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学家王泽农对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的贡献

2021-03-26韦玲玲章传政

茶叶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茶学茶业生物化学

蒋 敏,韦玲玲,章传政

安徽农业大学 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6

王泽农(1907—1999 年),出生于安徽省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与“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立志为振兴中国农业(茶业)改名“觉农”一样改名“泽农”,是我国著名的茶学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专家、中国茶学界公推的“20 世纪十大茶学家”之一。王泽农于1931 年获国立上海劳动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37 年获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农业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并获得比利时国家农业化学工程师称号;1938—1952 年,先后担任复旦大学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并参与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组,在我国第一家国家级茶叶研究所——崇安茶叶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兼化验组组长,此外还在多所院校的农业化学系任兼职教授;1954 年起长期执教于安徽农学院(1995 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创办茶业系并担任茶业系教授、茶业科科长,主讲农业化学、茶叶化学、土壤化学、植物生物化学和茶叶生物化学等课程,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曾兼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华茶人联谊会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其简历和传记被《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20 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等收录。王泽农教授九十华诞,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阶平先生题词:“发展茶叶生物化学为独立的系统学科,当代茶圣之名天下闻”。

1 参与创立近现代高等茶学教育体系,开创茶学高等教育新局面

建立茶学高等教育学科,构建中国茶学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层次茶业专业人才是振兴祖国华茶事业的根本方策,也是吴觉农茶学思想的一大核心要旨。1938 年,复旦大学因抗战而西迁重庆北培夏坝并建校复课开展战时教育。刚从比利时回归不久在云南省建设厅任技正的王泽农受复旦大学李亮恭先生邀请担任垦殖专修科教授,除任教外还担任农场农产制造部主任。1939 年,为适应战时茶叶生产、运销和国内外贸易的需要,中国茶叶公司与复旦大学商议合作创办茶叶专业系科,经商议协定,于1940 年春季成立两年制的茶叶专修科,而四年制本科层次的茶叶系经教育部核定称为茶叶组,于1940 年秋季开始招生,由中国茶叶公司总技师、协理吴觉农担任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组主任;王泽农协助吴觉农开展整个茶叶专业系科的教学安排、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茶叶系科教授和研究人员,主讲土壤化学、生化分析检验、茶叶化学、农业化学等多门课程。此外,王泽农还是四年制本科茶叶组产制方向和茶叶研究室负责人之一。

1940 年,王泽农受命协助李亮恭在先后创立的垦殖专修科、园艺学系、茶叶专业科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复旦大学农学院。1946 年至1949年期间,王泽农担任茶叶专修科主任,主教茶叶化学和农产品加工相关课程。1949 年上海解放后,王泽农根据国际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到农业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发展我国农化事业的使命感,在农学院成立了农业化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王泽农认为农业化学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为解决种植业中的土壤肥料问题、养殖业中的营养问题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问题,在农业化学系设立了农产加工、土壤、营养三个组(专业),这为建国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充分体现了王泽农科学的预见性和高瞻远瞩的教育观念。

复旦大学茶叶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建的茶叶专业系科[2],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茶学系,代表了旧中国茶学教育的最高水平[3], 开启了现代意义上茶学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征程。从1940 年至1954 年,茶叶专业组科共培养毕业生近200 人[4],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新中国茶业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建国后十余所高等院校茶学专业的创建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人才。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开展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考虑到东北地区缺乏农业院校,决定将复旦大学农学院迁往沈阳,成立沈阳农学院。但鉴于东北气候寒冷,不适应茶树生长,不便开展茶叶教学试验、科研和实习实践工作,于是决定将茶叶专修科迁至安徽大学农学院(安徽农学院前身)。于是,王泽农也随之迁至安徽大学农学院,担任茶叶专修科教授。1954 年,安徽大学农学院迁至合肥并独立建院为安徽农学院,茶叶专修科也随迁至合肥,王泽农开始在安徽农学院长期执教,从事茶学教育和茶业科研工作。1956年,茶叶专修科改为茶业系并升为本科层次办学,发展至今已成为培养茶学所涉及的农、工、商贸、科研等多领域和覆盖茶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人才的综合性茶学教育高等院校。正如王泽农教授的学生、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教授说道:“是王泽农和陈椽二位先生亲自创办了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5],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的创办填补了安徽茶学高等教育的空白,为安徽乃至全国茶产业和茶学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997 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农林科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拟撤销茶学专业,将其一分为二并入“食品科学”和“园艺学”。考虑到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未来以及茶学专业保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王泽农教授联合其他茶学高等院校以书面形式向教育部申请保留茶学专业,最终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学专业得以保留下来。王泽农等老一辈茶学教育家“力保茶学安危”,大力推动我国茶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我国茶学学科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功绩值得历史铭记与载入茶学高等教育发展史册。

