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1-03-25王莉

考试周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法初中数学

王莉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提升数学思维越来越成为教学主任务。文章从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入手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形势,并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法

一、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将数学思维的培养放在教学重心,重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操作,以高效练习、有效教学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新知,提升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教师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完成,提升数学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 初中数学教学特点

数学学科关注数字关系和图形空间关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逻辑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提升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科学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就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其主要内容更加丰富,既是对小学数学的延伸,也是对高中乃至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的筑基。因此,积极把握初中数学内容及其教学特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帮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即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

(一)初中数学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是数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知识结构来看,初中数学深化学生对数的认识,拓展图形、数、等量关系等不同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空间想象以及推理证明等能力。从课程设置来看,初中数学打破数形之间的隔阂,开始为学生引入几何类问题,利用数字关系表达、解决相应的图形题目。因此,其难度有所提升,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题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数学思维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如创新思维、逆向思维等,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当着重把握该阶段的学科特色,以更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和形式完成教学工作。

从数形角度分析初中数学的课程特点,可知该阶段教学以引导和启迪为主,既要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又应鼓励学生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数学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特定教学任务,而是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以判别式和韦达定理为例,该定理用于研究方程根的性质,但又可用于解决几何问题,应用灵活。对学生而言,既要理解所学定理,又不能被所学内容套牢,学会灵活处理,从多个角度思考,其数学思维将会得到提升。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多将重心放在当前课堂涉及的内容,其课堂缺乏连贯性,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这是目前数学教学应当改善的方向。同时,教师应当从自身素养的提升做起,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初中阶段学生特点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其独特特点,教师应当积极分析并选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提高其数学能力。该年龄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对数学学科有其个人见解,且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自我学习方法。教师应当对学生正确的选择和认知予以肯定和支持,对于处于叛逆期或抗拒期的学生予以积极引导。相较于从学习成绩以及学习人物等角度对学生提出硬性要求,以数学学科独有的魅力吸引学生更易取得成果。

该阶段学生学习数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急功近利,过于要求短时间内获得回报。当学生发现自己在短暂学习后没有收获学习成果,往往表现出情绪崩溃、抗拒数学等问题,这与其身心发现特点有关,教师不应急于谴责,尝试平缓学生情绪,耐心开导,强调思维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更加有利于学生成长;(2)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不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传统教学将大量作业与训练作为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试图以量的积累促成质变。但该做法可能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固化的答题流程会促成学生思维的堕化,不利于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提高数学思维培养的效率,达到数学教学的优良效果,教师可以对课堂进行以下几个角度的优化:(1)调整课堂结构,改善授课方式,以体验、互动等模式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以学科美吸引学生,使其建立兴趣,乐于学习探索。主动型学者所收获的快乐远远超过被动学习者;(2)积极营造向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训练氛围,使其能够及时应用所学,并在良性竞争中收获成就感。数学思维的提高离不开合理科学的训练和活动,教师应当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帮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学有所成;(3)肯定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能力,适当交予课堂主动权,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主导者的乐趣,并在摸索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应当不断探索科学适用的授课模式,重视教学与应用相结合,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思维和能力,既关注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又注重应用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成为会学、乐学、会用、乐用的创新型数学人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应当讲究方法,教师可以从思考方式、个性发展、逻辑推断以及整体架构等角度入手,为学生打造具有整体性和创新性的优质数学课堂。

(一)巧用设问,优化学生思维方式

设问是引发思考,调动思维的主要形式,能够帮助对象集中注意力,完成相应的思考任务。在数学课堂应用设问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辩证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另外,多样化的设问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丰富其思维方式有较多益处。如,面对证明类问题,学生容易受到题目限制,不能灵活利用已知条件解题,若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从反面思考,即应用反证法,则学生能够收获新的思维方式。当然,除了改变提问方式和角度,教师还应关注设问的难易程度,即合理安排问题的难度,从而更高效地引导学生完成数学学习。

以“一次函数图像”教学为例。为了表示一次函数,数学采用y=kx+b的形式,其中k、b为常数。教师可以根据图像和函数表达式结合的情况进行设问式教学,并对每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难度,可区分为问答式、开放式以及导向式问题等。教师先选择讲解y=kx,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k是常数,大家可以将其分别赋值为正数、负数和零,并绘制不同图像,看看有什么不同?”该设问为引导型问题,能够为学生指明思考和实践方向,是激发其思索欲望的良好方式,属于较易操作的程度。接下来,教师继续深入课题教学,讲解y=kx+b,并向学生提问,“假设k为零,那么赋予b数值后,同学们是不是会得到直线呢?”在该设问中,教师已经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列出,其答案应当是单一的,属于问答式设问,能够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有检测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反思习惯,提高数学严谨态度。最后,教师采用开放性设问,如,“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画出位于第二、四象限的直线呢?此时k、b的取值有什么特点?”该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和已经研究过的数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规律,有利于锻炼其整合思维。不同的设问形式能够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助力其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法初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