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基因中,牛凭什么最特殊
2021-03-25陈忠海
陈忠海
牛,对中国人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它象征着大气与富足,不仅寓意勤劳与奉献,更守得家国平安,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那么,在历经数千年风雨锤炼打造出的中华民族基因中,牛凭什么最特殊?
今年是农历辛丑年,俗称牛年。牛,对中国人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它象征着大气与富足,不仅寓意勤劳与奉献,更守得家国平安,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
那么,在历经数千年风雨锤炼打造出的中华民族基因中,牛凭什么最特殊?
对牛的感情,从恐惧开始
在300万年的时间长河中,牛从对生命安全的威胁逐渐成为人类的重要助手和伙伴。现代考古发现,300万年前,早期直立人开始狩猎,主要目标是野兔等小动物,体型庞大的野牛、野猪等对人类还存在很大威胁。到晚期直立人时期(距今约150万至30万年前),野牛已经成为主要狩猎对象。
约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开始对牛进行驯化。人们将捕获的野牛犊圈禁饲养,经过不断繁育,使牛的野性逐渐消失,成为家畜。
浙江余姚河姆渡和桐乡罗家角文化遗址发掘出的水牛遗骸证明,大约7000年前中国东南沿海或沼泽地带野水牛已开始被驯化。
到了春秋战国,以牛拖犁的垦耕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之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牛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历朝历代制定了许多禁止屠宰耕牛的规定。
从图腾崇拜到生肖文化
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当中,还作为祭祀文化的重要题材,参与到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项当中。
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各部落习惯于把自然界中的某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氏族徽帜——原始的图腾崇拜产生了。在神话传说中,一些早期的部落联盟首领长着“人身牛首”。
从商代留下的大量卜骨和卜辞可以看到,当时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王侯贵族的私人生活,常常通过占卜的形式求解。占卜多用动物骨骼进行,其中牛肩胛骨的数量最多。
秦朝将牛视为神灵,在祠堂中进行祭拜,以求庇佑。一直到隋朝,朝廷还设置有“牛羊署”,宋朝设置有“牛羊司”,主要职责就是参与国家的祭祀事务。成语中的“牛鬼蛇神”“牛头马面”都是牛参与祭祀的反映。
在动物崇拜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发展出生肖文化,随后逐渐融合为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方面均有体现。
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两地出土的秦简中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我们就有了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并固定为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
铁牛镇水,守家国平安
在五行学说和生肖学说看来,牛同时拥有土和水的属性,水土相生相克,因而牛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
相传大禹治水时,每治好一处就将铸铁牛沉到水底,以镇水患。虽是传说,“铁牛镇水”已根植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之中,参与了无数次治水活动。唐朝以后,铁牛不再沉入水底,而被放置于岸边。
北京颐和园有铜牛,是乾隆皇帝仿大禹“铁牛镇水”的故事而铸。牛背有《金牛铭》:“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
现在,在中国各地的水边河畔,经常可以看到高大的铜牛、铁牛,这些历史文物成为人们观赏的艺术品,但在古代却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心中的“镇水兽”和守护神。
时至今日,牛图腾崇拜的痕迹依然存在。一些民族祭神的舞蹈中有许多戴牛头面具,还将牛头置于屋脊进行膜拜,或将牛视为镇宅之宝;有的规定不得宰杀、食用耕牛,以牛来祈福。
在数千个四季轮回中、在不可计数的风霜雨雪打磨之下,各部族如百川归海一般团结、融合,形成了让每个华夏子孙引以为傲的中华民族。在这个过程中,牛已经成为国人精神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
牛文化,刻进中国人的基因
牛的形象还广泛出现在文学艺术、民间工艺和语言系统中。牛文化已深深刻进中国人的基因。
牵牛星与织女星本是天上的两组星星。牛宿星有6颗星,位于银河之东,形如牛头和两角,古人称其为“牵牛星”。“织女星”有3颗星,呈等边三角形,位于银河之西,与银河之东的“牵牛星”相对。古人以农耕生活为原型,为它们创造了一则优美的爱情故事。
牛的形象还出现在古代的器物上。例如,陕西岐山贺家村出土有西周牛尊,其躯体浑圆,四足粗壮,伸舌作流,背上开口設盖,盖钮为一立虎,盖与牛背以环钮相连,可随意开启而不致脱落,腹背及足部饰有云纹和夔龙纹。牛形器或写实、或写意,把匠师们对生活的美好企盼呈现出来,成为传统工艺的精工之作。
牛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重要物象。比如,宋人孔平仲《禾熟》写秋收中的牛:“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明人李东阳《北原牧唱》写田园牧歌中的牛:“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山苍茫,水清浅。”这些诗词作品或写景、或状物,从多个角度写出了人与牛的依存关系。
牛的形象还广泛进入语言系统。比如,“老黄牛”比喻勤恳工作的人,“孺子牛”指甘为公仆的人,“拓荒牛”指敢于创新的人,“牛气”形容骄傲自大的神气,“牛脾气”指人固执倔强的脾气,“对牛弹琴”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吹牛皮”比喻夸口说大话,“牛鬼蛇神”比喻丑恶的东西或坏人……这些涉及牛的词语,以牛为依据,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或褒、或贬、或中性的含义,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