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纬禄女儿回忆:父亲将血肉“补”在导弹上
2021-03-25
66岁那年,由于过度操劳,黄纬禄的体重减了11公斤。人们说,“黄老剜下自己的血肉补在导弹上了”,而他却说:“11公斤相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为使导弹“飞得稳、打得准”,付出巨大心血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1957年底,黄纬禄调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从此,他与导弹结下了不解之缘。近日,黄纬禄的女儿黄道群追忆了父亲生前的细节。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中国的导弹研制是在有外援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在研制起步一段时间之后,便失去了外援。黄纬禄憋足了一口气,一定要造出自己的“争气弹”。他每日早出晚归连续加班,家人都见不到他的人影。他偶尔在家时也是神情严肃,一直在思考和计算。
1960年11月5日,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
“东风二号”开始研制时正赶上全国大饥荒的年代,粮食供应特别短缺。在国防部五院,饥饿导致有的人“上楼梯两手扶栏杆,蹲厕所两眼冒金花”。晚上加班,饿得实在难受时,大家就冲一点儿酱油汤充饥。那时,黄纬禄发明了“抗饿新疗法”:肚子餓得咕咕叫时,就把裤子上的皮带向里勒紧一个扣,再叫,就再勒紧一个扣……
夜以继日的超负荷工作与巨大的精神压力叠加在一起,使黄纬禄的消化道溃疡日趋严重。那时为了研制导弹,黄纬禄有病顾不上治疗。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白天靠服药来缓解疼痛,夜间常常需要持续按揉或用力顶住疼痛的部位才能勉强入睡。
黄道群回忆:“父亲当时是导弹控制系统的负责人,为了使导弹‘飞得稳、打得准,他和研制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父亲和姑姑有过这样一次对话:‘姐姐,背心破了,你帮我补一下。姑姑问:‘别的地方都还好,怎么会破在这里?父亲说:‘心口痛,揉得久了,就破了。姑姑含着泪对父亲说:‘纬禄啊,你心口痛成这样,还一直加班,真是活受罪呀!父亲就是这样,为了中国的导弹事业,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请大家把我当成小学生,从ABC讲起”
1970年,黄纬禄临危受命,上任潜地导弹“巨浪一号”技术总负责人。在欢迎仪式上,他有一个简短的发言:“我来这里担任总体部主任,是做一个技术领导干部,当主任是组织分配给我的工作,并不等于水平就高。我对这个型号的了解还很肤浅,甚至可以说基本不懂。所以很多东西需要向大家请教,请大家把我当成小学生,从ABC讲起。你们向我讲述问题时,如果我没有听懂,你们不要怕麻烦,请再给我讲一遍,我一定虚心地学。”
黄纬禄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换来同事们的倾囊相授。很快,从学生到同学再到先生,黄纬禄的身份发生了快速转变。他成为整个研制队伍都很信赖的技术领军人。
每逢发射试验的前夜,黄纬禄都难以入睡。他不断回忆着问题查找、全弹测试、导弹转场和发射试验大纲的每一个细节。
1982年,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2年10月7日至10月26日发射运载火箭……”这一次发射规模很大:直接参试人员近3万人,三线工作人员近4万人,出动船舰100多艘。作为总设计师的黄纬禄,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特别是试验发射不利,黄纬禄心里非常难过。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要争分夺秒地查找试验失败的原因。
在黄纬禄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仅6天时间,就锁定了故障所在并采取了有效防范措施。最终,这次发射按时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将血肉‘补在导弹上,成就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待黄纬禄与同事向世界证明,中国人靠自己也能造出导弹时,他已落得一身病。66岁那年,由于过度操劳,黄纬禄的体重减了11公斤。
人们说,“黄老剜下自己的血肉补在导弹上了”,而他却说:“11公斤相对于动辄以吨计算的导弹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2011年7月,黄纬禄因病卧床不起。这时,南华大学组织的“两弹一星”红色夏令营到京,要拜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纬禄,他不顾病重,同意接受采访。极度虚弱的黄纬禄已基本无法写字,但为了满足师生们的迫切愿望,还是拿起了笔。他写的每一个字,都是由黄道群握住他的手,把笔尖移动到可以写字的位置上艰难地完成的。这幅题字,也成了黄纬禄留下的绝笔:“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勇挑民族复兴重担。”
正是许多像黄纬禄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凭借忘我的精神最终成就了中国导弹一个个载入史册的辉煌时刻。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新中国的一步步强大。
(《光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