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1-03-27张杰
张杰
摘要: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于提升国企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带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提高国企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现状进行概述,并列举相关措施与方法,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教育培训
引言:党的十九大对于领导干部的素质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培训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于人员的素质与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加快企业制度的现代化,进一步巩固国有经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开展的。因此,需要重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现阶段,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仍旧存在对相关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未建立长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师资力量和培训资源不完善等问题,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国有企业整体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到许多国有企业对于培训教育工作其实是较为重视的,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培训工作开展的不够扎实,使得培训无论是效果还是效率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对于员工综合素质与企业软实力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长远且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关联不紧密,无法满足培训需求,对于相关工作并未起到积极作用;三是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无论是人数还是能力都无法满足相应需求,而长远规划方面也缺乏诸如培训大纲之类的内容。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教育培训开展措施
(一)提升重要性认知
在国有企业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对培训工作方面的组织,使得企业领导层能够对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具有更为充分的认知。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当作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能够为人才的选拔与干部的提拔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对该工作具备足够的重视程度,优化经营管理干部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用更强大的工作实力为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从而更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针对经营管理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将其纳入日常工作中,构建与目前企业发展相符的考核方法,将教育培训工作,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企业内部文化紧密结合,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得教育培训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二)强化约束激励体系
国有企业需要及时将内部培训工作进行总结与梳理,从而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提升,不断对具体工作进行学习与考察,通过对培训工作进行的组织与运作,结合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从而将短期培训与每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及个人学历教育相结合,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此外,在培训工作中,还要将内部培训工作与经营管理类人员的评优相结合,还要结合干部的选拔与任用,对培训教育进行创新,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将其在平时的实践中得以完善。
(三)制定调查评价机制
国有企业需要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各个阶段的培训过程进行追踪,检验培训工作的成效。对于指定的培训目标,从内容到形式再到人数和成绩等层面,对经营管理类人员进行全面评价,确保教育培训的成果。
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详细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使得培训工作能够更好地达到目的。根据发展的具体形式与相应要求,并根据国有企业内部的实际状况,对现阶段培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对其进行调整,使得培训工作的整体成效得到提升。
(四)提升资源整合力度
国有企业的培训资源目前还较为碎片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市场调研,依托当地高校师资资源实施短期培训班、中长期培训项目等方式,提升培训的社会化程度,使得在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培训资源。此外,还要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以解决缺乏教育培训硬件设施的难题。
(五)增加经费投入力度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还需要相关资源的支持,尤其是经费。因此,企业应大力投入教育经费,提升相应资源的支持力度。根据全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费用预算,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适当做出调整。
(六)明确培训工作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工作会上指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肩负着实干兴邦、实干兴企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要始终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做新时代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实干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真学深思中厚植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根基;就要不断强化作为“企业家、经济家、政治家”复合型人才的角色意识,以实干精神办好一流企业,切实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为、兴企有方、清正廉洁。
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采取精简压缩的原则,降低培训工作的重复性,以提升培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并对培训关系进行明确,统一管理工作,制定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以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此外,还应该根据统筹规划、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改革等相关的基本需求,将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对经营管理类人员上,实施培训工作,进一步巩固人才队伍的建设。
另外,在培训工作中,需要对培训机构进行选择,通过基于企业培训基地的建立,同时借助知名高校作为支撑,以各个特色院校和国企知名企业培训中心为网络,构成一支专业的培训师资队伍。
(七)精心准备培训事项
在培训工作中,需要对培训的内容形式进行丰富与创新。将提升能力作为重点,使得培训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企业现代化建设、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等。通过充分发挥教师资源的优势,结合案例教学,聘请相关科研机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并针对性地进行同行业先进企业实地考察,提升培训质量。
通过在培训过程中发展新思路与新举措,并根据各级干部员工的层次,采取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内未结合的培训方针,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计划、层次与形式,提升培训工作的科学性,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更好地提升学习工作的成效。
培训过程中,相关专题讲座的开展也必不可少。在讲座中,可围绕公司治理与运作、宏观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作为主题,举办管理教育论坛,加强相关的交流与沟通,为员工和企业领导解决相关的困惑,更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助于有效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
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和国内外先进企业进行合作,了解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发展经验,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对企业战略发展布局、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完善资产监管机制等方式,对经营管理类人员进行培训。
结论:目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存在对相关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没有建立长期机制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提高对相关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强化相关机制体系的建立,加大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类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开展,从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雄,谢平.国企领导人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上海为研究样本[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7(5):6.
[2]張婷.国有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研究[J].大众商务,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