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选秀风潮下畸形“饭圈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21-03-27王馨雨刘克方
王馨雨 刘克方
摘 要:在新一波选秀风潮的影响之下,畸形“饭圈文化”从中产生,畸形“饭圈文化”包含着网络暴力、谩骂拉踩、恶意造谣等恶性现象,不仅扰乱了原有的社会风气,而且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消极影响。为使文化回归正道,需要国家、平台、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共同发力以长期整治。
关键词:选秀节目;畸形饭圈文化;原因;对策
一、“饭圈乱象”的产生背景
2018年一档名为《偶像练习生》的选秀类养成系综艺开播,掀起了一波新的选秀狂潮,同年下半年,另一平台推出同类选秀综艺《创造101》,将这一波新的选秀狂潮推至顶峰。跟以往选秀节目不同的是节目设置的机制是粉丝需要投票将自己喜欢的选手投至出道位,它将粉丝作为了各位选手最终是否能够成团出道的主要推手,冠以粉丝群体以“全民制作人”、“创始人”等称号,将粉丝在节目播出期间的参与感得到大大加深。[[]]
(一)选秀节目机制设置
粉丝进行投票的方式由最开始每个用户每日三票,再根据赛程的发展到后期的每日一票,而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支持你喜欢的选手,你就得购买平台提供的VIP季卡、年卡,增加投票机会。其次粉丝可以购买赞助商所提供的饮品,饮品瓶上或瓶内的二维码能够作为投票的依据。表面上呈现出的是粉丝与平台之间“双赢”的机制。
同时,节目制作方也让粉丝全程参与进来,时刻陪伴、见证偶像成长。例如“创造”系列推出的《创造营2020》设置有“宿舍日记”、“练习室日记”、节目中插广告以及个人的生日直播和外出商务活动等衍生节目,使粉丝对平台的依赖程度提高。但这些节目的观看也并非身为普通平台用户就能观看,通过加设会员专享等标签,需要粉丝为该平台充值会员或单独购买解锁才能进行观看。同样,这些衍生节目的参演也是根据“练习生”的人气程度来决定,你的排名越高,那么你的出镜机会也就越多,这就导致粉丝“氪金”的乱象必然在这个圈层内靡然成风。
(二)粉丝群体“为爱发电”
各大粉丝群体为使自己喜爱的选手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排名,不仅囤积了大量的饮品为喜欢的选手投票,而且在“Owhat”、“桃趴”等平台开设集资链接,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号召粉丝进行巨额的集资行为。甚至在“成团夜”为了给自己喜欢的偶像拉票,花大量的资金在承包双子塔、地铁站、各大广场大屏等地方进行“刷脸”式应援。
在平台与赞助商享到选秀红利之后,相应的推出了第二季选秀节目和第三季选秀节目,不少网友也将每年“成团夜”出道位的猜测作为了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就在第三季《青春有你3》热播时,前一季节目出现的“倒奶”事件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加之不久前出现了吴某凡、郑某等艺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事件出现,202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部署开展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针对“饭圈”乱象开展相应的整治行动。
二、“饭圈乱象”的产生原因
“饭圈文化”是“粉丝文化”的变体,是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员依托互联网与明星进行的交流互动,具有独特的文化交流形式、传播方式、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在节目制作组和红利平台等多重影响之下,饭圈文化最终“变质”。
(一)资本介入下的局面乱象
选秀节目的本意是选出国民喜爱并且唱跳俱佳、专业思想素质双双过硬的偶像,但是近年来除了选秀节目机制的设置本身存在问题以外,每在最后节目接近尾声的“出道夜”直播上总有一些被称为“黑马”选手横空出现在“出道位”,将原本能够“稳坐钓鱼台”的选手挤出“出道位”。在赛程后期没有一家接近或者本就在“出道位”的粉丝群体会懈怠投票,之所以会有“黑马”出世,选手所处的经纪公司与节目制作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勾当”,这就不得而知了。
作为节目制作组本身也没有遵守职业的初心,为了谋取到粉丝经济带来的红利,在比赛规则的制定上把“利益”二字放在首位。在韩国的同类型综艺《produce101》系列节目制作人安某因在比赛过程中“做票”涉嫌“电信诈骗”被判处了2年的有期徒刑,并进行了相应的罚款。而我国的比赛机制中则利用商品交换的形式避免惩罚,作为粉丝通过购买,得到了饮品,获得投票机会,而赞助商作为商家得到了粉丝购买饮品所付的款项,他们之间是没有存在任何欺诈的行为的,就算节目制造组在决赛的票数上进行了造假,也因为这是商品交易的过程已经完成,从而没有能够进行反抗的武器,可以说这本就是一场资本主导的“游戏”。[[]]
(二)“妖魔化”粉丝群体频频抬头
在“饭圈”中存在着一些所谓的“职粉”和“粉头”,在她们的带动下组织形成xx后援会、xx反黑组、xx应援站以及xx控评组。
在粉丝群体的眼中,漂亮的数据和重大的商业价值好过出圈的作品和良好的专业素养,甚至觉得必须有好的数据才有好的资源。为让偶像在圈层中立下“頂流”人设,她们花大量资金购买微博账号,使偶像的每条微博数据都达到100万以上的转、赞、评,在一些毫不了解“饭圈”的路人群体偶尔看见时会觉得这个明星人气很高。为了保持这个“顶流”人设,当偶像准备发专辑或单曲时她们在一些平台开集资链接,用每日集“一杯奶茶钱”的方式来洗脑散粉群体,在专辑或单曲发出的一分钟内,用音乐平台发出的专辑或单曲数量的“大字报”来展示自家偶像是否有超高的人气和大量的“活粉”。于是,一些未成年粉丝便利用其父母的钱或者自己缩衣节食去购买支持,潜移默化中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得到扭曲。不仅如此,立稳“顶流”人设的关键一步是要掌握整个“饭圈”的话语权,即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不能够威胁到自己偶像的发展,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系列的互撕谩骂、引战拉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三)低龄青少年无分辨力的追星行为
随着4G网络的绝对覆盖与5G技术的逐步成熟,接触到互联网的机会和频率都大幅增加,现如今,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1.6%,互联网成为亿万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青少年也成为了使用网络的主体。
随着选秀的节目的大量推广,青少年也很难不接触到“饭圈”这一特殊圈层,而她们的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缺乏判定是非的能力,对一些行为进行模仿是难以避免的。青少年作为正在接受教育而无独立经济来源的群体,常常通过父母给予或是自己缩衣节食对偶像进行支持,而为了更好的融入“饭圈”,使自己在“饭圈”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非理性的消费便相继产生。同时,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在一些大V用户的引导下参与“饭圈”谩骂、拉踩也是她们认为的“追星”方式之一。[[]]
三、“畸形饭圈”的整治途径
“畸形饭圈”对整个网络环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从多个层面发力整治改善