2 建立茶叶生物化学分支学科,开拓茶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理论

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茶叶科学可以分为茶学(茶的自然科学,如茶树栽培、育种等)、茶业学(茶的社会科学,如茶叶经营贸易、流通等)和茶文化学(茶的人文科学,如茶文学、茶史等),这是由茶的多重属性和茶相关领域的发展需要所决定。因此,有学者将茶的研究分为茶学、茶业学和茶文化学三个子学科[6]。作为一个学科专业,茶学是一门涉及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植物学、经营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包含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生物化学、茶艺、茶文化、茶叶经营管理、茶旅游等多方面茶叶理论与技能,涵盖与茶相关的农、工、商贸等诸多领域、文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上述三大子学科,使得“茶文化、茶经贸、茶科技三足鼎立,共同构成茶学”[7]。而茶叶生物化学理论是茶学科学研究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茶叶生物化学学科是茶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分支学科之一,由王泽农创立。

王泽农长期在安徽农学院任教,开展茶学教育与研究工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针对茶叶化学、茶叶成分分析研究的局限性,王泽农认识到要将茶叶化学的研究转到茶叶结构物质的生物合成和特征成分的形成与转化等生物化学领域上。此后,他一直以生物化学为主线致力于茶叶成分及生理生化相关领域研究,在国内高等院校茶叶专业率先开设了茶叶化学课程,建立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并创导了茶学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他撰写的“微量营养元素对茶树的生化作用”一文首次将实验观测到的微量营养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和茶叶高产优质的影响的直观认识,用物质代谢生理生化机制的理论来进行解释。1957 年,王泽农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茶叶生物化学专著《关于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拉开创建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序幕。六十年代,关于茶叶发酵实质的问题是学术界较长时期内争论的热门问题,王泽农在通过发表“论茶叶发酵的实质——和陈椽同志讨论几个问题”“发酵的概念和茶叶发酵的实质”和“茶叶发酵的生化机制”系列文章,抛弃了学界普遍认同的发酵是个别成分转化和生成新物质的片面观点,而是用生物化学系统观点重新对茶叶发酵进行阐释,从而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茶叶发酵的实质,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此外,他撰写“茶叶理化审评研究动态与展望”“茶叶中特征成份的生物合成和转化等二级代谢”“茶叶磷代谢的计量生化——茶树嫩梢中磷的再利用率和磷肥施用量”等论文为茶叶生物化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国内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现状,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实验研究,王泽农通过将茶叶生物化学当时普遍认同的静态生化和动态生化体系发展为以酶系统作用和调控为动力的茶叶特殊特征成分生物合成和转化为中心的茶叶生物化学基本完善的新体系,并编著了国内外第一部《茶叶生物化学》(1961 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叶专业试用教材。该书以茶叶物质二级代谢为主线,显示了茶叶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价值,提高了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为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0 世纪八十年代,茶叶生化研究取得了全面的新进展和深化认知[8],王泽农编著的《茶叶生物化学原理》专著是这一时期有关茶叶生物化学研究最为瞩目的理论性成果。该书详细阐明了各种器官中茶叶中各种重要成分的分布、细胞质系统和超微结构。并根据生物体物质的次生代谢机制进一步阐述了茶叶的特性——酚类物质、咖啡因、茶氨酸、香气成分的形成和转化机制、栽培措施、环境条件以及对制茶过程的影响。《茶叶生物化学原理》著作反映了当时我国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的新进展,完善了茶叶生物化学理论,与《茶叶生物化学》一书共同构建了茶叶生化成为独立学科的理论基础,使茶叶生物化学成为了一门独立而系统的学科,并逐步形成茶叶贮藏生物化学、茶种质资源生物化学、茶鲜叶品质生物化学、成茶品质生物化学、制茶生物化学、静态茶叶生物化学、动态茶叶生物化学等分支,为茶叶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路径。由于该书结合了我国当时茶叶生产和科研的实际,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科学理论的代表作,获得1977—1981 年度第一届国家科技优秀图书奖,并被我国第一部地方技术通史《安徽科学技术史稿》[9]全文 收录。

基础研究作为获取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因素。数十年来,王泽农不仅一直以生物化学为主线,在茶叶二级代谢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工作,创导茶学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建立完善的茶叶生物化学理论体系,创立茶学生物化学学科,开拓了茶学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完善了茶学学科体系,为当代茶学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奠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为我国名优茶开发、解决茶叶优质高产问题、茶树新品种选育、茶树品种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茶叶功能性产品开发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思路。在茶叶科学研究领域,对茶树生物体和茶叶品质本质问题的研究,均无法脱离茶叶生物化学。随着茶学研究朝着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趋势演进,尤其是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茶学研究中,越发凸显了茶叶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地位,其研究成果为茶叶活性物质、茶叶理化检验、茶与人体健康、茶叶加工学、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茶树分子育种学、茶树基因工程学等茶学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茶叶生物化学》课程也早已成为全国茶学高等院校茶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此外,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也在王泽农等老一辈茶学家创建的茶叶生物化学研究室、茶学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5 年获批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世界多所高校共同组建了茶叶化学与健康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目前已成为中国乃是世界主要的茶学科研机构之一和世界重要的茶学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已成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茶树次生代谢和茶叶安全生产”团队入选2006 年安徽省高校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和2011 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目前正朝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迈进,逐步成为国内外重要的茶学教育与科研基地、优秀茶学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安徽农业大学开设的《茶叶生物化学》课程也先后被列为安徽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10]。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与王泽农所创导的茶学研究的生物化学途径和茶叶生物化学理论体系密切相关。

