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微课辅助教学实践

2021-03-27梁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核心素养

梁潇

摘要:随着微课在众多学科中的应用,以“短、快、新”为特点的微课也逐渐被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然而在目前高中数学微课辅助教学实践中,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实施改革的勇气和动力,不敢尝试,并且微课资源多是从网上下载获得的,微课内容设计也常常脱离了教学实际;此外,组织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也无法监控,教师对教学起点和难度很难把握。因此,如何利用日常所用手机等微课拍摄设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探究高中数学微课辅助教学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微课

一、高中数学微课辅助的教学价值

(1)有利于留置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高中数学知识点繁多,而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设计的。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需求,在课前或课后有选择性地进行預习或查漏补缺,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减少教学的重复性工作。尽管教学手段多样,数学题目不断更新,但数学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点变化不大;而在实际教学中,某些重难点知识常常出现反复讲评、反复练习的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出现了重复。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减少教师教学的工作量。

(3)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需深度提问或将解答题目稍作变形就可以检测出学生是否认真观看、思考和掌握微课中的知识要点和注意事项,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有效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研究考纲,确定主题

深入分析《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中数学命题内容、教学重点大致相同,因此首先要确定微课内容,其次是制作微课时要强化基础、突破难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学习进度。特别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如果觉得某个知识点非常难,可以按下暂停键或者回头复习,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不再因为跟不上节奏而感到困惑,由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如果遇到的知识点简单可直接跳过,将精力花费在突破难点上,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2.合理分工,精心制作

(1)考纲解读:分析考纲要求,会求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给出近5年的高考真题。

(2)提出高考热点问题:如何求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通过教师对具体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展示问题解决过程:给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第一类,定轴定区间问题,即在对称轴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二类,动轴定区间问题,即在对称轴不确定的情况下,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第三类,定轴动区间问题,即在对称轴确定、区间不确定的情况下,求函数在该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讨论开口方向对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影响。

(4)归纳和总结方法或技巧。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制作微课。微课内容除了涉及高考必考或常考的小题和大题以外,还应以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作为新增微课内容。同时,为了适应数学的分层教学,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教学资源,微课的制作要有难度和梯度分层,让A层次学生能够对应选择基础薄弱点,稳步提升,增强自信心;让B层次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钻研让能力有所提高;让C层次学生有发展空间,增设创新题,开拓思维。

3.借助设备,灵活应用%%

理论上,微课可以应用在任何一个环节中,但相对于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环节,由于微课完全应用于课中与教师用PPT、电子白板上课并无太大差别,主要应用在课堂情境创设中[1]。因此,微课在课中的授课环节是很难实施播放的。下面,主要针对学生课前与课后自主学习进行实践探讨。

在课前,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收集并整理到微课资源库,存放在学校机房的电脑上,在校时由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利用自修课时间去机房自主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微课课前辅助教学主要体现在温故知新、数学文化传播、预习新知三个方面。

(1)温故知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有效衔接即将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及时制作相关的微课。例如,由于正弦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时,首先要进行课前微课的学习,有效复习一般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单调性等特征,从而为新知识的掌握提供相关的基础。

(2)数学文化的传授。实践证明,数学文化的传授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同样应根据教学需求,及时制作相关的微课。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复数知识时,笔者及时呈现了以展示复数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微视频,让学生在感悟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的同时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新的数系概念。

(3)预习新知。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难度系数较高、课时容量较大的章节,因此要有效地将教学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或疑惑参与学习。例如,在组织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为了增加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给予学生更多课上探究与思考的机会,笔者应用了微课来引导并讲授利用向量进行证明的方法,并让学生思考其他的证明方法,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比较几种证明方法之间的优劣,从而增强学生为解决新问题进行策略研究的能力。

二、结语

作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微课也只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4],但它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升自学、探究能力,以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随着微课在高中数学的有效应用,定能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振兴,阮文权,成小英,王新华.试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J].大众科技,2015(11).

[2] 单墫,李善良,陈永高等.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书2[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3] 徐建立.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8).

[4] 赵珠.微课引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08).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微课核心素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