(一)国家开展“清朗”行动,出台相应法规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了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畸形饭圈”对大学生和青少年造成的恶性影响,2021年2月4日 国家网信办宣布开展“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为期1个月的专项行动中,其中一项为重点整治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网络暴力现象,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打榜、刷量控评行为,整治煽动“粉丝”互撕和进行网络欺凌的行为。同年的6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针对“饭圈”清朗行动明确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进行整治,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期间也对一些诱导集资、造谣攻击、侵犯隐私等恶劣影响的账号、群组进行了关闭处理,从容处置违法违规账号,对个别纵容乱象横行中吃红利的网站、社交平台进行从重处置。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报告显示,此次“清朗”行动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拦截下架涉嫌集资引流的小程序39款,专项排查整治网络综艺节目……此外,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粉丝群体、社交平台的过度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
(二)平台履行自身职责,发挥积极作用
青少年由于“三观”还未成熟,为在繁重、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寻求心理的慰藉,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在追星的过程中满足对情感的需要。在社交媒体稳定、便捷的发展下,微博、QQ、豆瓣等社交平台存在大量没有年龄限制,上至30+的宝妈下至14+的青少年,因共同的取向而聚集在一起的粉丝群体。而近来年所呈现出的现象是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为瓜分到“粉丝经济”这一块“蛋糕”,鼓动粉丝群体进行“氪金”行为。例如,微博是粉丝群体聚集的主要平台之一,在每档选秀节目结束之后,微博会按选手的人气开设一个新的新人榜单,而其他明星则在内地榜、港台榜等榜单,粉丝团为了使自己的偶像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价值,花大量的资金购买微博会员年卡进行“倒贴式”的低价售卖。当然这是不够的,还需要花大量的资金为偶像的微博数据进行转、赞、评等操作,在某一月的4进3的“搬家”活动中,三家粉丝团的各自的“氪金”量已经达到能购买到一套“海景房”的程度。这一行为将“利益”放在“道义”之前,平台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意识到本身在文化进步、舆论引导等过程的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无下限的追求经济利益漏出资本家的丑恶面目不是使其企业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方式,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履行自身的职责,进行相应的整治,积极发挥正能量自媒体的作用,为社会大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学校、家庭、个人形成三合力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全的思想体系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应的文化知识,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学校应利用课堂教学、举办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将对娱乐新闻的兴趣转向对家国大事、社会事件的关注,提高学生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教师需要对“饭圈文化”等热门话题进行充分的挖掘,提炼出其积极向上的部分并向学生传递,而不是一味的否定,保护学生的心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家庭对孩子成长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引路人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够在家长的身上找到依托而减少对偶像的依赖。同时,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待孩子在追星过程中出现的极端行为要及时、合理的沟通和制止,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带领孩子关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模范、共和国勋章等人物事迹,找到更应该关注的榜样。最后,对于自身来说需要提升网络文明素养,针对一些网络谣言、拉踩引战能够理智对待,身体力行、合理适度“追星”。同时要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 努力。[[]]
追星本无错,关键在于追星的方式和程度。错误的追星方式导致“畸形饭圈文化”的诞生,其中蕴含着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分,最终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整治,从而恢复原本健康文明的状态,发挥网络社会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仰义方,陈沛珊.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86-92.
[2]李自强.如何营造清朗网络空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0).
[3]何攀文,唐钱.“饭圏文化”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探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1(04).
[4]郭芙蓉,韦良红.社交媒体时代粉丝行为典型特征、突出问题及价值引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88-96.
[5]刘克方.加强5G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形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1-13(008).
基金项目: 2019 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5G 时代‘00 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YBQ054)
作者简介:王馨雨(2000—),女,汉族,湖南科技學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刘克方(1992—),男,汉族,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