3 开展茶叶科技创新,推动茶产业发展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三位一体”的基本职能,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教师是三大职能的直接完成者[11-12]。茶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因此,茶学教育要以茶学前沿理论和茶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为先导,并结合当前阶段茶叶生产的实际,为茶产业发展服务。茶叶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茶学理论完善、发展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为解决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茶业经济快速发展,王泽农积极开展茶叶科技发明,在茶叶机械研发、茶叶加工技术、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为茶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和茶资源的综合利用贡献了力量。20 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了解决红茶和绿茶加工中的拣梗问题,他先后主持研制了HCDJ-6 型红茶光电拣梗机和LCDJ-20 型绿茶光电拣梗机,这两项成果分别获得了1981 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84 年商业部重大成果三等奖。

20 世纪九十年代,已是近90 岁高龄的王泽农对茶叶科研的热情依然不减,不遗余力地为茶叶科技事业的发展攻坚克难、发挥余热。他主持了安徽省“八五”攻关项目“中低档茶深加工技术研究”并通过省级鉴定。该项目涉及茶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应用、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茶叶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对纯天然罐装祁红茶水做了研制开发,并对罐装祁红茶水货架寿命做了预测[13],为祁红的综合利用与罐装茶水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发挥茶的养生保健功能,拓展茶的饮用途径,王泽农还以祁门红茶为主料,研制了以防治心血管疾病为主攻目标的“祁红·新绿”保健茶系列产品。经中西医临床应用表明,该产品对防治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血粘度、提神益智、乌发养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14]。此外,该项目研发的“美康寿”系列茶产品还获得了联合国发明创造之星奖。

4 补论

王泽农从事茶学教育与茶叶科研工作六十余年,笔耕不辍。据笔者统计,他先后出版学术专著7 部(含合编合著),编写多门课程教材和大纲讲义25 种,发表论文50 多篇,翻译外文文献23 篇,未公开和未正式发表的论文、评议、论证报告等20 多篇。这些论著涉及土壤学、茶叶化学、茶文化、茶产业、茶叶技术研究、茶叶健康、茶叶生物化学等诸方面,为我国茶学教育、茶学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他还担任《英汉茶业词典》审校和中法两国合作编纂的《汉法英农业大词典》茶叶部分的主编,以及“中国古今茶业科学技术知识之大成”[15]巨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 卷》编委会主任和总论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几乎涵盖茶业所有领域,是一 部层次分明、科学严谨、全面系统的茶业巨著,是我国现代最早的一部大型茶业工具书,为我国茶学教育、茶叶生产发展和茶叶科学技术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1990 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是当时九种获奖图书之一[16]。

晚年的王泽农把目光转移到了茶文化理论研究上,撰写了一系列颇具理论价值和学术水准的高质量论文。如“茶文化源流初探”“中华茶文化——先秦儒学思想的渊源”“新世纪的茶德”“陆游的桑苎家风”和“茶品与品茶”等论文均是茶文化研究的力作,推动了茶文化理论和学科建设[17],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王泽农先生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还是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他先后多次担任九三学社安徽省主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无私奉献,尤其是为振兴和发展安徽省茶产业积极建言,为推动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王泽农还是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的早期开拓者和“大别山道路精神”的践行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响应国家科技扶贫的号召,走大别山科技扶贫道路,安徽农业大学与金寨县联合创办“金寨大专班”,首开为贫困地区“量身培养人才”之路[18]。王泽农先生多次深入大别山区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茶叶科技扶贫,为“金寨大专班”茶叶专业学生讲授茶叶技术知识和产业发展政策,帮助开发山区特色茶资源,为开拓大别山茶叶科技扶贫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用行动践行了“万众一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艰苦奋斗、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道路精神”[19-20]。

王泽农在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个人修养、科研精神等方面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在教书育人方面,他循循善诱,讲究启发式教学,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严谨治学,注重学术研究的理论性与应用性,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变通,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具有前瞻思维,紧跟学术前沿。此外,他博学多闻,精通多国语言,眼界开阔,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双重修养。

猜你喜欢

茶学茶业生物化学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贵州茶业大事记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茶业新星——“冷泡茶”
兴趣教学法在《茶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茶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武夷学院茶学(茶文化经济方向)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