,确定适当的范围,定期检查稳定性,发现问题时及时作出反应。对于偏差,我们应做好消除它们的工作,努力改善水质检测环境,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结束语

概括地说,为了保证饮水安全和用水安全,有必要通过水质分析方法保证水质。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有效选择检验方法,确保缺陷因素的发生得到控制,确保我国水质应用标准能够符合标准的具体客户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琳,马荣生,王嗣淳.试析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办法[J].质量与市场,2020(08):25-27.

[2]杨彬.水质分析化验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9(03):42-43.

[3]方湘瑜,章芳芳.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运用[J].化工管理,2019(14):44.

[4]曹佳宁,高富海.水质分析化验中的质量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0):200.

[5]杨芳.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261.

猜你喜欢

具体措施质量控制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国家粮食局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具体措施分析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麻江县渠道防渗改造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