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训练方法研究

2021-03-27张韩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视点形体素描

张韩光

摘要:设计素描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同时也是设计类学生从绘画思维到设计思维转变的过渡与衔接课程。相较于学生在高中时期已掌握的偏向绘画属性的传统素描,设计素描更强调为设计服务的特点。而且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有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素描以再现客观对象的具象表现能力为训练目标;而设计素描以主观创造抽象形态的表现能力为训练目标。

关键词:设计素描;训练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一定的传统素描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思维概念化。由于大多数学校采取应试性的训练方式,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快速地掌握素描的基本塑造方法和表现方式,营造画面效果,但在绘画过程中缺少主动观察和感受的能力,更多基于惯用的快速、模式化、概念化、机械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第二,缺乏深入刻画细节的能力。由于缺少长期素描作业的训练,通常以2到3小时的短期作业为主;同时为防止画面出现“碎、花”等常见问题,通常不会对视觉中心以外的细节进行更多的刻画,这使部分学生深入刻画细节的能力较为欠缺。第三,表现方式单一。为了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快速达到试卷效果的要求,学生多使用炭笔等黑白对比强烈的绘画工具,导致素描作品表现方式同质化。

二、设计素描训练方法探索

基于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学生素描作业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设计素描的教学。

1. 观察方式训练

观察和表现是素描中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要想准确地表现对象,首先要科学观察,深入理解其形体结构。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强调整体观察,即“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方式。首先观察形体大的结构、动态特点、比例关系和黑白关系,在这個大的总体感受下,落笔局部细节时也要有整体意识。另外,传统素描基于固定视角的观察方式,强调焦点透视,即单视点、固定角度的观察方式。相较传统素描,设计素描更重视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强调对物体形体结构采用全方位的、动态的观察方式,即多视点、多角度、立体式的观察。

首先,对物体外部形体的观察与理解。形是物体从某一个角度的投射,是一个二维的概念,体是物体在空间中占据的三维体量,形和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角度和视点的不同,人们观察到的物体的外部形体有着很大的差别。人们在某一位置看到的物体轮廓,是形体在特定角度的投影,如果观察的视角和视点发生改变,观察到的形体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笔者采用动态的观察方式重新审视物体的外部形体结构。根据远近距离不同的视点,借鉴镜头语言的远、全、中、近、特等景别的概念,观察物体在不同视点下的外部形体;根据不同的视角如俯视、仰视、平视、鸟瞰、虫子视角等,观察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外部形体。这打破了传统素描固定、单一的视点和角度的观察方式,完成了对单一物体形体结构的全方位观察、分析和表现。

其次,形体的内部结构。物体的内部结构是形体的本质构造,决定了物体的外部形体。在使用光影素描描绘物体时,物体表面之所以会有明暗的变化,正是因为其内部的结构出现了变化。只有正确理解物体的内部构造,才能准确地表现其外部形态[1]31。由此,笔者尝试用研究性素描的方式开展物体的结构分析训练。在学生观察形体时,教师应引导其将物体外部纷繁复杂的结构概括、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形体,充分地观察和理解它们之间的组合与结构转换的方式。学生既要观察物体看得见的外在部分,又要理解其看不到的内部结构[1]35。学生通过对物体纵剖面和横剖面的想象,观察单个物体的结构组合,分析和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

最后,形体的空间结构。无论是传统素描还是设计素描,都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空间的。在开展设计素描训练过程中,在观察和表现物体的空间结构时,除了传统素描中强调的透视、虚实关系,教师还需要向学生强调“图”与“底”的关系,即对正负空间的观察与理解。在画面中,被刻画描绘的对象被称为正形,其周围的空间即为负形。在正形与负形的交界处,即实体的边缘轮廓,是最能体现物体正负空间关系的地方,这也是学生应该着重观察的地方。同时,这个交界的轮廓应该用立体三维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在一组静物中,多个物体又构成了互相影响、互相依托的复杂的空间关系。通过观察组合物体的正负空间、轮廓边缘线,学生可以重新审视形体的空间结构。

2. 表现语言训练

第一,线条的表现。素描虽然强调单色描绘,但其表现方式极其丰富,有全因素素描、结构素描、表现性素描、研究性素描等。在素描的造型表现语言中,线条是最本质、最简洁、最快速的表达方式。线条是艺术家对于形体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对于设计师而言,使用线条语言是其表达创意、设计思路的高效方式[2]。线条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造型表现语言,直线具有男性化的特点,单纯、直接;水平线可以象征大地,具有平静、稳定的特点;垂直线象征天空,具有崇高、肃穆的特点;曲线具有女性化的特点,柔美、含蓄,规则的曲线具有古典美。同时,粗细、长短不同的线条也会带给人厚重、坚实、纤弱、敏感等不同的视觉感受。线条造型的“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追求的重要美学特征。由此,教师在设计素描的表现语言训练中,应着重强调线条的表现训练。此部分训练内容可以结合分析、研摹中西方经典作品开展,如中国画中的线描“十八描”技法与西方马蒂斯、毕加索、罗尔兹等的作品,这些是学生学习线条表现语言的珍贵资料。

第二,肌理和质感的表现。肌理是物体形态的表面纹理结构,如木材的纹路、植物的脉络等;质感指物体的质地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如柔软、坚硬、光滑、粗糙。肌理和质感作为体现物体特征和细节的重要方面,是设计素描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表面特征,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等。在此部分的训练中,学生应采用局部绘制的方式,对能体现出物体特征的重要细节和特殊纹理进行细微深入的刻画。除了利用轮廓线的虚实和强弱变化、笔触变化、颜色深浅变化等传统表现方式,学生还可以结合新的材料,如特殊纸张、粉笔、泥土、水性笔、毛笔、刻刀等,通过裁剪、拼贴、黏合等手段获得与传统素描不同的肌理与质感效果,从而拓展学生在塑造和表现方面的能力和视野。

结语

设计素描作为设计的基础,是为设计服务的,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与传统素描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所区别。文章探索设计素描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从绘画思维到设计思维的转变展开讨论,以期对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起到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峰,卢麃麃.设计素描:为了设计的造型训练[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6.

[2] 林家阳.设计素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视点形体素描
微视点
武汉素描
素描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
环境视点
寻找新的视点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