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2021-03-26郑晨霞沈建平

中医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机中医药血压

郑晨霞,沈建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实践的独立危险因素[1]。初期患者通常无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胸痛、心悸等症状,具体症状可提示相关靶器官损害。近二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产生了较大改变,高盐、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增加、精神压力,以及运动的缺乏等导致高血压患者数量急剧增多。研究[2]发现,截至2016年,仅我国高血压患病总数已达2.45亿,且中青年群体面临着日益升高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中医药在高血压的治疗实践中有良好的疗效。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的推动,2020年实施的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增加了中成药、中药饮片报销药品种类,中医药的临床应用越发广泛。如何有效利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一直以来就是研究的方向。通过阅览历代医家的相关文献,结合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联合治疗、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无高血压的称谓,按其头晕、头痛等症状,可归为“眩晕”等范畴,从《黄帝内经》所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到后来发展为五脏六腑皆能致眩[3]。《灵枢·卫气》曰:“上虚则眩。”后历代医家根据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发展。朱丹溪强调了“无痰则不作眩”。张介宾指出虚证在眩晕中的主导地位。林佩琴则着重论述了阳升风动的内风对眩晕的意义。周仲瑛非常重视生活方式因素,认为高血压可因情志过极、饮食不节,或劳欲过度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致,病机关键是气机升降失常[4]。朱良春强调,高血压的病机特点主要是阴虚阳亢,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为主;标实表现为肝阳上亢,扰于头目[5]。路志正表明,因痰热内结于阳明、瘀热扰于上而引动肝风所致的高血压很是常见[6]。此外,李士懋发展了《素问·举痛论篇》寒邪致病的理念,论述了寒凝证型高血压的机制[7]。

2 中医辨证论治

随着对高血压的认识不断深入,众多医家对于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但基于临床治疗经验,各流派观点仍存差异。笔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将高血压常见证型进行分型论治。

2.1 肝火亢盛

症见头痛、眩晕,伴有急躁易怒等,治宜平肝潜阳。范辉等[9]发现,机体内活性氧参与血管损伤过程,影响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天麻钩藤汤可干预其病理进程,从而使血管内皮得以保护,起到改善血管重构的作用。罗艳红团队发现,平肝潜阳方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发挥降压作用[10]。天麻养肝降脂汤除可有效降低血压外,在降脂等方面也有独特效用[11]。

2.2 阴虚阳亢

症见头痛、眩晕,伴有五心烦热等,治宜滋阴潜阳。曹希勤等[12]将杞菊地黄丸运用于高血压治疗时,通过抗炎、调节血管舒缩从而降低血压并且保护肾脏功能,减轻肾损伤。李倩等[13]发现,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能减轻血压变异性,提高血压达标率,改善临床症状,能收到理想的降压效果。镇肝息风汤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一西药治疗,降压作用明确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4]。

2.3 痰湿壅盛

症见头痛、眩晕,伴有头重如裹等,治宜化痰祛湿。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提升内皮衍生舒张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在实验中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的含量,调节RAAS,发挥降压作用[15]。刘迎辉等[16]的实验研究表明,引血下行化痰逐瘀降压牛膝方可使小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减低,加强了单药的降压效果。加味黄连温胆汤在理气化痰、清热燥湿药物中配用黄连,能调节脂代谢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在降压的同时改善预后[17]。孙芹[18]采用柴苓降压汤治疗痰湿壅盛证高血压,在调达肝气的同时加强利水渗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晕眩、胸闷等临床症状。

2.4 阴阳两虚

症见头痛、眩晕,伴有腰酸、膝软、畏寒肢冷等,治宜滋阴温阳。地黄饮子在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舒张压方面有良好疗效,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下调促炎性因子的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同时能保护线粒体膜结构完整性,提高其氧化磷酸化程度;调节能量代谢,提高学习记忆能力[19-20]。补肾降浊方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以补肾阴为主,江芳超等[21]的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经该方治疗,患者血浆中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了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3.1 增强疗效

赖娟等[22]采用加味地黄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观察到联合用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单纯西药治疗改善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袁苏平[23]运用加味六味地黄丸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患者的血脂水平较前改善。将加味温胆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部分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4]。

3.2 保护靶器官

周志等[25]观察了活血通脉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对照组给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颗粒,结果显示,两组血压、尿微量蛋白及血肌酐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活血通脉颗粒有减轻肾损害、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方祝元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天麻钩藤方、潜阳育阴颗粒及脑泰丸等可有效防治高血压不同阶段的靶器官损害[26]。

4 中医特色治疗

4.1 中药联合针灸

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在国际上备受推崇,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且对妊娠期等特殊患者鲜有副作用。韩思等[27]对7项随机对照试验、72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更具有优势,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4.2 中药联合按摩

研究[28]发现,对太冲、桥弓等穴位推拿按摩一定时间后能产生降压效果。通过对头部穴位(如太阳穴、百会穴等)按摩[29-30],可以降低健康女性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能调节老年患者24 h血压变异性,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

4.3 中药联合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31-32]发现,耳针、艾灸对控制高血压均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相关的医籍文献较少、无明确腧穴配穴原则,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5 小 结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在全世界范围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西药治疗具有降压幅度大、速度快等优势,但作用靶点的单一性决定了其副作用也较为显著。中医药疗法运用整体观念,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多靶点治疗,能有效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在动物实验及临床运用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将更为明了,在提高疗效和保护靶器官等方面将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病机中医药血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稳住血压过好冬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