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探讨
2021-03-27蒋奇
蒋奇
摘要:在碳中和等绿色节能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城市建筑从设计到材料、施工都在不断地向绿色发展转变。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提高城市建设品质,满足城市发展规划需求和人们生活工作空间的需要,在生态环境布局及建筑节能设计上做好规划。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内涵,而围绕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在选择绿色建筑的设计方向时,需要明确设计理念中以人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较为具体,可以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休闲娱乐等辅助基础设施上。以此为基础工作人员需要对绿色建筑能源的应用形式以及应用办法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具体的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以及设计过程中的环境特点,确定绿色建筑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新能源的应用办法。无论是电能、煤气,还是与水源相关的能源,均应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的新能源应用需求,更应满足建筑业主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优化绿色建筑设计流程,并且可以促使绿色建筑的運行和管理过程更合理,实际的能源应用效果也会更具持续性。
1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原则
1.1坚持因地制宜
在开展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贯彻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依据建筑设计场所的实际地理条件,制定适宜的节能设计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低建筑成本。在设计工作开展前,首先要针对地理位置进行认真勘查,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址状况,以保证节能设计能够切实开展落实,发挥最大功效。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建筑的建设位置,尽量选择具有良好地理环境条件的区域,气候适宜的环境,不仅能够改善居住人群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度,而且也更利于开展节能设计,通过降低空调使用率达到减少电力消耗的效果。
1.2贯彻本土化设计与外部环境设计相结合
开展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本土化设计与外部环境设计相结合。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建筑习惯和人文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习俗等因素,以确保建筑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的审美需求。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活起居需求,还需要符合建筑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因此需要结合外部环境开展建筑设计布局。例如,设计人员通常将卧室这些需要阳光照射取暖的房间设计在建筑南侧,而将一些需要避免日光照射的房间设计在北侧方向。除此之外,在开展民用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也需要秉承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尽可能地节能环保,还需要综合考虑整体的美感。另外,在开展建筑物内部设计过程中,保证建筑的合理功能分布是重中之重,不能够本末倒置,各使用功能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节能设计。综上,设计人员在开展民用建筑设计时,需要秉承本土化与外部环境协调共存的原则,努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
1.3节约性
设计工作者在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节能省地”的原则进行凸显。设计人员要从规划阶段入手,对生产、生活、交通、绿化等各种用地的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节能技术的原理在于借助蓄热等多样化的方法来降低能耗量,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同时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更充分的利用,而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减少使用量。建筑设计工作者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在分析太阳运行规律及风的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太阳能及风能来降低建筑的耗能。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策略
2.1完成建筑物的整体布局设计
节能设计需要融入到整体的建筑设计中去,这样才可以实现整体的建筑节能设计布局。设计人员在进行民用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时,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的环境优势,比如在透风且光照充足的地方建设建筑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从而减少建筑内部的电能使用,达到节能的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认真勘查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清晰掌握当地的光照、通风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目标。除了可以通过自然资源开展节能设计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合理节省土地使用来达到节能的目标。例如,采取科学方式缩减建筑物间的距离可以起到节约土地使用面积的方式,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与此同时,在开展建筑物内部空间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面积,比如将机房、超市、储藏室等都布局在地下,这样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使用率。另外,居住用房可以考虑设计全开放式的客厅、厨房,这样在提升居住房屋的使用空间的同时,内部通风和采光效果也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采取并列式或平行式的物件布局方式,提升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
2.2合理使用水资源和冷暖资源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诸多资源里,水资源是十分关键的一项资源。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用针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节能设计,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将污水回收系统融入到建筑设计里,将生活污水、废水统一收集起来,采取污水净化措施,从而实现污水废水再利用。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考虑增加人工湿地的设计,将生活污水排放到人工湿地,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问题,也为城市增加了一片绿植,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设计人员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冷暖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
2.3倡导新能源设计应用,优化基础建筑设施
新能源元素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属于关键内容,但是在选用此类新能源元素时,设计人员也需要选用符合新时期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新能源内容,并且需要选用合适的新能源类型,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的成本预算要求。为此,设计人员需要从水利水电的方面思考新能源设计应用办法。电能作为建筑耗能中占比最高的能源,其能源应用成本也比较高,但是这种能源应用成本与实际的能源消耗形式其实关系不大,主要在于能源本身的应用形式。传统的电能应用过程为点对点类型的电能应用,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用电需求选择实际的用电时机和用电时间,中间不存在电能的预估和储能环节。为此,设计人员可在电能网络中加入电能控制单元,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电能消耗的预估以及电能的储能储备。其中,电能消耗的预估可以有效调节建筑物电能消耗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一些节日中,电能的消耗量较大,为了确保电能消耗的稳定性,设计人员可为控制单元编写电能控制程序,引导其自动化调节电能的用量和分布,精准调用和分配电能资源。从储能的角度分析,电能的存储不仅包括日常电能的节约,还包括太阳能的存储,换言之,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物中设计具有太阳能储能功能的基础设施,进而不仅可应用太阳能这类新能源,还可以优化建筑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和应用办法应符合新时期建筑设计的要求,这种要求可以为针对个体用户的个性化建筑设计要求,也可为地方标志性的建筑设计要求。但无论是哪种设计要求,均应满足绿色环保设计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绿色环保设计效果。另外,现代化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具有信息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建筑数据化的建筑结构模型,并对此种建筑模型的节能环保特点进行模拟分析,得出适合绿色施工的建筑建设条件。
参考文献
[1]俸远.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57.
[2]关英健,张蕾.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发展与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3):43-44.
[3]蔡振华.绿色建筑设计在超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筑,2021(1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