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

2021-03-25刘琴

科技资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生活化教学实践

刘琴

摘  要:小学是学生思想逐步成熟,建立对生活事与物正确认知的重要阶段,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给学生介绍生活中的事与物,给学生讲解正确观念,培养学生优秀三观和人格的课程,可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就与生活紧密相关,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清晰,对学生、对教育而言意义重大。该文将首先探讨生活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内涵,其次探讨现存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教学  生活化教学  实践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1(c)-0160-03

Abstract: Elementary school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students to gradually be mature in thought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things.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course i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life and things, to the correct idea,to cultivate students' outstanding values and personality. We can say the primary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The introduction of life-oriented elements in teaching make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clearer,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ents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will first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in the course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then discus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oral teach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Practice; Independent inquiry

隨着社会的发挥和教育的改革,教育越来越归本溯源,生活化教学被广泛地应用在了教学之中,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就是反映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加大生活化教学的力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事与物,培养学生优秀的三观与人格,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课程上学到的并非空中楼阁,而就是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

1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在教学中,让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取材于生活,再用到生活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事与物,培养学生优秀的三观与人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就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教学的知识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应用生活化教学也非常方便。再简单来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无非就是两点,“引进来”和“用出去”,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采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加强对生活与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另外,鼓励学生用学到的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应用在生活中,解决生活难题,不仅要在思想上提高,更要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全方位提高学生德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现状

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广泛,这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也是一样的,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不过仍有一定问题需要提高。

2.1 生活化因素太少太老套

部分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时,引入的生活化因素太少也太老套,很明显是生搬硬套的结果,对于现代社会越来越早熟的小学生来说,尤其是步入高年级段,几乎可以将学生当作一个小大人来看,引入的生活化因素太少、太老套,学生一眼就看穿教学意图,学生失去新鲜感,无法融入生活化教学中,游离教学之外,甚至嗤之以鼻,虽然在应用生活化教学,但效果往往不好。

2.2 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

要明确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同样的一个生活化教学,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者侧面引导其法,让学生自己展开探索和思考的效果是不同的。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中,直接告诉学生:“公共秩序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学生听过太多这样的话,必然会有抵触心;而如果启发式地提问学生:“如果你早上起来卖包子,却被人插队,导致上学迟到了,你们怎么想呢?”,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杜绝“提问—回答”和“说—听”的闭环教学,而采用启发式灵活教学,而现实情况却反映出,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导致生活化教学效果不足。

2.3 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丰富的教学形式才能最大化吸引学生的心神,提升学生的兴趣,除了在课堂引导之外,开展各项活动,主题演讲、辩论赛、课外兴趣小组、手抄报、演讲、大型宣传会、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等,都是生活化教学的一部分,如果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只是枯燥地将生活现象引入教学中,长久下去,也会消磨学生的兴趣,对教学不利。

2.4 没有联系到课外生活

学生课内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培养的优秀三观和个人,如果不能在课外生活实践中验证,没能够巩固,知识就只是知识而已,无法落实到实际,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加深生活化教学的效果有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点,大多数教学都做得不够,应该开展大范围、深层次的家校结合,给学生创造更多将优秀思想和行为落实到实际的机会。

3  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3.1 教师重视生活化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良好的认知是开展工作的关键,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帮助,在心里重视生活化教学;其次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深入探究,积极寻找课程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点,做好备课。要明确教学应该达到怎么样的目标,利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者引入怎样的教学案例能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切记生活化因素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巧妙融入,对于新时代越来越早熟的学生来说,生活化教学应用不够巧妙,效果会急剧下降,甚至产生副作用[1]。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一定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找准知识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能为了开展生活化教学而盲目地进行。

