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21年总目录
2021-03-26
作 者
篇 名
期 页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宋学勤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百年演进 3
5
张 皓 从主张“民众的大联合”到成为“一个共产党员”:
1918至1921年毛泽东的思想变化 3
14
冯留建,刘国瑞 延安时期党内政治文化功能探析 3
23
丰子义 从唯物史观看中国道路的百年历程 4
5
吴晓明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
15
钟慧容,刘同舫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事业的百年历程与经验 4
23
孙红培,韩晓蕾,张润枝,
应中正,陈 晨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纪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4
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公丕祥 习近平法治思想:“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 4
39
黄建洪 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经济社会治理的新范式 4
48
教 育
刘宝存,康云菲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性别差距:表现·影响因素·弥合对策 2
5
赵德成,柳斯邈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基于PISA2018中国样本数据的分析 2
17
田 伟,辛 涛,胡卫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3
82
马健生,黄莹莹 论乡愿式教育及其超越
——基于教育立德树人本质的分析 3
92
成 梁,王宇明,丁 峰,
汤超颖 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的中国道路
——基于多元治理逻辑的讨论 3
104
杜瑞军,钟秉林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改革动因、经验启示及未来走向 4
58
杨玉春 从新高考透视我国公共教育政策走向 4
74
李申申,常顺利 儒家道德教育具身性的当代阐释 4
82
顾明远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教育价值观 5
29
郝文武 “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5
35
胡咏梅,元 静 中国高校教师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 6
27
景安磊,周海涛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问题与趋向 6
50
李兴洲 论职业教育的现代属性和功能 6
59
心 理
俞国良,李 森 危机与转机:童年期虐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
5
熊昱可,骆 方,白丁元,
郭筱琳,梁丽婵,任 萍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框架构建的视角与思考 1
16
黄四林,张 叶,莫 雷,
张文新,李 红,林崇德 核心素养框架下创新素养的关键指标 2
27
王泉泉,刘 霞,陈子循,
王 晖,刘金梦,李金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劳动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2
37
刘 文,林 爽,林丹华,
夏凌翔 留守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基于评估及预防视角的思考 4
94
伍新春,齐亚静 职业心理健康视角下教师工作资源的分类及其启示 5
48
林羽霄,贾绪计,罗 良 中国创业型民营企业家的创造力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5
56
文 学
郭英德 “门风瑰丽”:身份意识与陈维崧的骈体文书写 1
25
李小龙 野味何来
——从四大奇书到《红楼梦》的小说史观照与文化蕴涵 1
37
王泽龙,周文杰 五四时期“文白”论争中的中间派 1
47
顾明栋 中西美学思想对话的共通基础
——刘勰和谢林的艺术论比较研究 2
43
吴怀东 《醉翁亭记》文风“滑稽”论
——兼论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2
52
陶文鹏 论辛弃疾词锤炼字句与对仗排比的艺术 2
63
黄易青,胡佳佳 从《诗经》四等相押看古韵主元音分布和介音分类 3
113
周晓文,李国英,杨 琦 大徐本《说文解字》四大版本小篆字形对比研究 3
129
卜师霞 中国古代“类概念”发展与汉语词汇系统的变化 3
137
刘 勇,汤 晶 延安文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
106
李圣传 革命时代的“抒情”
——重识抗战时期黄药眠的诗歌理论批评 4
116
沈庆利 “理想父亲”建构与国民性反思
——以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为中心 5
68
孙羽津 古代文学作品整理与研究的反思和进境
——以韩愈诗为中心 5
77
赵敏俐 中国早期经典的作者问题 6
67
潘超青 论“诙谐书生”形象的生成、传播与文化构因 6
81
历 史
李若晖 《诗·商颂·那》礼制与郑玄更礼 1
58
李金操 唐代闽中南选实施问题考析 1
72
周思成 究竟是yārghū还是“钩考”?
——阿蓝答儿钩考的制度渊源探微 1
80
桓占伟 “燕丧威仪”与殷商亡国 2
71
张昭军 钱穆经世史学的学术理路
——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讨论 2
82
翁有为 1928—1929年绥远省鼠疫疫情及其治理 2
97
王广坤 论近代英国的卫生检查制度 4
124
倪玉平,崔思朋 万里茶道:清代中俄茶叶贸易与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研究 4
133
王子今 论秦始皇陵“水银为海” 5
89
郑师渠 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
——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考察 5
97
湛晓白 现代文化转型视野下的汉字拼音化实践
——以国语罗马字为中心的考察 5
111
梅雪芹 论20世纪英国史学家屈威廉的乡村保护事业及其意义 6
90
刘向阳 环境史视野下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涨危机”新解
——兼论环境史的经济转向及其创新 6
104
哲 学
苏君阳 论默隐证据
——关于哲学思辨研究方法论的一种思考 1
88
杨茂明 论“道”的自然性及其本质规定 1
101
张守连,陈伟功 海德格尔与舍勒关于价值的思想交锋 1
109
徐克飞 解放政治的重新奠基:阿尔都塞对唯物辩证法的解构与建构 2
110
龚 群 休谟的自然主义情感论 2
121
张一兵 《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学解读 5
5
张福公 《穆勒笔记》中异化逻辑的演进过程及其经济学原初语境 5
10
孔伟宇 重新发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摘要》与异化劳动逻辑的形成 5
16
李亚熙 《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科学逻辑的生成 5
22
陈新夏 唯物史观价值取向当代建构的路径 6
20
翟奎凤 《诗经》中的“天”、“下土”与“地”
——早期“天地”观念溯源 6
117
经济管理
李 翀,张世铮 利息率理论的建构研究 1
117
张平淡,屠西伟 制造业集聚促进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了吗? 1
132
朱海龙,陈 宜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理论深化与制度优化 2
132
邓 悦,郅若平,王俊苏 隔代抚养对于劳动力收入的影响效应
——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 2
144
师 博,明 萌 中国西部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驱动机制、演进态势与政策选择 3
34
连宏萍,何 琳,章文光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及其异质性研究
——基于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3
46
戚聿东,丁述磊,刘翠花 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促进专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分工视角 3
58
谢倩芸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变动研究
——基于教育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本双重维度的考察 3
70
张康之 后工业化进程中的伦理与政治 4
141
傅昌波,刘 冰 融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的社会舆情风险与整体治理策略 4
151
孙志军,管 振 教育扩张、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 5
126
易定红,赵一凡,宁 静 新时期技术进步的性质及其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 5
138
吴忠民 论中国现代化的乘数效应 6
5
朱光磊,裴新伟 中国农民规模问题的不同判断、认知误区与治理优化 6
127
李荣娟,殷旺来 国家治理视角下中国县乡关系的演进、问题与趋势 6
139
任保平,张 越 新经济推动生产体系变化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6
150
法律与国际政治
王秀梅,司伟攀 我国公众参与反腐的碎片化及其完善 3
144
杜丽娟 论武装冲突法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适用性 3
153
读书札记
李桂奎 中国古代小说“神画”叙事之“寓传神于传奇” 1
145
王炳中 “反观光”旅行视野下的“类游记”写作 1
154
宋 媛 《良友》画报里的趣味漫画 2
159
王 婷 关于时代新人特质的思考 6
158
京师书评
成尚荣 顾明远教授的学术人生与学术贡献
——读《顾明远文集》 5
151
会议综述
孙中华,刘骏勃,刘卓异 高山仰止,砥砺前行
——“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述要 1
157
吴起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暨首届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要 5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