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群呼吸道疾病防控

2021-03-26曹明丽

畜牧业环境 2021年8期
关键词:鸡雏垫料免疫力

曹明丽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畜牧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100)

1 前言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在鸡群的养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鸡群在生长过程中对生长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养殖人员需针对其生长变化进行调节鸡舍的温度、湿度,从而达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效果。

2 鸡群呼吸道疾病的病因

鸡群呼吸道疾病是鸡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鸡群自身的生长发育与其他家畜不同,其体内器官密集,一旦有细菌侵入,就很容易导致鸡群因呼吸系统紊乱,引发感染。因此,养殖人员需根据鸡群的这一特点进行合理的防控。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养殖人员如果不能对鸡舍进行有效的保温措施,容易使鸡群受凉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3 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种类

呼吸道疾病分为很多种类,其中常见的有支气管炎、新城疫病、鸡慢性呼吸道感染等。其中,新城疫病对鸡雏的感染率极高。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将新城疫病分急性、慢性、最急性三种类型。在感染急性新城疫时,鸡雏没有预兆突然发病后死亡,急性新城疫的表现有精神萎靡、食欲不佳、目光呆滞等,慢性与之有相似现象且时好时坏。

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呼吸道疾病中较为严重,如养殖人员未及时发现并予以隔离治疗,就会导致整个鸡舍被传染该疾病,因此,养殖人员需时刻观察,一旦发现,立即隔离。

4 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症状

由于大部分鸡舍的饲养密度较大,鸡群的活动空间较少。又因饲养人员对鸡舍的温度和湿度的管控不佳,使鸡舍的环境变差,鸡群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极容易感染该疾病。因成年鸡群的免疫力相对较高,发病症不明显,养殖人员需仔细观察。幼鸡在感染该疾病初期,通常表现有精神萎靡、甩鼻、面部出现浮肿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该疾病会逐渐转变成慢性疾病。其具体表现为采食次数逐渐减少,眼角内出现颗粒大小的杂质,鸡群内现失明等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死亡的现象,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人员需时刻关注鸡群的动态,早发现早治疗。

5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

另外,鸡群中出现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同时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病,且极难治愈。因此,养殖人员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病发率。在防控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以下几点,为鸡群提供有利的生活环境。

5.1 做好消毒工作

养殖人员在鸡雏到来之前,需将鸡舍内全部设施进行全方面的清扫、洗涤、消杀等工作,将鸡舍内可能存在的病菌消灭干净,以免鸡雏入舍后因舍内残留病菌而引发呼吸道疾病。洁净的居住条件能够有效地提升鸡群的抗病菌能力。除此之外,养殖人员需定期用指定的酒精、消毒水等消毒用品对鸡舍内的墙壁、围栏等进行消杀,同时,还应对鸡群的日常使用物品进行高温杀毒。

养殖人员还应针对不同的病毒购买其相应的杀毒产品对鸡舍进行杀毒,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杀灭舍内细菌,降低鸡群的病发率。

大多数病毒都是通过蛋壳带来的,因此,养殖人员在孵化雏鸡的过程中应对种蛋进行消毒净化,这种方式可以从源头将病毒隔离。另外,在孵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时刻注意,如发现病种须立即淘汰,以确保种鸡的健康孵化。

为了避免外来病毒的侵入,在雏鸡的孵化过程中,工作人员须严格按照孵化流程对其进行孵化,进入孵化区时需穿着防护服并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另外,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孵化区,确保孵化区内安全、无毒。

5.2 加强喂养管理

除了改善外部环境因素外,养殖人员还需提高鸡群自身的抵抗力,由于大部分养殖场没有指定规定的饲养时间,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饮食搭配,导致鸡群没有吸收到身体所需的养分,使其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因此,养殖人员应制定科学的喂养方式。

另外,养殖人员应将不同年龄段的鸡群进行分开饲养,并为其搭配适合该年龄段鸡群所需营养成分的饲料进行喂养。

在鸡群的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不可频繁更换饲料,如需为其增加营养时需将更换的饲料与原本的饲料掺在一起进行喂养,每次喂养时应比上一次多增加一些新的饲料,这样循序渐进的喂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更换饲料,避免鸡群因更换饲料而导致不适,从而给病毒提供生长环境。

在喂养过程中,养殖人员须减少对鸡群的刺激,由于鸡群的养殖密度较大,空气不流通。一旦鸡群受到外界带来的刺激导致身体激素分泌过于旺盛免疫力下降,就有可能给病毒有机可乘的机会。

