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
2021-03-26韩灿
韩 灿
(灵璧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灵璧 234200)
1 前言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属于双股RNA病毒科、属,主要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排白色稀粪,主要病理变化是法氏囊肿胀充血和肾脏呈现花斑状。笔者近日遇到一起散养草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控措施,病情得到了合理的控制。
2 发病情况
2020年4月初,周边某养殖户打电话咨询我,据该养殖户主诉,目前散养草鸡900羽,56日龄,免疫过禽流感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和新城疫疫苗等。刚开始小部分鸡群出现发病急、羽毛松乱、扎堆成群、肛门周边羽毛有灰白色粪污等现象。之后,病鸡排白色水样稀粪,偶尔粪便中也带有血液。出现上述症状以后,鸡群开始出现死亡,死亡数量逐渐增加。该养殖户自述用球虫药物治疗一周左右,病情仍得不到有效缓解。之后,我便让该养殖户带2只病死鸡前来我处诊断。
3 病理剖检
共剖检2只病死鸡,法氏囊均发生了典型性病变。1只病死鸡由于脱水而显得比较干瘪,胸肌、腿肌呈暗红色,并有斑块状出血,法氏囊体积比正常的法氏囊大2-3倍,呈紫黑色,和紫葡萄色泽相近。肾脏肿胀呈花斑状,肾小管和输尿管因尿酸盐高度沉积而扩张,其它脏器变化不明显;另1只病死鸡,法氏囊体积明显肿大,用剪刀剪开后,能见到黏膜皱褶水肿、充血。腿部肌肉外观有刷状出血,肾脏肿胀呈花斑状,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点,其它脏器变化不明显。
4 诊断方法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方法比较多,本次主要是根据养殖户主诉发病突然、发病日龄、拉白色稀粪等临床症状,再结合肉眼病理剖检以及法氏囊出现典型性病变等,初步判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 防治措施
5.1 采取严格有效的卫生消毒措施
每天加强对鸡舍周边环境、鸡舍内笼具和用具的日常消毒,早中晚各消毒1次。消毒时,用含碘类药品进行喷雾消毒。
5.2 药物治疗
及时把病死鸡挑出,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持续向外排毒。全群紧急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精制蛋黄抗体进行注射治疗,每只鸡肌肉注射3mL,一周后重复注射1次。
治疗4d后,电话回访该养殖户,反馈鸡群病死数量逐渐减少,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6 结语
6.1 发病特点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潜伏期比较短、发病急、传染快,在一个新的养殖场如果有该病首次爆发,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都表现的非常典型,而且病死率也非常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各品种的鸡均能感染,一般以3~10周龄的鸡群发病率最高。初期症状不明显,因排白色稀粪与鸡白痢、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有些类似,容易造成误判。发病后期,治疗起来难度比较大,所以及时发现与治疗最关键。其鉴别要点:鸡白痢发病日龄比较早、排白色稀粪,剖检病鸡心脏、肝脏等处常能见到白色小结节,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比较显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一般伴随呼吸道症状、肾脏因尿酸盐高度沉积而出现花斑肾、排白色粪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鸡白痢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剖检法氏囊均无肿大出血、胸肌腿肌均无出血斑点等病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般在3~10周龄时发病率最高,剖检法氏囊呈现典型的病理变化,胸肌、腿肌常有出血斑,由于是病毒病,发病后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一般常用精制蛋黄抗体进行注射治疗。
6.2 法氏囊特点
鸡的法氏囊为椭圆形,在性成熟前(4~5月龄)达最大体积,性成熟后开始逐渐退化,到10月龄时基本完全消失。因为该病主要侵害的是法氏囊,所以说性成熟以后,鸡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几率非常小。
6.3 预防接种
目前,预防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的疫苗有活疫苗、灭活苗等。但是市场上常用的疫苗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一般在14d进行饮水加倍免疫,28d时在加强免疫一次。
6.4 提高机体提抗力
定期用黄芪多糖、板蓝根和大青叶等抗病毒中药进行拌料、饮水,一般以一周为一个疗程。
6.5 加强饲养管理
鸡场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早中晚定期巡查鸡舍观察鸡群,发现症状后立即隔离,并尽早确诊。及时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持续向外排毒传染给其它健康鸡群。
6.6 做好鸡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每天鸡舍要定时通风保暖,及时清理鸡舍内粪便。加强鸡舍周边及鸡舍内消毒,防止病菌滋生,传播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