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1-03-27叶伟
叶伟
摘要: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初步形成机电一体化产业结构。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适的技术方案,切实发挥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应用及发展
引言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及微电子、计算机等多种技术而实现的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进行实践运用,不仅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同时也能确保当下社会中机械工程对技术的要求得以充分满足。但是,受多种影响因素阻碍,在工程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时,面临的要求往往较高,所以,研究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
1机电一体化
在工程机械的发展进程中,机电一体化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工程机械的操作,培养出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操控,提高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运营模式的转型。提高了企业的工程机械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不断优化和改革工程机械的系统体系,融入最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2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机电一体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带动了技术的革新。对于机械生产而言,对内燃机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因此合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有利于我国的大规模生产。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内燃机的应用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劳作,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内燃机制造过程中,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改善了机械生产环境,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可以选择更好的生产技术,提升制造的精度,提升机械生产标准,加快机械化生产进程。就内燃机生产而言,由于人们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内燃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传统的机械企业制造,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具体包括对各类零件的加工以及设备框架的制作和组装工作。这些工作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为企业的制造工作增加了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简化生产流程,还能进一步满足机械生产的需求,推动内燃机加工技术创新。
3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
3.1作业精度控制中应用
控制工程机械生产制造质量时,要为精度控制提供保障,一旦制造零件或产品精度与要求不符,必然会给设备整体运行效果造成直接影响,而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及电子电工技术等的利用,能促进工程机械制造精度大幅度提升,如建筑生产环节,混凝土原料搅拌时,以往称重方式通常都需要以剂量工具为依托,此时人为及外部等因素极易影響计量效果,最终会出现计量误差;而在应用机电一体化的情况下,通过电子称量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控制精度,使称重环节人为等因素导致的误差得到有效避免。
3.2在机械工程监控中的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很容易出现故障的,为了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就需要保证机械可以进行自行检测,而高效率的监测便于机械工程可以快速的得到处理。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工程中可以实现这一点。具体来说,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将电子监控等技术融合到机械工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掌握其动态。从而及时发现故障,并对其进行判断,科学的进行处理。不仅如此,还可以对故障进行预警,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发展故障源。例如,在故障发生后,系统则会自动的发出警告,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促使设备可以正常运转。通过机械工程监控还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其智能化的监控可以减少人为监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想要完成上述,还需要技术人员熟悉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内部结构,例如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液压系统等,使技术人员实时掌握动态变化,并在故障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并准确的找出故障位置,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3.3机械监控系统中应用
以往设计的机械监控系统,有一定缺陷问题存在,并且一些机械设备的监控装置设备及应用很难实现,或者是说监控系统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中,所以亟待提高监控系统全面性及精确性。应用机电一体化的背景下,可有效提高机械制造中的监控水平。在进一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通过传感及信号变换等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机融合,能为工作人员控制操作系统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能对电压系统进行全方位及动态化的实时监控,同时系统运行环节,通过自动报警装置的应用,能使故障问题得以技术发展,也利于故障检测精确度的保障,使设备安全应用的基础有效夯实。如在航空工程中,生产机械零件时,往往会高要求精准度,所以生产环节需在生产过程方面进行严格控制,为零件合格率提供保障,此时应用机电一体化可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严格把控,为每一道工序的稳定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加之借助机电一体化检测生产质量,可使得严重质量问题及严重影响有效避免。
4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4.1信息流自动化的应用
信息流自动化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机械生产制造的过程为系统,需要根据机械产品的市场需要、产品设计要求、工艺技术特点、企业组织生产、原材料的购置、成品的库存等信息进行集成,生产信息能够逐次、准确地传送到下一流程地址。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单元信息的功能,可以对机械产品的零部件生产组装进行标准化和统一化处理。借助这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内燃机生产周期过长和信息获取途径不畅造成的问题,打破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的限制,改善生产水平,扩大经济效益。
4.2智能化方向发展
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程机 械机电一体化技术必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结合国内外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利用 计算机数据信息技术进行工程机械的操作, 是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人工 进行控制计算机系统,有机器进行操作,极 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 在工程机械建设过程中更加的便利轻松,不 再向传统的劳动模式一样,改善了工作模式, 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利用效率 。国家大力提倡 对于工程机械领域的创新,通过机电一体化 的运用,可以提高工程机械领域的智能化水 平,朝着未来全自动领域发展。在工程机械 领域制定系统化的发展战略,提高计算机信 息数据应用水平,结合先进的加工制造技术, 总结出实践经验,发展出更加智能化的工程 机械体系,适用于未来不断进步的社会基础 设施的建设中。在工程机械建设中融合环保 理念,更加注重对资源的保护。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增强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水平, 扩大国际影响力。
结束语
上述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弥补传统机电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促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更加高效,例如应用到机械工程监控中、包装机械中、电子油门控制中、改造机床中,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得到发挥。不仅如此,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面也会逐步扩大,如朝着微型化、高效化、高性能化、智能化反向发展。使得机械工程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吴恩来.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106.
[2]郝源.机电一体化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探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4):40-41.
[3]王宝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深度应用[J].数码世界,2019(02):169.
[4]王国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