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稻全产业链发展路径探析
2021-03-26曹鹏段志红黄见良刘章勇
曹鹏,段志红,黄见良,刘章勇
(1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武汉 430070;2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荆州 434025;3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4 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荆州 434025)
湖北省是全国13 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农业资源丰富、产品品种多样、质量优质可信,具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先天资源要素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是新发展阶段推动湖北省由农业产量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50%和70%。稳定提升水稻生产水平,是确保湖北省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提高水稻产业发展水平,对充分发挥湖北省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构建产业发展胜势,持续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前,湖北省聚焦优质稻米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立足资源禀赋锻造长板,瞄准弱项补齐短板,深化拓展创造新板,全省一盘棋重磅打造10 条农业产业链,把其作为乡村振兴和抬高湖北全域高质量发展底板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充分调研和专家征询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弱项,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湖北水稻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湖北水稻产业发展概述
1.1 发展现状
1.1.1 产能水平持续稳固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26 万hm2以上,单产水平维持在8 100 kg/hm2以上,总产稳定在1 850 万t 以上,为稳定保障区域粮食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湖北省水稻种植以单季稻为主[1],2020 年中稻(含一季晚稻)面积、产量占比均在90%左右。2019 年底湖北省超额完成了210 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目标,全省水稻生产基础更加坚实。
1.1.2 稻米加工基础较好
截至2020 年底,湖北省共有大米加工业企业(含主营和非主营)1 174 家,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76.1 亿元、销售收入564.4 亿元、利润总额17.9亿元,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二、第一位。全省大米加工业年处理稻谷能力5 077.7 万吨,实际年处理稻谷1 384.4 万t,年产大米(含二次加工)888.3 万t,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三、第三位。
1.1.3 品牌创建初见成效
湖北省现有中国驰名商标36 个,成功创建“中国好粮油”产品17 个,“荆楚好粮油”产品86 个(其中大米产品占58 个)。湖北庄品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9 家企业荣获“中国大米加工50 强品牌企业”,“国宝桥米”成功入选“人民新国货”,监利市、京山市被授予“中国稻米加工强县”称号,潜江市被评为“中国虾稻之乡”。孝感香稻[2]、洪湖再生稻[3]、潜江虾稻[4]等专而精的区域公用品牌正在蓬勃兴起,远安瓦仓大米、枝江玛瑙米、石首鸭蛙香稻等小而美的地方特色品牌正在加快成长。
1.2 潜在优势
1.2.1 生产优势更加凸显
湖北省光、温、水资源丰富,水稻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7.6%和8.8%,是名副其实的水稻生产大省。“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审定水稻品种260 个,其中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品种83 个,占审定总数的31.9%。近年来,全省优质稻品种种植比例稳定在75%以上[5],居南方稻区前列,水稻生产正由单纯高产向优质、丰产方向加快发展。
1.2.2 绿色模式亮点突出
湖北省正全力打造以“双水双绿”为特色的稻田综合种养[6-8]、水稻“一种两收”[9-12]为代表的“水稻+”[13]绿色高效模式“升级版”。截至2020 年,湖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48.7 万hm2,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20%以上,位居全国首位;再生稻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20 万hm2以上,综合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120 万hm2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绿色的优质水稻核心区基本形成。
1.2.3 产后服务日益完善
湖北省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态不断发生裂变,已经从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加工销售等单一或部分环节服务,发展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全省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14]为抓手,逐渐补齐产后服务等薄弱环节,已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74 个,购置烘干设施2 077 台(套),烘干能力达到15 万t/d,基本可以满足省内粮食主产区产后服务需求。
1.2.4 科技研发实力雄厚
湖北省科研院校创新资源丰富,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涉农院校科研实力雄厚,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15-17]、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18-20]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科创氛围浓厚,一批知名院士、专家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尤其是湖北洪山实验室,在推动水稻种业创新、绿色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已经迈出坚实步伐。
2 湖北水稻产业发展短板突出
2.1 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湖北省水稻种植品种过多过杂,尤其是主产区“种粮一体化”发展程度不够、服务能力不足导致优质稻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订单生产模式推广艰难,原粮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保障。以湖北省水稻生产第一大县监利市为例,全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3 万hm2左右,年服务能力1 000 hm2以上的专业水稻服务组织不到10 家,以小、微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
2.2 龙头企业规模偏小
湖北省现有大米加工龙头企业381 家,其中国家级11 家,省级114 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平均年加工总产值分别为7.9 亿元/家和1.4 亿元/家。其中,年加工总产值超过20 亿元的仅1 家,年加工总产值超过10 亿元的仅3 家。2020 年,全省大米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2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3 精深加工发展滞后
湖北省水稻总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5 位,是名副其实的“中部粮仓”。但多数企业的加工环节仍停留在将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初加工阶段,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开发利用率低于50%,精深加工产品占比不到20%,稻米精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从产粮大省到粮食强省还有较大差距。
2.4 稻米品牌竞争力不强
与水稻产业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省稻米品牌建设呈现持续滞后趋势,市场竞争力整体偏弱。受价格、品质、口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与“水韵苏米”“吉林大米”等优质大米竞争过程中,较难展现市场优势。与此同时,受进口大米、东北大米等挤压,湖北大米传统销售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3 推进湖北水稻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
3.1 持续解放思想,塑造“链式思维”
主动融入国家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大格局,把产业链摆到全国、区域大局中思考,加快构筑“省域公用品牌+市县(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系统推进“1(荆楚大地)+3(京山桥米、潜江虾稻、孝感香米)+N(其他品牌)”品牌集群建设,打造“一花引开百花香”局面,锻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充分运用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湖北省优质稻产业联盟等行业机构,组织制定“鄂米”行业团体标准,探索形成“省域联盟+区域联盟+企业+基地”的产业联盟模式,以市场决定品牌发展方向,以质量反推行业规范,以微利惠及普通大众,以分级满足各类需求,逐渐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协会统筹、企业担纲、社会参与、协同发展”的多维格局。
3.2 强化机遇意识,打造“链式集群”
充分发挥湖北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要素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等比较优势,锚定国家战略,叠加、整合机遇,争取早日实现“弯道超车”。一要抓项目。聚焦“契合度”问题,加强水稻全产业链精准补链,加快推出一批引领式、补充式、填空式、延伸式、增强式项目,支持重点企业健全产后服务体系、改造升级生产线、发展精深加工等,优化产业配套半径。二要抓企业。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依托龙头企业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三要抓平台。搭建覆盖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以龙头企业拉动延伸产业链,以特色产品提升价值链,以电商、仓储、物流串起供应链;以消费者“喜欢什么”促进流通环节“收什么”,引导种植环节“种什么”;探索建立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研究院,为湖北水稻全产业链发展量身定制“芯片”,加速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把“卡脖子清单”锻造成产业发展“机会清单”。
3.3 坚持激励相容,构建“链式生态”
坚持推行“一县一企一策”策略,改革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式,试点建立优质稻米产业引导基金,将其优先统筹用于产业链发展的亟需环节,引导行业建立一种协同生产机制和快速资源配置框架。加快推进区域优质稻米产业集群建设,注重市场导向和应用牵引,促使各类主体、要素等围绕产业链中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鼓励稻米流通企业与原粮生产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供应链协同信息库,按需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库存,以完整的产业链良性循环和先进的利益分配机制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生态圈。强化金融创新,灵活应用各类社会资本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和投资平台,坚持以用促聚,确保产业链上不同类型、不同状况的企业都能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