每当换季期间,为鸡群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此时,饲养人员应加强对鸡群的营养管理,保证其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提高鸡群的抗病力。尤其是在冬季,鸡舍室内外温差较大,这种环境给病毒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鸡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特别是一些饲养人员为降低饲养成本,未对其加强营养,导致鸡群免疫力低下,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因此,饲养人员应加强对鸡群的营养补充,保障其安全过冬。

5.3 改善养殖环境

鸡群在不同年龄对环境的要求也是大不相同的,养殖人员需将不同年龄的鸡群进行分开饲养,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工作人员需加强鸡舍内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鸡群的排泄物,做好通风。由于鸡群的养殖密度较大,养殖人员未能及时清理鸡粪,导致鸡舍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如若不能排出,很容易损伤鸡群的呼吸道系统从而使鸡群感染该疾病。因此,养殖人员需对鸡舍进行通风,保障鸡群拥有良好的呼吸环境。在对鸡群进行垫料饲养时,养殖人员需加强垫料管理,防止垫料因过于潮湿而发霉。因此,饲养人员增应加对垫料的更换次数,保障垫料的疏松,防止鸡群因垫料发霉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鸡群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养殖人员需在对鸡舍进行通风的同时,还要注重鸡舍内的保暖,呼吸新鲜的空气也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鸡群体质特殊到了夏季,鸡群只能通过张嘴呼吸来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同时,也为病毒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时,工作人员需对其进行良好的降温措施,同时需严格控制好鸡群的饲养密度,使得鸡群处于一个温度适宜、氧气充足、清爽干净的空间中,确保其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

在孕育雏鸡早期,由于这时鸡群的呼吸系统正处于分化期,若鸡舍温度偏高,雏鸡只能张口呼吸,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影响到鸡群呼吸系统的发育,使之感染呼吸道疾病。若鸡舍内的温度偏低,则会使鸡舍内空气干燥,极容易影响鸡群呼吸道粘膜的发育,同时,由于室内灰尘较多,病菌会通过灰尘进入鸡群的呼吸道中,使其感染该疾病。因此,养殖人员应根据鸡群的生长期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5.4 定时接种疫苗

定期对鸡群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但有些饲养人员不重视疫苗的接种,最终导致鸡舍内爆发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因此,做好鸡群的防疫工作是预防鸡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在接种疫苗前,养殖人员需对其进行药物控制,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的药物。如板蓝根、罗红霉素、泰乐菌素、金银花、阿莫西林等药物,这样不仅能够预防鸡群在接种后引发真菌感染同时,还能够提高鸡群的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养殖人员应注重鸡群的疫苗接种情况。

6 治疗方法

在鸡舍的建设过程中,养殖人员应选择地势较高。且通风好的区域进行鸡舍的建设,并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保暖措施,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养殖人员在对鸡舍进行日常巡查时,需仔细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次数以及喝水状况等,夜间需检查鸡群的呼吸次数是否正常,养殖人员通过观察可及时发现鸡群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征兆,一旦发现需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由于鸡群呼吸道疾病的病发原因不同,所呈现的病状也有所不同。因此,饲养人员应对其建立饲养档案,并立即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其治疗。

养殖人员在对鸡群进行治疗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和针剂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北里霉素、灰黄霉素、麦迪霉素、多西环素、环孢素、富含氨基酸抗生素等。针对鸡雏不同的病因予以食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该疾病已经蔓延到全身,导致鸡雏瘫痪的话需对其进行注射药物治疗,在注射时,需对鸡雏予以安抚不可暴力治疗,否则会使鸡雏在治疗时出现死亡的情况[3]。

进入换季期后,养殖人员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对鸡群进行药物保养。可将预防的药物磨成粉末投放到鸡群的水槽或饲料当中。养殖人员可在换季期前一个月进行为期两次的药物保养。为避免鸡群发生药物过敏的现象,养殖人员应对鸡群进行试敏。

由于抗生素很容易在鸡蛋中残留有害物质,导致鸡蛋出现问题,因此,鸡群进入产蛋期后是不能使用抗生素的,此时,养殖人员可选用无残留的中药对其进行治疗。中药的药效虽然不如抗生素来得快,但中药可以逐渐恢复鸡群的脾脏功能并提高免疫力。鸡群可通过免疫力的提高,抑制体内的病毒。

7 结语

引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一旦并发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养殖人员需对其进行精心的呵护,在疾病高发季到来之前,加强对鸡舍的通风、消毒,避免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鸡雏垫料免疫力
提高鸡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母鸡(节选)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浅谈淘汰鸡雏在野生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培养免疫力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