3.2 注重课程导入

优秀的课程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迅速从上节课课程中转化过来,并对新的课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教学的帮助巨大。在课程导入阶段就引入生活化元素,例如,在教学《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课程时,在课程开始之间,先给学生展示两幅正常人的肺与长期吸烟者的肺,再给学生说明吸烟饮酒在生活中的危害,提问学生:“同学们,假如生活中有人给你递了一根烟,你会怎么做呢?”倡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相互探讨的方式,交流思想,最终,学生会明白吸烟喝酒的危害,提高警惕性,课程自然而然地开展了下去。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极大地提升该节课的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将生活化的元素引入,可以让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

3.3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课程呈现更生动具体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还不成熟的阶段,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听、真看、真感受,必然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的领悟,往往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有效。

(1)注重情感引导,加强思考。给学生创设有关情感类的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且敏感的天性,例如,在四年级上册《为父母分担》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思考和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回忆父母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又为家庭做了什么,充分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再结合课程进行教学,学生思考会更有力度[2]。并且在当前的教学中非常重视情感教学,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都会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足以见得在教学中融入情感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具体案例来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同伴与交往》的教学中,引入实际的案例,如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左伯桃与羊角衰的“舍命之交”、管仲与鲍叔牙的“管地分金”等都是可以利用的。

(3)让学生自己归纳生活现象。在学过一个课程单元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关课程的现象,例如《公共生活靠大家》,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看到过的好人好事;《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中,让学生说出之前听过哪些故事,当地有哪些有趣的地方、风俗、习惯、非遗等。借助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也会更主动地去思考,看这些知识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有何联系,从而增强生活及教育这一理念的实践力度。

(4)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时候无法给学生展示实物,或者呈现大型的生活现场,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音视频,同样是创设情境,且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更加生动具体,例如,在《20世纪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教学中,播放影片给学生还原抗争年代的真实场景,通过纪实性的纪录片或影视资料,学生对20世纪中华民族的苦难和抗争有更深的认知,对课程单元的理解无疑会更加清晰[3]。

(5)生活化情境尽可能丰富且全面。针对上文提到的生活化情境太少、太老套的问题,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场景,尽可能丰富且全面,事实上这样的场景非常之多,按照交通规则过斑马线、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矛盾与反思等,都是可挖掘的生活场景,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4]。

3.4 反面教学

教材上的内容往往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同时学生听了听腻了,适时转变思路,采用反面的例子和说法,带领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角度、深层面看待某一现象,加大思维活性,思维会更加清晰。

例如,在《维护国家利益》的教学中,举反面的例子,分析哪些为犯法罪的人的下场,以及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带来的影响。再例如,在《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分析那些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如插队、抽烟区抽烟、喧哗等,分析他们的行为对周围人群的影响,会更容易让人深思。

3.5 组建各式活动,以活动助力成长

除了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元素之外,组建各种活动,以活动来助力学生成长,同样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体现,多项活动包括却不限于主题演讲、辩论赛、手抄报、演讲、课外兴趣小组、大型宣传会、社会公益活动等,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必然有助于教学形式的丰富全面,对学生的教育力度更大[5]。

例如,在《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上台演讲,每人围绕一个传统美德的话题收集资料、撰稿、演讲,其他同学给出评分,又或是让学生分组制作有关传统美德的黑板报,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会更加深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4  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

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比如布置下一定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在课外阶段能够将所學到的优秀思想和行为落实成具体;建立班级微信群,及时推送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交流群中与学生积极展开探讨,加深理解;教师推送一些有意义的、和课程先关的现象或影片给学生,让学生讲述观后感,等等,可采用的方法众多[6]。通过这种“看出去+引进来”的模式,才算是真正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落实。

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就是给学生介绍事与物,给学生讲解正确观念,培养学生优秀三观和人格的课程,本就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教学中可引入生活化教学的切入点很多,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必将因此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 赵海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9(35):141.

[2] 黄海燕.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求知导刊,2019(5):25.

[3] 张欣.“道”融生活“法”在身边——小学中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3-84.

[4] 阮梅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3):10.

[5] 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52-53.

[6] 张华.生活化教学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提高[J].教育评论,2019(5):144-146.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生活化教学实践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