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四重维度

2021-03-26臧小林周廷勇

关键词:铸魂育人特色

臧小林,周廷勇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一、问题提出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一篇重要文章,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谈话要点,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高等学校是传播与创新科学、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近3 000所,各类在校学生3 800余万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仅关系千万大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支撑。因此,研究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维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尤其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需要。

二、学术动态: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研究分析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1]。由此正式提出“铸魂育人”命题,迅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再次强调“铸魂育人”这一命题后,引起强烈反响,出现研究高峰[2]。学术界围绕“什么是用新思想铸魂育人”,“为什么要用新思想铸魂育人”,“如何用新思想铸魂育人”这三个问题展开论述。刘玲认为,新时代铸魂育人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李红权、张春宇认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是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的头脑,铸造人的理想信仰,培育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人的价值观念,通过科学真理的内化,实现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整体转变,外化为科学真理指导下的实践行为[4];商志晓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更是铸魂育人的思想引领、思想基础与思想支撑[5];刘建璋指出,铸魂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凝魂聚气、固本培元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培根、立德、铸魂“三位一体”的实践逻辑,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坚定理想信念三重维度合力铸魂,稳步推动铸魂育人工程有序顺利开展[6];沈壮海认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思想与情怀的统一、深知与笃行的统一、显性与隐性的统一,有效推进这项教育工作[7];姜琳琳提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新时代的呼唤,要从提高政治站位、把握“三因”方式、推进“三进”工作维度入手[8]。此外,闫莉玲运用协同理论提出,高校铸魂育人应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的行政层级协同,思政课程主打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协调,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方式协同,课堂与校园阵地协同,网上网下育人场域协同,教学、管理与服务的育人主体和功能协同,实现校内网络化协同育人新机制[9];张艳国提出,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从协同联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大学文化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等五个方面着手,提升铸魂育人质量[10];闫伟奇强调,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必须重视自身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完成思想政治课铸魂育人的使命[11]。

总体而论,学术界对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研究仍方兴未艾,已有成果中理论演绎和政策解读较多,学理探究和实践运用较少;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谈铸魂育人的成果较多,从实现铸魂育人全覆盖、无盲区方面论述的成果较少;结合高校实际,系统分析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成果很少。鉴于此,笔者运用体系化思维,从“怎么看”和“怎么干”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从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四重维度展开系统论述。

三、四重维度: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价值意蕴与策略进路

高校是铸魂育人的重要阵地,应当从提高政治站位、落实重大部署、抓住关键环节、掌握科学方法四个方面着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切实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到实处,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一)战略维度: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到创见,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实现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指针,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心骨、定盘星。高校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推动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工作。

1.从国家层面看,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团结凝聚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是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12]442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经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3]77实现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繁激荡。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从社会层面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大学生接续奋斗

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不可见的空间“气泡”,而且随环境条件的不同发生大小变化,当受到干扰时,人就会感到很不舒服。人在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密切距离 、个体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人们总是随时调整自己与他人所保持的距离。通过空间的大小、距离,达到使人舒适、平衡的感觉。通过对各个空间的面积以及距离的调查,可看出客厅普片面积较大于其他室内空间,给人营造一种开阔的感觉,而卧室相对客厅较小,让人感觉更加私密,这便是空间的距离感的作用。使人在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行为性质下,能够找到合适的空间大小距离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动。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12]32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新时代中国青年奋斗的主题、方向和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优秀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要愈加强烈,给高等教育和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责任和使命更加神圣而重大。

3.从个人层面看,顺利度过拔节孕穗期,需要大学生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因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国高校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学,按照“四个服务”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4],“我感到,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14]。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15]54。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在岳麓书院同正在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师生们亲切交流,他希望青年学生不负时代重托,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二)理论维度:领会精神实质,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反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彰显着坚定理想信念,贯穿着高度自觉自信,体现着鲜明问题导向,充满着无畏担当精神,闪耀着理性光辉和人格魅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照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6]。对于高校来讲,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键是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牢牢抓住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1.把握办学方向,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但情况也非常复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7]。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8]。高校领导应当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大学的使命担当,担负起国家民族赋予的历史重任,观大事,谋全局,干实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规律,认清大势,坚定信心,应对调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

2.厘清育人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3.明确价值取向,深入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量的快速扩张,质的提升矛盾越来越突出,党对教育领域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亟待加强。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15]174。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是办学主体,要尽可能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保证学校事情学校办。办学有规律,学校有主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不能动辄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办活动,更不能把招商、拆迁等“摊派”给学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要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但不能把高校人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实践维度:抓住关键环节,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原则性和科学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更是高校铸魂育人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宝库。对于高校来讲,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重点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环境下,确保高校广大师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13]109。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大政治优势。高校党委要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完善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更加坚定师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增进师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实到位。高校要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教育报国的感召力,全面加强党委班子的领导力,不断夯实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标杆院系的引领力,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发展优势。按照“思路细化、举措固化、质量优化”的工作思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切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干事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2]66。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应当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精神,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理直气壮地开好办好思政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2]329。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推动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提升教学实效[20]。高校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8]。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健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机制,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应当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向学生说清楚、讲明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改变过去学工队伍“单打一”、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现象,充分发挥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这“三支队伍”的功能,在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协同育人的整体效应,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方法维度:落实重大部署,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是通过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外化为爱国爱党、向上向善、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创新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实现认识和实践的转化,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把老一辈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一代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探索以下五种方法。

1.理论学习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3]7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14]。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些重要论述,为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大学生要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多读、精读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篇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其内化于心,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凝聚精气神的灵魂。高校要发挥专家众多、人才济济的优势,通过专题讲座、辅导报告、集体备课、研究阐释等形式,引导师生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其中彰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更加自觉地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2.实践锻炼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14]。思政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它还是一门信仰课。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视思政课的实践作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8]。初心易得,始终难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要靠学习,更要靠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22]。大学生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大学生要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职,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要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重点学习,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杜绝片面化和碎片化,推动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做到入脑入心。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3.斗争历练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23]。他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大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他勉励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24]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廓清思想迷雾,澄清错误认识,排除各种干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勇于担责,善于履责,全力尽责。大学生要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文化熏陶法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2]352。高校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生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要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大学生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高校要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高校要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彰显大学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陶冶情操,浸润灵魂,引领行为,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大学生心中闪亮。

5.领导示范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25]。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落细。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固步自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26]。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乘势而上、尽锐出战,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集中力量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实现我们的目标。高校领导班子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五育并举”要求,构建 “十大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深化思想引领,持续优化校风学风,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

四、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一项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四个维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战略维度是首位,提高政治站位是做好铸魂育人工作的前提;理论维度是基础,把握内在逻辑是做好铸魂育人工作的条件;实践维度是关键,了解操作要领是做好铸魂育人工作的抓手;方法维度是支撑,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铸魂育人工作的保障。高校应当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教材,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铸魂育人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立根铸魂 为央企扬帆护航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新疆“铸魂工程”亮点纷呈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努力在育人铸魂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