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药学教学的思考
2021-03-26全瑞国王富文郑浩江
全瑞国,王富文,郑浩江
(包头医学院中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课程思政是以三全育人为格局,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专业课知识同向而行,教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要以德为先,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包括社会道德、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要有健全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心理、哲学、艺术、性格等人格体质。把育人和育才双向并行,教师要把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人生三观的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与能力的培养协同发展,树立家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学生加强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测、想象、思考、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树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的思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药源品种广泛,主要有植物、动物、矿物类药材,已发现的药材品种众多,至今有12 800余种,从古至今一直守护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并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中药学是研究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以及用法用量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类必修课程,主要讲述不同时期中药学的发展变化规律和中药的产地、采集与储藏,阐述中药炮制理论和中药的药性理论,让学生走进中草药的世界,了解中草药的神奇与奥妙。将课程思政有机的融入到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中药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情况见下文所述。
1 中药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中药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创造出来的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璀璨明珠,从《神农本草经》到《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都体现了中药文化的源远流长。中药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均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1]。课程可以从产地与生长环境,中药与采收季节,中药的多源性,毒性中药批判性思维,中药炮制严谨性,处方调配责任心,中药与传统文化、中药与文学知识的联系,中药学中蕴含的辩证法,从辩证思维等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1.1中药学课程中思政元素 中药学中蕴含辩证法。中药的分类与每味中药的关系体现了个性与共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各单位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药的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的对立统一思想,如三七即能活血又能止血;蟾素、麝香小剂量具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具有抑制作用;生山楂本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随着炮制温度逐渐升高,由焦山楂变为山楂炭而达到止血的作用,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1.1.1中药与生长环境 天然药材的分布生长离不开自然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明显,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随着环境的不同,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就有了一定的地域性,通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形成了道地药材,药农通过种植道地药材,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对精准扶贫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如在大别山区和淮北平原推广白芍、茯苓、黄精种植使农户走上致富路[2];宁明县享有中国八角之乡的美称,带动更多产业链有序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3];“桂十味”、“浙八味”等道地药材的种植无不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1.2中药与采收季节 中药采收季节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生长特性进行采集,应顺应自然合理采收,同时还应保护自然资源,可以从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留根保种,计划采集,既要防病治病,也要青山绿水的角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中药材因采收季节的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不同,疗效也会有差别。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曰:“早则药势未成”,《千金翼方》曰:“夫药采取,不知时节,虚费人工,卒无裨益”,都说明了按时令采集药材的重要意义。人参在八月采集,其所含的人参皂苷最高,秋天采集的麻黄所含的麻黄碱较高,金银花在未开放时采集花蕾其绿原酸含量最高,全草入药的植物在枝繁叶茂时采集如藿香、香薷、薄荷等;叶类药材采集在盛花期,如紫苏叶、侧柏叶等,桑叶是在落霜后采集;花类药材采集是在花蕾期或开放期,如红花、荷花、玫瑰花、等;果实类药物除青皮、枳实,少数药材外均要在果实成熟时采收;根及根(块)茎以早春或深秋时节(即农历二月或八月)采收为佳,因为初春津液丰润,未上达枝叶,等到秋季,津润下达根部,如天麻、葛根、玉竹、大黄、桔梗、苍术等。皮类药材采集常在春夏之季,如黄柏、杜仲、厚朴等。这些采集时间顺乎天理,符合植物生长规律,如期而至的自然灵性,造就了各类药用植物神奇般的生命,以其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1.3中药的多源性 用于人类防病治病的中药材,源于动物、植物、矿物、人工制品。根据《2015-2020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有50种濒危药材实现了种养殖,200余种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建立了10个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区,15个药用动植物园,加强对麝香、川贝、人参、穿山甲、冬虫夏草、石斛等濒危物种的基地建设,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1.4毒性中药批判性思维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中医药总是不断向前发展,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同一种药材因炮制方法不同,导致药物性能的不同,体现的功能也不同。虽然附子、半夏、马钱子、巴豆有毒,但通过炮制后具有很好的治疗价值。
1.1.5中药炮制严谨性 防范硫磺熏蒸的危害性,完善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检查方法和指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生地、何首乌九蒸九晒,体现了一代医药传承人的坚守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体现了医者的良苦用心的工匠精神,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
1.1.6处方调配责任心 医者仁心,生命至上。药物配伍禁忌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基本原则,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
1.2传统文化与中药学的关系 药食同产于天地之间,秉自然之精华,充饥谓之食物,治疗谓之药物,故药食同源。九九重阳节的插茱萸,端午的艾草、雄黄、蜈蚣,中秋节的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月宫为蟾(蜍)宫,以及五仁(松子仁、桃仁、柏子仁、李仁、花生仁)月饼,立春也称咬春,以萝卜、香菜、韭黄为菜制作春饼。另儒学文化思想深刻地影响中医药文化,如《灵枢》曰:“与天地相应”等,佛学对中药的影响,如《佛说奈女耆婆经》曰:“天下所有,无非是药”,道家的哲学思想在中医药文化中的渗透和影响,无不体现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的关系,体现了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1.3中药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 中药赋含了许多寓意和象征。具有清热解毒升发清阳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附有高尚的情感,象征清廉;灵芝象征着吉祥;竹子寓意气节;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作用的青黛,体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
1.4中药学与文学知识的联系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中药文化,如《诗经》《楚词》《红楼梦》;北宋时期苏轼一生写了不少包含中药的诗词,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药名情书等。
2 中药学课程思政具体实践和取得的课堂效果
2.1活跃课堂气氛 在2020级中药班,授课教师在每节授课中,把中药饮片、生药、药用植物标本带入教室,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本节课所讲内容,通过眼看、手摸、口尝、鼻闻、折断面等近距离接触,了解药物的性状特征,接近自然,营造学习中药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2.2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利用实验课组织观看《本草中国》《本草中华》《神奇的中草药》等纪录片,展现中药材的来源、炮制、生长特性和生长环境,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关注度,例如在讲抗疟疾药青蒿时,可以结合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素的发现到乙醚提纯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中医药知识是一个伟大的宝库[4],探索中药的奥妙和日久弥香的中医药文化精髓,体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并要求学生积极撰写观后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2.3培养学生对中药学学习的文化自信 利用暑期实践教学去野外采集药材,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药用植物的植物形态、生长特性及药用部位;教学生如何制作植物标本,亲手感受自然界赋予人类的防病治病的礼物,采用取象比类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药性和功效,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以皮治皮”等,体现了古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格物穷理的思维方式。
3 中药学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思考
3.1改变传统授课模式 利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翻转课堂、PBL(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完善中药学课程设计,循序渐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逐步深化,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和相关视频,学生分组讨论[5],让学生提前预习时找出思政元素,课堂提问互动,不断丰富中药的思政内容。
3.2教师拓展知识面 教师应拓展中药的课程思政思路,丰富中药文化知识。从总论的中药学发展、中药的采收和储存、性能、炮制、用法到各论的每位中药,处处有思政元素的存在。师生应同行,教育是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大计,师德为本,教师应以德为先,以德为教,以德为学,以德修身,实现教学相长,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6]。
综上所述,在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将课堂打造成一场精致优美的中药文化之旅[7],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应充分发掘和梳理中药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使专业与思政双轨并行、两翼齐飞[8]。向学生详细推介中药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诗歌文化、名人文化、影视文化、体育文化等领域的紧密关联[9],进一步树立中药课程思政意识,引导学生双向并行,教学相长,不断创新思维,推进中药学课程思政的向前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华本草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