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2021-03-25买买提艾力·苏拉依曼
买买提艾力·苏拉依曼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学生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在当前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把握良好的机遇和迎接严峻的挑战,中职学校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进行高效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年龄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正由青春期向青年期过度发展,其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处于起始阶段。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学生由初中阶段跨越到了中专阶段,其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快速提高,渴望能够了解社会并尽快踏入社会,但又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和有害思想的熏染。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使精力旺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对事物产生敏锐的察觉,一般很难掌控自己的情绪,时常不思后果而说出伤害他人的语言,做出具有危险性的冲动行为。
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形成。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因素导致了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其中包括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犯罪家庭、暴力家庭等不健康家庭因素。
心理发展存在缺陷
由于一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娇生惯养,所以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对身边的学生和教师无理索取而没有回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容易被溺爱和过度控制,导致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出现任性、偏执、消极、厌学等心理缺陷,这是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内的部分学校学生的共有特点。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教育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无法获得教师的青睐,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较弱,为人处世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时在中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会与教师产生对抗心理,使教师难以有序进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再有社会上消极舆论的刺激和影响,使社会公众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产生偏见,导致学生的心理受到打击,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不同的原因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出现各种问题,严重的问题还会导致学生心理发展出现难以修复的缺陷。
文化素养不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来源多数是由部分初级中学提前批次招收或者面向社会招生,学生的文化素养往往不尽人意。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较差学习基础导致了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无法取得有效成果,有的学生会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或者直接被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知识拒之门外。缺乏正确的学习引导和学习方法支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会对基础文化知识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对教师也产生了深度误解,认为教师约束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产生厌学心理。长此以往,教师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专业技能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课堂教学效率也持续降低,学生冲动的情绪难以遏制,致使课堂教学纪律频频失控。不能有效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就无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思想道德观念,导致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惹是生非,大大增加了中等职业学校日常学生管理难度。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提倡学生自我管理
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模式都延续学生工作处或政治教育管理部门直接领导下的学生管理模式,这种绝对的管理模式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于日常管理中的从属地位,被动的接受管理导致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经常出现滞后现象,时常会因为监管不到位而出现问题,无法有效的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管理,易使学生与管理者之间产生对抗情绪。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管理工作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化身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者”进行自我有效管理。在学生工作处或政治教育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教师辅助学生进行自治,转变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举止,让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3]。学校要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让学生在进行自我管理时有依有据,在面对学生的暴力语言和严重危险行为时,学校管理者仍要运用强硬的管理手段来进行有效制止,避免学生伤害自己和危害他人,帮助学生摒弃恶习,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习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不再与学校管理者之间产生对抗情绪,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技能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为将来的就业生活奠定基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解决学生心中的心理问题,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有利于养成在面对问题时临危不惧的习惯,正确的看待心理问题和面对社会生活。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者要鼓励学生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面对小部分学生的顽劣行径和危险言行,教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结合经典的案例进行法制教育,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例如,针对学生暴力伤人和故意顶撞教师的行为,教师要通过播放法制宣传片和蓄意伤人庭审审判的现场视频,警示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增强法制意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缺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耐心的倾听和关爱,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心灵修复,弥补心灵上的创伤。建立心理咨询室和解压教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使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无法自我缓解时,及时的寻找教师解决,或者在解压教室进行合理的宣泄,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强化学生学习管理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水平差强人意,管理者在开展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时,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学习管理。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要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深刻的认识,充分掌握未来就业工作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采用合理的方式激励学生强化专业技能操作水平。鼓励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了解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知识学习的效率。通过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或学习榜样让学生确定学习方向,通过目标和榜样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或追赶上榜样的脚步时产生优越感与荣誉感,大大增强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逐渐增多,就能够遏制不良行为的出现,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摆正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不断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管理模式,结合提倡学生自我管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学习管理等有效策略进行创新探究。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运用高效管理方法,增强学生自我控制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喀什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