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孕妇1196 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
2021-03-26庞贤春
庞贤春
(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实验室,广西 北海)
0 引言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人们婚育观念的改变及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高龄(≥35 岁)孕妇的数量迅速增加。而高龄孕妇生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概率远高于适龄孕妇[1,2]。由于高龄产妇的卵子老化,其染色体不分离的发生概率升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也随之增长,进而导致畸形儿的生育率增加。[3]。下面我们对2015-2019年来本院做产前诊断的高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来本院行羊水穿刺的高龄孕妇(其中包含无创染色体产前筛查高风险,不良孕产史)1196 例,孕周17-24 周,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梁色体核型检验
在B 超引导下,经腹部羊膜腔穿刺术,无菌操作,抽取2ml 羊水弃去,再抽取20ml 羊水分别等量置于2 支15ml无菌离心管中,1500r/min 离心10min,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弃上清,留2.5ml 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两个装有不同厂家的培养基的培养瓶,用无菌吸管吹打混匀,分别放置在37℃含5%CO2的不同的两套培养箱静置培养7d,取出培养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羊水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添液或者换液处理。继续培养1-2d 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6-8 个克隆且有许多圆形透亮的细胞时加入秋水仙素阻断,胰酶脱落,低渗,固定收获细胞,滴片,80℃烤片3-4h,常规下G 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每例标本常规计数至少20 个细胞,并在莱卡染色体分析系统下分析5 个核型,记录任何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的核型。如有可能有性染色体异常病例的标本,则应至少计数30 个细胞,如疑嵌合体,计数50 个以上细胞,对一些多态性染色体及标记性染色体加做C 带或N 带加以验证。根据人类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13)标准进行描述染色体核型,并出具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
1.2.2 C 显带
用5%Ba(OH)2和2 X SSC 处理,Giemasa 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分散好、长度适中的着丝粒区深染的染色体。
1.2.3 N 显带
用50%AgNO3银染,Giemasa 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分散好、长度适中的有黑色银染颗粒的染色体。
2 结果
2.1 染色体异常核型及异常检出率
1196 例高龄孕妇(≥35 周岁)羊水标本培养成功1194 份,成功率为99.8%。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1 例,异常检出率为5.9%(71/1196),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50 例,染色体结构异常3 例,染色体多态性13 例,嵌合体5 例。
2.2 常见异常染色体种类及异常率
在本研究中高龄孕妇三体综合征胎儿共38 例:其中21-三体为31 例,异常率 2.59% (31/1196);18-三体为5 例,异常率0.42%(5/1196);13- 三体2 例,异常率0.17%(2/1196),其次为性染色体异常14 例(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嵌合体),异常率1.17%(14/1196),多态性核型13 例,异常率1.09%(13/1196),见表1。
表1 常见异常染色体种类及异常率
3 讨论
在临床中,由于新生儿染色体病而导致其出现遗传类疾病的现象十分常见,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重要的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不做筛查是我国现行的产前诊断策略,其仅将高龄作为施行有创产前诊断的唯一指标[4]。产前诊断技术为减少出生缺陷提供了胎儿遗传学信息,目前最为常用的产前诊断技术为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穿刺,因为在操作中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导致妊娠丢失的发生,丢失率分别为0.06%-1.3%及0.5%-2%[5],同时还会为产妇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高龄是影响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孕妇年纪与发生率呈正比,尤其是T21[6]。本研究1196 例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71例,异常发生率达5.9%,其中三体综合征38 例,占总异常率53.5%,21-三体为31 例,18-三体5 例,13-三体2 例,与此前研究中高龄孕妇由于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概率增加相符合。可见,高龄妊娠由于卵子老化、染色体不分离的概率较高,导致各种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概率大大增加。三体核型仍然是胎儿最常见的异常核型,染色体畸变常被认为是引起三体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在亲代的配子形成时或妊娠初期受精卵卵裂时出现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一个配子含多条染色体,另一个配子染色体缺失,受精后形成三体型或单体型异常的子代。由于3 条染色体载有相同的基因,破坏了遗传物质间的平衡,导致胎儿染色体异常[7-10]。高龄孕妇21 及18-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羊水染色体分析得到有效增加,减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性染色体异常14 例(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嵌合体),多态性核型13 例,占总异常率18.31%,其中以inv(9)最为多见,此外,结构异常共检出3 例胎儿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果从表型正常的父母遗传而来的常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出现异常表型的风险较低。而新发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单亲二体或者断裂点刚好在致病基因的位点上,就可能出现畸形的胎儿。其异常效应取决于非平衡片段基因的数量和功能表达。通常非平衡片段越大,所含的基因越多,表达的致病基因就越多,胎儿发生畸形的风险就越大。多态变异的构成及意义,1196 例标本中共检出13 例染色体多态变异,过去认为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及随体区所含基因少,不具有表型效应,但近年来,在一定内环境影响下,这些多态性变异可导致临床表型异常也有报道[11,12]。
根据高龄产妇是产前诊断的重点对象这一显著特征,本文特选取1196 例高龄产妇的羊水细胞作为研究样本,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而对高龄产妇所孕育胎儿的各种染色体疾病的发生率及其染色体异常的主要核型进行探究,为单一高龄因素孕妇人群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方案研究提供参考,并且作为依据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